張定在安德侯府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張定知道安得候是被人陷害。
于是,他急忙進宮,決定將此事告訴朱興明。
此時的朱興明正在坤寧宮和皇后一起用膳,皇后沈詩詩的起色明顯好了許多。
“啟奏陛下,吏部尚書張定求見!
沈詩詩停下了筷子:“陛下,您去忙吧!
“不用,讓他開坤寧宮,沒有什么事你不能聽的!
張定匆匆穿過重重宮門,額角滲出的汗水在夕陽下泛著微光。他手中緊攥著從安得侯府帶回的證據,心中栗栗不安。
“張大人,陛下正在用膳”守在坤寧宮外的太監(jiān)總管來福剛要阻攔,張定已經撩起官袍下擺跪在宮門前。
”臣有要事稟報,煩請公公通報一聲!
宮門內傳來瓷器輕碰的聲響,片刻后,朱興明低沉的聲音傳出:“讓他進來。”
坤寧宮內,鎏金熏爐中龍涎香裊裊升起。朱興明與皇后沈詩詩對坐在紫檀木膳桌前,桌上菜幾乎未動。張定跪在殿內,將事情原委一一道來。
朱興明手中的象牙筷停在半空,目光轉向皇后:“詩詩,此事你怎么看。”
沈詩詩指尖輕撫著青瓷碗沿,鳳眸低垂:“陛下,這分明就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
“嗯。朕的意思是,如何處置。只要你點頭,朕既往不咎。”
沈詩詩抬起頭:“臣妾記得您常說要"不以親私廢公義"。安得候是被冤枉,可為了改革大計,臣妾以為,安得候也只能受點委屈!
殿內靜得能聽見更漏滴水的聲音。
朱興明突然輕笑一聲,伸手覆上皇后的手背:“深明大義。,朕,也絕不是個昏君。放心吧,朕自有辦法!
張定額頭觸地:“臣斗膽直言,此案已成朝野矚目之事。若輕輕放過,恐損陛下威信。別有用心之人,會拿此時大作文章、”
“哦?”朱興明挑眉:“你不知道,安得候是被冤枉嗎。”
“正因被冤,才更需嚴懲!
朱興明和妻子二人同時露出訝色。張定直起身解釋道:“安得侯雖無貪贓之心,卻有失察之過。按《大明律》,官員收受投獻,縱非主動索要,亦當革職查辦!
“你的意思,是按律法辦事!敝炫d明面色陰沉,冷冷的看著他。
張定抬起頭:“正是,安得侯身為皇親,不知潔身自好,本應嚴懲,念其初犯,著即逐出京城,回籍反省。一來安撫了群臣,二來安得候本就不想待在京城,讓其回家,也算是安得其所。,三來使得臣的改革,可以順利實施。"
朱興明“哼”了一聲:“好一個一箭三雕,朕知道你為了改革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面對朱興明的呵斥,張定嚇得慌忙跪在了地上。
皇帝似乎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張定只感覺自己的后背冷汗直冒。
確實如此,張定滿腦子都是改革。安得候的犧牲對他來說,無關緊要。
“朕卻不想做個昏君,雖然你說的對。傳旨,安得侯身為皇親,不知潔身自好,私吞田地,有負朕望。本應嚴懲,念其初犯,著即逐出京城,回籍反省。侯爵之位暫留,以觀后效。欽此”
翌日朝會,這道圣旨引發(fā)軒然大波。
“陛下圣名,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些保守派的大臣們,登時喜笑顏開;实鄹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沒想到改革尚未完成,先把一個安得候給逐出京城了。
看看,以后你這個改革,還能不能進行的下去。
張定冷眼旁觀,注意到皇帝嘴角轉瞬即逝的笑意。這道旨意看似嚴苛,實則暗藏玄機。既保全了安得侯的爵位,又遂了他歸鄉(xiāng)的心愿。
而這些群臣們,還在后知后覺。
朱興明看著下面的群臣,冷冷說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朕不會念及親情。你們給朕記住了,不管你們誰其中一人犯罪,朕都絕不姑息!”
群臣們寒顫,心中無不驚懼起來。
安得侯離京那日,張定特意到城門相送。
老侯爺換回了粗布衣衫,駕著輛簡陋的驢車,倒比在京城時精神許多。
“張大人,多謝了!”安得侯笑得合不攏嘴:“這下總算能回去伺候我那幾畝薄田。”
張定遞上一個包袱:“侯爺,這是下官一點心意!
安得侯打開一看,竟是各式農具的圖樣和幾包良種。
“咦,好東西啊,你從哪兒弄來的?”安得候的眼睛開始放光。
“下官,從種糧局找人要的,這些是新式農具和耐旱糧種,侯爺回去試試,說不定有用!
“嗯嗯嗯,這些都是好東西,只是這圖我看不懂,回去得找教書先生來研究,多謝多謝了!
種糧局,朱興明繼位之后專門設置的一個部門。為的,就是研究新型作物的高產雜交之類、
半年后,張定收到一封來自花家莊的信。信紙粗糙,字跡歪扭卻力透紙背:
“張大人臺鑒:
老漢我回鄉(xiāng)后,按大人所贈圖樣打造農具,今歲收成翻了一番。鄉(xiāng)親們都說皇恩浩蕩,特備了些新米,托驛卒帶給大人嘗嘗。”
隨信還有一小袋精米,粒粒晶瑩如玉。
張定將米呈給朱興明時,皇帝捻起幾粒米,意味深長道:“看來朕這個表哥,還是種地更在行!
皇后抿嘴一笑:“我這個表哥啊,聽說回鄉(xiāng)之后美得很吶!
沒錯,自從安得候回到了花家莊。只感覺,自己就是出了籠子的鳥兒。終于,恢復了自由。
他現在最害怕的,就是皇帝宣召他進京,繼續(xù)把他留在京城。
在京城的日子,就算是錦衣玉食,可對于安得候來說,那也是度日如年。
“唉,都是朕之過,朕之前考慮欠妥,不該把他硬帶來京城。”
沈詩詩抿嘴一笑:“臣妾知道,陛下是一番好意。想來這安得候,也是知道的!
“好心辦壞事,張定,改革如何了?”
張定施禮;“回陛下,今歲京城的官員,已經四去其一,各部衙門的辦事效率,反而更高了。下一步,便在各地州府郡縣逐步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