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即奏,無本退朝!”
在楚凌的示意下,李忠上前唱道,太極殿內(nèi)外文武百官,皆知這場大朝,肯定有不一樣的東西出現(xiàn)。
“臣弟有本奏!”
而在群臣思緒萬千之際,站于首列的楚徽,便走上前朝御前作揖行禮,楚徽出來的那剎,讓不少人神情微變。
“說!
楚凌言簡意賅道。
“啟奏陛下,自我朝開創(chuàng),所遇內(nèi)憂、外患無算,每每有奸佞作亂,國敵來犯,我大虞健兒從未懼戰(zhàn)怯戰(zhàn)!”
在道道注視下,楚徽語氣鏗鏘有力,“我朝國祚已傳近一甲子,這前后不知打下多少名動天下的大捷之仗!”
楚徽講到這里時,相較于文官這邊的反應,來太極殿參加大朝的大司馬大將軍孫河,大司馬驃騎將軍徐恢,北軍大將軍韓青、南軍大將軍張恢、上林軍大統(tǒng)領孫斌等,還有禁軍大將軍張?zhí)粋個流露出各異神色,這場意義非凡的大朝,所講的第一件事就跟軍隊息息相關,他們想知任大宗正的睿王徽,究竟想要談及什么!
其實誰都知道,眼下在朝班前奏事的睿王,是得天子授意才講與軍隊相關之事,一切盡在不言中。
“……臣弟在此懇請陛下,在虞都擇址建忠烈碑,在虞都及京畿擇址建忠烈廟,以讓為朝戰(zhàn)死的大虞英烈名垂青史,享香火供奉。
隨著前期的鋪墊,楚徽講明此次奏請核心,而當忠烈碑、忠烈廟通過他之口講出,殿內(nèi)所聚文武臉色大變。
尤其是孫河、韓青、張恢、孫斌、張?zhí)┧麄,一個個都難以置信的看向楚徽的背影,這是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的。
因為大虞在此并無此先例啊。
是。
有一些人陪葬長陵、陽陵,配享太祖、太宗廟廷,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殊榮,但那僅僅是少數(shù)罷了。
更多的人卻沒有這份待遇及殊榮。
可現(xiàn)在呢。
忠烈碑,忠烈廟的問世,就改變了這一境遇。
“皇弟的意思是讓為我朝立功,戰(zhàn)死沙場的大虞忠烈之名,鐫刻到忠烈碑上,以供世人瞻仰。”
楚凌表情正色,沒有理會朝班中出現(xiàn)的異動,而是看向楚徽開口道:“而對社稷立有奇功的大虞忠烈之像,則供奉到忠烈廟中,以享大虞永世香火供奉?”
“陛下英明!!”
楚徽擲地有聲道。
太極殿內(nèi)出現(xiàn)了聲響。
文武百官皆有所動。
‘陛下就是陛下啊,忠烈碑、忠烈廟一旦籌建的話,那對在京畿,在邊疆,在地方的中低層將校,還有底層將士,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存在。’
而處在朝班中的劉諶,當看到徐黜、蕭靖他們的神態(tài)變化,還有孫河、韓青、張恢、孫斌等一行的變化,這心底跟著激動起來。
‘先前追封安、護、鎮(zhèn)、江、勛、保幾位老國公,叫他們陪葬長陵,配享太祖廟廷,這的確是讓一批勛貴的心安了,對中樞,對陛下沒有任何別的想法,但這終究是太少了,誰都無法確保這期間是否會出別的變故!
‘可忠烈碑、忠烈廟的出現(xiàn),則補齊了其中可能出現(xiàn)的短板,只要是心屬大虞,心忠社稷之輩,他們勢必會感恩戴德的,畢竟讓世人敬仰,享永世香火供奉,這在過去是萬不敢想的事情啊!
此次在太極殿召開的大朝,其實有很多人像劉諶一樣,究竟有哪些事會在此敲定,畢竟今下的大虞中樞,跟過去不一樣了。
太皇太后孫黎薨逝了。
皇太后徐貞被廢了。
僅是這樣,當今天子就沒有任何掣肘了,這跟天子剛御極登基之初,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
但也恰恰是這樣,很多人心里是犯嘀咕的,畢竟在過去三個月間,一批文武被特擢進中樞為官,甚至連地都有一批文武調動,誰都不知大權獨攬,大義傍身的天子,今后究竟會干什么,想做什么。
處在時下的境遇,其實明眼人都能瞧出些門道。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太皇太后就開始為天子謀勢了,而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天子大婚,掄才取士,那都是有利于天子的,而這些事的促成,已在無形中為天子爭取了最大優(yōu)勢,當皇太后徐貞這座大山被扳倒時,天子就是毫無爭議的天下至尊!
正統(tǒng)的含金量,在不斷地向上攀升。
大虞在先前因為突發(fā)的狀況,走了一段歧途,可現(xiàn)在呢,這段歧途又扳回來了,一切沿著太祖、太宗兩朝的軌跡在前行。
至于說皇權與臣權之爭,中樞的博弈與斗爭,地方的博弈與斗爭,那在太祖、太宗兩朝都是存在的。
這不是孫黎要考慮的,需要考慮這些的,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大虞正統(tǒng)帝要直面,要解決的。
“朕覺得這不夠!
而在此等態(tài)勢下,楚凌的聲音響起,“中樞要加大恩養(yǎng)遺孤,照顧致殘將士的力度,大虞能有今日,是無數(shù)大虞健兒流血戰(zhàn)死換來的,大虞上下不能遺忘這些,朕這位大虞皇帝更不能遺忘!”
“朕決意在中樞特設大虞皇家軍院,以叫戰(zhàn)死英烈之遺孤,為朝致殘將士之子弟,擇優(yōu)招錄進該院培養(yǎng),讓他們沿著祖輩、父輩的足跡,去彰顯我大虞健兒之雄威。
“陛下英明。
楚徽立時跪倒在地上,朝御前大聲喊道。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繼楚徽之后,韓青、孫斌、張恢、孫河等一眾勛貴武臣,不分先后的走出朝班,畢恭畢敬的朝御前跪拜行禮。
這件事要真能做成了,那對底層將士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出路啊,即便是他們真的戰(zhàn)死沙場了,可他們的子弟,卻多了一條通天大道!
在軍中待的時間久了,多數(shù)人是怎樣想的,他們這些人如何會不清楚啊,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堅信絕大多數(shù)的群體,是愿意拿自己的命,來為自家子嗣博一份前程的。
而楚凌想要的就是這個大多數(shù),想要坐穩(wěn)這尊龍椅,楚凌就必須將軍權緊抓在手,單單是抓軍權還不夠,他還要聚攏軍中力量,不管是勛貴,亦或是將校,再或是將士,他要拉攏一大批才行,這樣就算期間有反對的,有質疑的,楚凌也能從容不迫的直面與解決。
統(tǒng)御與治理天下的前提,要有一個相對安穩(wěn)的秩序,如果背離了這一宗旨,那么楚凌做的事越多,風波與隱患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