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常會議上,路北方鎩羽而歸,不僅顆粒無收,還與孟偉光起了激烈爭執(zhí),憋了一肚子悶氣。
那股子憋屈勁兒,就像一團烏云,沉甸甸地壓在路北方的心頭,讓他一路上都沒有好臉色。可這負面情緒里,并沒有阻礙他去推動這事。
回湖陽的第二天,路北方在大清早,就雷厲風行讓楊征文通知市長驛丹云,還有楊宇、趙磊、秦漢、阿音、財政局長錢向陽、綠谷縣委書記何小桃、縣長秦江虎、湖陽國投董事長楊小樓等一眾關鍵人物,齊聚市委會議室,一門心思要為綠谷縣高鐵產業(yè)園的搬遷工作,謀劃全新的募資與搬遷方案。
會議室內,路北方目光沉穩(wěn)而真誠地掃過眾人,然后緩緩開口,通報起昨日在省里的遭遇道:“諸位,當下,綠谷縣高鐵產業(yè)園的搬遷,已然成為咱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咱們驛市長也知道,就在昨天,我?guī)е蹅兪欣锞幕I備的融資方案和湖陽國投的情況,上報省里,想著用國土部門儲備的那三萬畝工業(yè)土地,抵押給銀行,讓湖陽國投再出面擔保,同其結合需要,發(fā)行一期債券,給項目籌措資金。但沒想到……這滿心期待,結果卻不盡人意,方案被省里給否了!”
“至于省里否決的理由,大家或許也都清楚,為了‘天湖化工’這個項目,湖陽國投前前后后,幫著政府,用火電廠、老化肥廠那地塊,質押銀行,融資了不少資金,現在,湖陽國投擔保比例過高,所以省委不再同意我們利用這個方案貸款了!”
融資方案,“折戟沉沙”!
剎那間,會議室里陷入一片死寂般的沉默。
其實大家心底早有預感,湖陽國投為 “天湖化工” 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這融資方案懸得很?僧斅繁狈接H口說出這個結果時,眾人臉上還是瞬間浮現出驚愕之色,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間,彼此眼中滿是深深的疑慮與濃濃的郁悶。
既然,剛剛升任省委常委的路北方,都搞不定省里這關,看來,這融資方案,是徹底泡湯嘍!而且,前期耗費無數心血的搬遷項目,難道就要半途夭折、被迫擱置?
眼見眾人情緒低落,士氣萎靡。
路北方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鼓起,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毅:“各位,省委雖然沒通過咱們融資方案,但綠谷縣高鐵產業(yè)園,我們湖陽不僅要搬,而且必須搬,為了子孫后代,我們不吃不喝,也要搬!今天把大家叫來,就是要集思廣益,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出點子、拿方案。咱們不能被困難捆住手腳,要打破常規(guī)思維,大膽開拓新思路,不拘一格,探尋新的融資門道和搬遷策略!
路北方這番鏗鏘有力的話語,仿若一道凌厲的閃電,瞬間驅散大家心頭的陰霾。眾人剛才消沉的意志,仿若被一股無形卻磅礴的力量激活,紛紛開動腦筋,踴躍發(fā)言,會議室里的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在會上,路北方聽到有人提出:“可以試著直接向相關部門申請專項搬遷資金,比如搬遷工作,本就和環(huán)保有關,那就打報告,向省環(huán)保廳要點唄!這過程,雖說繁雜瑣碎,得跑不少腿、磨不少嘴皮子,但只要理由夠硬、準備夠充分,還是有一線生機的,值得一試!
常務副市長楊宇緊接著接上話茬,也出主意道:“我琢磨著,動員那些家底雄厚的企業(yè),讓它們拿出自家優(yōu)質資產,抵押給銀行申請貸款,既解決自身資金周轉難題,又能給搬遷工作提升進度,一舉兩得。”
副市長趙磊點頭,表示贊同:“沒錯,那些資金實力超群的企業(yè),得重點動員,鼓勵它們率先啟動搬遷,給其他企業(yè)樹個標桿,帶個好頭!
還有人腦筋一轉,另辟蹊徑道:“我認為呀,對于那些污染嚴重、拖后腿的企業(yè),不能手軟,得采取強硬措施,明確規(guī)定時間,必須搬離綠谷縣,進入新的高鐵產業(yè)園,要是不聽話,就直接停止它們的生產活動。這樣既守護了綠水青山,又能強力推進搬遷工作!
……
這場關乎綠谷縣高鐵產業(yè)園搬遷的會議,開了兩個小時。
最終商討出的結果是,和商議的差不多。既然省里否定湖陽原先利用土地抵押融資方案,那么現在,一方面,只能讓那些資金雄厚的企業(yè),先搬進來,起示范作用;其次,針對那些存在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企業(yè),施加必要壓力、劃定嚴格界限,讓它們必須搬;另一方面,配套出臺搬遷補貼、稅收減免等激勵措施,幫企業(yè)減輕負擔,助力它們順利過渡到新的生產環(huán)境,投產后再逐步償還舊賬,實現企業(yè)的有序搬遷與產業(yè)升級……
……
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格外骨感。
雖說這套方案理論上不錯,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
一方面,那些有資金實力的企業(yè),大多比較謹慎,他們看的是主機廠藍天集團的臉色,藍天集團搬,他們搬才有意義。因此,他們對搬遷一事持觀望態(tài)度,滿心擔憂搬遷后的市場前景不明朗,運營成本飆升,因而猶豫不決,不愿輕易邁出關鍵一步。
另一方面,污染企業(yè)雖說面臨環(huán)保高壓,卻因資金短缺,又受利益驅使,往往耍起心眼,拖延搬遷進程,甚至無所不用其極,采取各種手段規(guī)避監(jiān)管。更雪上加霜的是,大部分企業(yè)半年前接到非洲訂單后大肆擴張,資金鏈緊繃,如今根本騰不出資金投入搬遷工作。
一個半月,轉瞬即逝。
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僅有七家企業(yè),在那三萬畝工業(yè)基地破土動工,開始搭建起鋼構廠房。
而這個把月里邊,老天爺似乎也給湖陽出難題,連著陰雨綿綿,一下就是半個月,緊鄰湖陽城的長江,更是洪水肆虐。
作為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路北方這些天顧不上喘氣,日夜駐守在防護堤上,帶著一幫基層干部,盯管涌、護滲水、查隱患,不敢有絲毫懈怠。
當然,路北方也收到搬遷組反饋回來的消息,得知僅有幾家進入園區(qū),這如同重錘,狠狠砸在路北方心頭。
看來,像這種規(guī)模宏大、難度極高的整個產業(yè)鏈的搬遷行動,僅僅依靠企業(yè)的自發(fā)力量和市場的無形之手,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政府祭出更有力、更精準的 “組合拳”,全方位幫扶企業(yè)攻克難關,清除阻力,才能實現一年時間,讓綠谷縣高鐵產業(yè)園內的企業(yè),全部搬進“三萬”產業(yè)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