嘰喳~
鳥雀聲打破了清晨的寂靜,在嫩葉密簇的枝頭上,幾只鳥雀蹦跶著,不時有露水滴落下去。
朝陽東升下,暖意漸漸上來。
“自減免賦稅,廢除攤派的旨意頒布以來,以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為首的中樞有司,不少職官或明或暗的探討此事,其中針對戶部的各種探討最多……”
“據(jù)查虞都內(nèi)外諸坊傳起的輿情,有超過半數(shù)是歌頌陛下仁德,為地方百姓減輕了負擔,而在這些輿情之中,還夾雜有不少負面輿情,如國庫空虛,如戶部周轉(zhuǎn)不濟,如質(zhì)疑蕭靖等……”
“據(jù)查在過去數(shù)日,慶國公府外聚集不少人,但卻沒有得到徐黜接見,反倒是在右相國府,平章知事府,右仆射府等前去拜訪的人,有一些得到了接見……”
“據(jù)秘書省整理所得,自昨日起,部分中樞有司開始呈遞奏疏,有意無意的提及今歲的一些開支用度……”
大興殿內(nèi)。
李忠語速平緩的念著一封封密奏,楚凌盤腿坐于臨窗的羅漢床上,慢條斯理的吃著早膳,聽到這些消息的楚凌,神情看不出喜悲。
對于楚凌而言,在頒布這道詔書,他就預(yù)料到中樞及虞都必有風波,畢竟處在這權(quán)力最集中的區(qū)域,這出現(xiàn)任何的風向,都是會引起對應(yīng)的影響與漣漪的。
作為大虞的核心所在,倘若沒有這些變化的話,這反倒是令人擔心的。
“御史臺這邊呢?”
楚凌放下碗筷,端起手邊的茶盞,看了眼李忠說道:“朕記得暴鳶先前不是想做些事情嗎?”
言罷,楚凌便掀起盞蓋,喝了口茶漱起口來。
“稟陛下!
李忠捧起痰盂,低首朝楚凌走來,但嘴上不停道:“御史臺近來沒有動靜,御史大夫似有什么心事。”
“呸~”
楚凌側(cè)首將漱口水吐掉,將茶盞隨手放下,似笑非笑道:“多半是跟蕭靖遭到質(zhì)疑與抨擊相關(guān)吧,說起來,這蕭靖還真能沉得住氣啊,即便是到現(xiàn)在,沒有向御前呈遞一封奏疏,也沒有向御前遞牌子求見!
“許是左仆射有什么考慮吧!
李忠將痰盂放下,露出笑意道:“畢竟科貢選拔眼瞅著快召開了,禮部等有司正商榷細節(jié),待明確這些事宜后,就要向御前呈遞奏疏了!
“這可就不像蕭靖的性格了!
楚凌卻道:“你覺得蕭靖在科貢選拔前會來見朕嗎?或者會選擇做一些事,以解決戶部面臨的困境嗎?”
“奴婢愚鈍。”
李忠聽后,當即作揖道:“這不是奴婢所能想到的。”
“你啊,真是無趣!
見李忠如此,楚凌伸手道:“還不如老八能說會道。”
李忠腦袋埋的更低了。
有些話他可以講。
但有些話不能講。
牽扯到外朝的事務(wù),即便是看出些門道來,但也要該裝糊涂就裝糊涂,作為御前服侍的家奴,要清楚自己的職責到底是什么。
何況經(jīng)歷了天子大婚,冊后大典等事宜后,李忠就敏銳的察覺到外朝的一些形勢,已然在悄然間發(fā)生變化了。
“老八這幾日在忙什么!
楚凌撩袍起身,活動著手臂道:“近幾日怎不見他來大興殿了,做個宗正卿,也沒必要這般上心吧,這叫外朝一些人看到,他們是效仿呢,還是視而不見呢?”
講到這里,楚凌露出淡淡笑意。
對于他挑選和培養(yǎng)的這位王大臣,楚凌的心底是很滿意的,重感情,有分寸,很聰慧,只要引導(dǎo)的好,那絕對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甚至在后宮沒有誕下皇嗣前,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繼承者,別小看這層隱性.關(guān)系,這能叫不少人心生顧慮。
楚凌做事就是這樣滴水不漏。
哪怕御前的護衛(wèi)森嚴,根本就不可能出現(xiàn)任何問題,但萬一呢,可真要有這種事發(fā)生,楚凌就知道一點,會有很多人跟他陪葬的。
不過這種概率是近乎于零的。
楚凌還有那么多事沒有做,還有那么多地方?jīng)]去過,楚凌可不希望自己就這樣結(jié)束了,這可不是他想要的。
“稟陛下。”
李忠有些猶豫,但還是如實稟道:“八殿下近幾日,沒有前去宗正寺上值,八殿下似在虞都內(nèi)外觀察什么!
“是嗎?”
楚凌眉頭微挑道:“看來老八去見劉諶,勢必是劉諶講了些什么,那劉諶呢?”
“稟陛下!
李忠再拜道:“駙馬爺近段時日,一直都去衛(wèi)尉寺上值,除了榷關(guān)總署的事,還在落實兵馬司職權(quán)!
是個實干派。
楚凌露出欣慰的笑容,這就是他重用劉諶的原因,一旦調(diào)教好了,那劉諶就會毫無保留的在待著的位置上,把該做的事都做扎實。
畢竟以駙馬身份,不僅在朝崛起了,還掌握著不少職權(quán),這勢必會引起不少人的排斥與敵意的。
而站在劉諶的角度,他除了盡其所能的把差事辦好,根本就沒有其他的路可選,他要是敢栽跟頭,武安長公主府必然會遭殃的。
這絕不是劉諶愿意看到的。
“近來匯聚虞都的讀書人,規(guī)模多了不少吧?”
想到這些的楚凌,朝寶座走去,對李忠詢問道。
“稟陛下,多了很多。”
李忠低首道:“眼下內(nèi)城諸坊的不少客棧都滿員了,虞都令府這邊已經(jīng)張貼公告,要各處都注意火燭,預(yù)防走水之事!
“派人給劉諶傳話!
楚凌想了想,伸手對李忠道:“讓兵馬司這邊,也抽調(diào)一批人手嚴查此事,別科貢選拔還沒有召開,就出現(xiàn)走水燒死人的情況!
“這是會引起風波的!
“奴婢遵旨。”
李忠當即作揖道。
科貢選拔對于大虞是有特殊含義的,這是每三年要進行一次的,除了在虞都召開的,還有在地方召開的,這跟楚凌記憶里的科舉沒有太大差別。
也正是如此重要,每到大批學子趕赴虞都參考前后,這都是有司最為緊張的時候,畢竟在讀書人之中,尤其是有資格參加選拔的,要是出現(xiàn)些問題,這是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