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那邊嘆了口氣,聲音里帶著一絲無奈:“唉,別說了!種在地里的菜籽,都長不出來!長出來的青菜,都干死了!前些日子,你鄰家劉叔為了將秧苗插下去,把咱們屋后那山塘里邊的水放干了!本想等下雨后,就蓄水的!結(jié)果二十多天也沒下。現(xiàn)在山塘沒了蓄水,咱們自家打的井,也沒水了!這兩天啊,都是你丁叔用三輪車,買了個塑料桶,到前莊的古井旁打水,來回二里地呢!
路北方聽著母親的話,心里猛地一揪。
他雖然離家從政很多年,但小時候在屋后山塘里游泳的歡樂情形,卻依然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那清澈的水波,歡快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
可如今,這記憶,與母親現(xiàn)在說起山塘干涸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也由此可想而知,干旱已經(jīng)嚴重到了這種地步!
路北方強忍著內(nèi)心的擔憂,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一些:“媽,當前天旱,也沒辦法!您和丁叔打水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就行!若是前莊那古井都沒水了,你給我打電話!我這邊會想想辦法!”
母親在電話那頭篤定道:“前莊那古井,歷史上都沒干過!你就放心吧!……我和你丁叔在家沒事!”
母親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樂觀,讓路北方稍稍安心了一些。
與母親叨嘮了10來分鐘才掛電話,掛了電話后,路北方的心情愈發(fā)沉重。
他深知,家鄉(xiāng)的旱情,只是全省旱情的一個縮影,還有無數(shù)像家鄉(xiāng)一樣的地方,正在遭受著干旱的折磨。
而且,路北方心里十分清楚,在基層農(nóng)村地區(qū),基層干部出于要面子的考量,對于一般程度的災情,常常選擇自行消化處理。只有當災情嚴重到超出了基層的應對能力,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才會上報。
然而,災情信息從基層傳導至省級決策層面,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倘若等到嚴重災情的信息,最終傳導上來,再去采取干預措施,往往就會錯失最佳的救援時機,屆時再行動已然為時晚矣。
想到這兒,路北方是越想越焦急。
路北方手撐下巴,趴在桌上想了想,又看了眼墻上的時鐘,雖然已經(jīng)晚上八點半。但是,在此刻,他還是做出一項決策:那就是開次全省的電話會,將全省旱情摸個底再說。
當即,拿起桌上的電話,拔了省委辦公廳廳長陸遠航的號碼。
陸遠航在外應酬吃飯,很是暄鬧。
路北方在這邊,語氣凝重吩咐道:“遠航,當前全省旱情形勢極為嚴峻,救災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我要你以省委辦公廳的名義,立馬通知各地市州、各縣(市、區(qū)),要求他們分管農(nóng)村工作,或者扶貧工作的副縣(市、區(qū))長,以及農(nóng)業(yè)局局長、扶貧辦主任等相關人員,上線參加電話會議!
陸遠航在電話那頭稍作停頓,聲音里帶著猶豫道:“路書記,現(xiàn)在?電話會議?可是,很多基層單位可能已經(jīng)下班了……”
路北方不等他說完,便打斷道:“遠航,我知道現(xiàn)在是下班時間。但是,旱情不等人啊!我們必須打破常規(guī),和時間賽跑,才能在這場與旱災的較量中占據(jù)主動。而且,這是電話會議,又不要他們跑來省里!你只要通知各地值班人員,讓他們緊急通知相關參會人員即可,這參會的干部,就算在家里,也可以在線上接入會議,這很難嗎?”
陸遠航雖與路北方共事不久,但深知他脾氣。
而且,陸遠航也聽得出來,路北方現(xiàn)在仍在辦公室辦公!領導尚且如此勤勉敬業(yè)、以身作則,自己作為下屬,又豈有喊苦叫累之理?
當即,陸遠航神色一凜,鄭重應道:“好,路書記,我即刻著手安排通知!呃……那就通知半小時后,各地需準時上線召開會議吧!”
路北方應了一聲后,陸遠航便去安排電話會議的各事宜了。
當然,這半小時,路北方也沒有閑著。他坐在辦公桌前,在草稿紙上,快速地撰寫出這次會議主要聚焦的三個問題:
一是各地要迅速匯報當前旱情的詳細情況。包括受災面積、受災人口、農(nóng)作物損失程度以及飲水困難的具體區(qū)域和人數(shù)等,不能有任何隱瞞和夸大;
二是各地要拿出應對旱災的緊急措施,如何合理調(diào)配水資源、怎樣組織群眾開展生產(chǎn)自救、如何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物資供應等,都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這樣也方便省里做預算。
三是明確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和責任分工,確保各項救災工作能夠迅速、有序地開展,責任到人,避免出現(xiàn)推諉扯皮的現(xiàn)象……
半小時后,浙陽省抗旱救災緊急電話會議,準時在線上召開。
雖然這次會議,僅僅開了半小時,但就像一場及時雨,喚起了各地對災情的重視。特別是路北方要求各地在24小時必須上報災情數(shù)據(jù),這也是因為他有著別的打算。
當下,路北方就是需要拿著這數(shù)據(jù),到天際城申請一筆救災資金。
身為省委副書記,看似權(quán)勢滔天。但是,路北方也明白,錢、物、資金,才是救災工作中的“定海神針”。沒有資金,就沒法購買抗災物品,合理調(diào)配水資源、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物資供應,也只能是空談。
而翔實的受災數(shù)據(jù),正是向天際城申請救災資金的“敲門磚”。天際城決策層每日要處理眾多事務,浙陽只有拿出精確到受災面積、人口、損失程度等的數(shù)據(jù),才能讓他們直觀感受到旱災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從而及時撥付一定的救災資金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