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師爺,我感覺這有些不對!
呂謙話鋒一轉(zhuǎn),面帶疑惑地看向不遠處的周蒙,問道,“就算是化我為【候王】,但這也是掌控自身的的一種手段,頂多這門手段的效果奇異了些。”
“這風(fēng)后奇門難道僅僅只是一門教人掌握自身的法門?那未免有些過于追求術(shù),而放棄了道!
“這樣的奇技也不值得武當將它留下,《風(fēng)后奇門》的存在甚至?xí)䲠嗔宋洚斣镜耐ㄌ熘!?br>
“想不來,實在想不來!
呂謙搖頭晃腦,心中雖然對風(fēng)后奇門千變?nèi)f化的本事很是驚訝,但要是僅僅如此,那就不是呂謙所追求的了。
這風(fēng)后奇門在呂謙的眼里也變得華而不實了起來。
周蒙看著不遠處像個猴子一樣上躥下跳的呂謙不由得笑道,“你能時刻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沒有被奇技所迷惑這是值得稱贊的,但誰說這風(fēng)后奇門就這點本事了!
“你自己以前還說,術(shù)為道所生,當為道所用。如今的你只看到了《風(fēng)后奇門》的變化之能,聯(lián)想不到其中的深意,看來還是道藏讀的少了些,見識也有些淺薄。”
“當然,你這般年紀倒是正常,但以后可要重視理論的修行!
呂謙聽到這番話,當即意識到周蒙這個幾十年的高功已經(jīng)透過《風(fēng)后奇門》看到了比變化之術(shù)更深層次的東西。
他立刻跪在鋪蓋上,向周蒙問道,“還請?zhí)珟煚斀涛!?br>
“快起來,我其實也沒比你懂得多,也就是多看了基本修行的經(jīng)義,根據(jù)風(fēng)后奇門略有所悟罷了!
周蒙搖了搖頭示意呂謙起身,他看著重新坐在蒲團上的呂謙,斟酌著詞句。
他雖然以前并沒有參悟風(fēng)后圖,更沒有學(xué)習(xí)過風(fēng)后奇門,但如今呂謙在他面前將《風(fēng)后奇門》仔細演變了出來,憑借著他過往的修道經(jīng)驗,他立刻明白了比變化之術(shù)更深層次的東西。
過了一會兒,他開口道,“小謙,你修行時應(yīng)該聽長輩們講過《西游記》吧?”
在異人界,《西游記》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部神話小說。
在那些修煉者眼中,這部書包含著修行的真理,而且描寫的很是形象,特別適合用來為后輩子弟們講解修行之道。
“是,太師爺。我在家修行時,族里的長輩為了更好的開蒙族里的幼童,就用西游記講述修行之道。來了武當山之后,云龍師父更是常常用《西游記》做比喻,方便我們更好的理解。”
呂謙點了點頭,雖然有些疑惑周蒙為什么說起了《西游記》,但還是照常開口說道。
周蒙聽了點了點頭,“那好,你可還記得【須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躲三災(zāi)之法】的情節(jié)!
呂謙聽著周蒙的話,腦海中回憶著《西游記》的故事情節(jié)。
躲三災(zāi)之法在《西游記》第二回,須菩提祖師傳功給孫悟空三年后。
一日,須菩提祖師講道時忽然將孫悟空喚出,問他修行如何,孫悟空回答“法性頗通,根源兼顧”,也就是修行已步上正軌了。
祖師由此引出“三災(zāi)利害”,為孫悟空講述“雷”、“火”、“風(fēng)”三大劫,嚇得孫悟空連忙求要躲避這三災(zāi)的辦法。
須菩提祖師由此提出了【天罡之數(shù)】的三十六變,以及【地煞之數(shù)】的七十二變。
孫悟空貪多,便向祖師求得了地煞七十二變,由此變化萬千,躲過三災(zāi)。
想到這里,呂謙撓了撓頭看向周蒙,“太師爺,您難道是想說我這【候王】的風(fēng)后七十二變是躲三災(zāi)之法,可是我修行至今也沒聽說如今異人界里還有什么三災(zāi)顯化,用來躲人災(zāi)倒是不差。”
周蒙翻了個白眼,“你小子,拎不清重點,想想須菩提祖師傳授變化之術(shù)前,為什么說孫悟空學(xué)不了!
