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有時挺無趣的,發(fā)生的很多事,真要沉下心去剖析,去總結,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本質是想通的。
政治有時讓人熱血沸騰,因為所處的時局有變下,抉擇所帶來的影響遠超想象,不是誰都能時刻保持冷靜的,尤其是在利益沖突或重大轉折下,情緒是很容易受到波動,繼而做出的選擇就會受到影響。
但也恰是這樣,政治的魅力得以彰顯出來!
正統(tǒng)朝的大虞,中樞及地方會長期這樣,以此保持微妙平衡與動態(tài)浮動,唯有這樣,楚凌才能將自己所構秩序與體系鋪展開來。
如果有可能的話,楚凌也不希望這樣,畢竟這種秩序持續(xù)的久了,難保其中不會有人利用這點,以達到自己的政治訴求及野心。
可楚凌沒有別的選擇,大勢已這樣促成,即便是想要有所改變,這也是需要時間來一點點調(diào)改的。
劉諶去找楚徽一事,楚凌是知曉的,但他對此沒有去做過多干涉。
楚徽也好,劉諶也罷。
在大虞政壇是處在特殊位置上的,尤其是他們所控權勢增大,必然會被很多人密切關注著。
是投效,是示好,是掣肘,是算計,這都只有在最關緊時才會覺察,楚凌是希望他們能保持冷靜的,畢竟他們所涉之事,皆是對大虞社稷有深遠影響的。
只是這需要他們?nèi)ヅ袛,去把控的,故而趁著眼下要做的還不算多,政治局勢沒有因此變得更復雜前,多去經(jīng)歷些,對他們是有好處的。
政治如棋局,每步都需謹慎權衡。
楚凌需要的,不是循規(guī)蹈矩,毫無性格的人,大虞最不缺的就是這種,大虞真正所需要的,是能夠在風浪下站穩(wěn)腳跟,看清方向的砥柱。
只有這樣的, 在決策層的占比較高,則大虞社稷才能變好。
“陛下,涉及掄才諸事,需從快定奪才行!
虞宮,大興殿。
禮部尚書熊嚴躬身稟道:“受中樞局勢影響,禮部多次上疏奏請,可至今都無任何音訊,此事已拖無可拖了!”
“今歲要于十六道進行考試,待從中選出佼佼者,通過禮部等有司流程,距明歲所召會試就沒多少時日了。”
“如果在各道所召考試,受到中樞等層面影響推延,距京畿近的道府縣,所轄學子或不受太大影響,然距離較遠的道府縣學子,恐難以趕至京畿,以參加來年的會試。!”
祖母果真沒有看錯人啊。
楚凌生有感慨,看了看眼前的奏疏,又看向熊嚴,臉上露出了贊許之色。
中樞存有風波,繼而出現(xiàn)一定震動,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不能因為這些,就把本職給耽誤了,一應有司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的。
既然選擇了從政,尤其是在中樞任職,那就要學會去承受與直面這些。
倘若連這些都做不好的話,那干脆就趁早退位讓賢,讓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擔當?shù)娜藖頁酥厝巍?br>這就是楚凌對中樞的態(tài)度。
別叫苦。
苦的人多了。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適應與習慣。
“熊卿所言極是!
楚凌收斂心神,深吸一口氣說道:“掄才乃我朝國策之一,意在多選拔英才俊才,以治理好天下!
“在十六道所召考試,的確不能再有所拖延了!
“吏部那邊也呈遞有奏疏,這幾年被抓貪官污吏眾多,以至缺出不少職官,這些都是要補充到的,不然中樞所傳政令,就無法很好的傳遞下去!
“陛下英明!”
熊嚴順著話茬說道:“臣眼下不擔心其他道的考試,唯獨對東域諸道有所擔憂,畢竟治下出現(xiàn)嘩變,這難保地方秩序不受影響。”
“萬一因出現(xiàn)些動亂,導致所屬道府縣學子耽擱,沒有能及時趕到所屬道城參加考試,這勢必會出現(xiàn)新的風波!
“故而,臣與禮部諸僚商榷下,懇請陛下能頒布旨意,著趕赴東域解決嘩變的南北兩軍精銳,能夠分出一些兵力負責沿途治安,全力確保東域諸道考試進行!
“另避免有大批學子耽擱行程,不能及時參加此次的道試,臣斗膽請諫,推延東域諸道考試時間,并由南北兩軍派遣精銳,從諸道刺史府一同,向各府眾縣頒布此令,以避免應考學子不知此事,繼而在途中發(fā)生別的意外。”
“允了!
楚凌沒有絲毫猶豫,便同意了熊嚴所奏。
什么叫肱股重臣?
這就叫!
出現(xiàn)問題了,不是想著把問題向上去拋,而是在職責范圍內(nèi),想到對應的解決辦法,這才是真正為朝廷分憂的忠臣。
熊嚴不僅及時提出應對嘩變影響考試的可行方案,還預先考慮到學子行程與信息傳遞的問題,足見其思慮周全、處事穩(wěn)健。
大虞需要的就是這種有擔當、有作為、能謀事、能成事的臣子。
“臣還有奏!
熊嚴拱手繼續(xù)說道:“涉及諸道錄選員額,是循往屆舊例,還是……”
“在原定錄選員額基礎上再追加五成!”
不等熊嚴把話講完,楚凌就伸手道:“眼下不止是中樞,還有地方,對才俊的缺額很大,今歲要進行的道試,明歲要召開的會試及殿試,這個規(guī)模都要有所增加才行。”
“當然員額增歸增,但是遴選的力度要把握好,朕不希望有濫竽充數(shù)之輩,躋身到仕途之中!”
“臣遵旨!”
熊嚴立時作揖道。
別看熊嚴答應的干脆利落,可心底卻生出唏噓之意,這次道試規(guī)模擴大,無疑會引起不小爭議,畢竟在上屆會試及殿試中,天子錄選的人數(shù)就遠超往屆了,而這次新錄就增加了,還有舊的,這等到明歲的會試,參加考試的學子規(guī)模定然不少。
不過心中唏噓歸唏噓,但熊嚴卻沒有表露出來,正如天子講的那樣,大虞官場的確要選進大批新人,以應對各類事宜所需,至于這其中能有多少走到最后的,這就是誰都說不好的事情了,畢竟今下的官場早就跟過去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