《西游記》中須菩提祖師在傳授變化之術(shù)前,曾說孫悟空學(xué)不來,因為他雖然形體像人,但卻孤拐面,凹臉尖嘴,沒有腮。
孫悟空卻摸著臉說自己雖然沒有腮,但卻有個素袋,都差不多。
“菩提祖師說孫悟空沒有腮,可這算什么重點!
說著,呂謙在周蒙面前變成了一只猴子,他摸了摸猴子那消瘦的臉頰,很是不解。
變作猴子的呂謙撓了撓頭,“我知道這【腮】和【素袋】之間有些隱喻!
“【腮】字,左邊【月】通肉字旁,右是【思】字,上面是個【田】,下面是個【心】。其中的意思就是:肉是肉身;思,即是真正的誠心踏實的形神合一的修行。”
“【素袋】的【素】和【術(shù)】字同音,這也意味著,孫悟空一心學(xué)習(xí)求道的態(tài)度,看起來很有追求,實際上就只是在【術(shù)】的層面下功夫,這也是他貪多修煉地煞七十二變的原因!
“這就是你閱歷尚淺的原因了!
周蒙看著對面呂謙變作的猴子,嘴角顫了顫,但很快便壓了下去,他定了定嗓子接著說道,“在道門,【腮】可不只有那一種解釋!
他的話吸引了呂謙的注意,鋪蓋上的猴子身形變幻,重新化作了呂謙的模樣,“太師爺請講!”
"在道家,我們用【重樓】代指氣管,氣管連接著肺腑。重樓肺腑鼓風(fēng),為人體的運轉(zhuǎn)提供氣,并給自身命火燃燒提供火候。"
周蒙一邊指著自己的胸口向呂謙演示,一邊說道,“重樓之上便是口鼻,吸氣納風(fēng)之所。但在這里,還有個腮,它就像一個泵一樣,掌握著口鼻之間氣息的消漲松緊。”
“腮將口鼻之氣推至重樓,自重樓再到肺腑。”
“它就像是以前土灶旁邊那種手拉式的鼓風(fēng)機,也是是自身火候的掌控來源!
“所以,在道家,腮又代指火候,也是道門丹道修行的核心!
“孫悟空乃是心猿,無腮之象,但你是人,你有腮,所以你不僅要身心合一的修行,你還要注意自身運轉(zhuǎn)的火候與天地陰陽調(diào)和的關(guān)系!
“人身小周天,天地大周天,這既是風(fēng)后奇門的立意,也是它修行的辦法!
“人身受到天地供養(yǎng),大周天調(diào)律小周天,所以你要根據(jù)這天地間周天陰陽的消漲,來控制你體內(nèi)周天陰陽的轉(zhuǎn)化,從而調(diào)和你與天地之間的關(guān)系!
周蒙指了指頭頂?shù)奶,又指了指下方的地,向呂謙詳細解釋著。
呂謙聽到后盤膝坐在鋪蓋上,他低下頭沉思了一會兒,很快便又抬起頭問道,“那太師爺您的意思是《風(fēng)后奇門》真正的修行不僅僅是掌握自身,它還要我根據(jù)大周天的火候,像煉丹一樣,鍛煉自身的小周天?”
“聰明!”
周蒙點了點頭,“心猿易變化,雖然合了風(fēng)后奇門千變?nèi)f化之象,但人身好清、人心好靜。”
“心猿本就好動,不以周天氣候鍛煉拘束,你也不得清靜。”
“這人都不清靜了,還有什么好修煉的!
“多謝太師爺指點!”
呂謙朝周蒙恭敬地一拜,感謝老人家的傳道之恩。
周蒙笑呵呵地擺了擺手,“沒什么,我也只是多修行了幾十年,見識稍微廣闊了些。你這小年輕還愿意聽我這老頭子說一說陳腔濫調(diào),倒也算沒被風(fēng)后奇門迷惑!
“我可是時刻記著我的追求,風(fēng)后奇門雖好,但這也不是我要的道!
呂謙抬起頭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術(shù)為道所生,當為道所用。”
“希望你能一直記得自己的目標,也記得今天的這句話!
周蒙看著呂謙清明的雙眼,心下也松了一口氣,這孩子終究沒有因為周圣的瞎搗亂給毀了。
“好了,時候不早了,你再去給我?guī)晚飯回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