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想說,太子帶兵算什么啊,朝大人也一樣能下令,請京營兵馬前來助陣啊。明明京營風營里的朝將軍是朝大人的親生兒子啊。
你們說,朝大人是不是太過軟弱,所以才叫太子欺上頭?要不,咱們給這位老大人一點壓力?比如說,我們聯(lián)名,一起上表彈劾太子,再請朝大人遞上去?”
“唉!陛下當初是怎么選戶部尚書的,我看,明明齊國公才是最適合的人選啊。今天這事要是換成齊國公的話,這錢太子根本搶不走!
站在國庫門前的數名小吏,一個個聽著這些人的言談,皆一臉難看。
人家當官的不把這些吏員當人,說話根本沒避著他們。
所以,這些話也是明著敬告朝安,有些事,他必須出頭!
隸屬戶部的小吏又不傻,可自己樂意去干,和被人逼著去做是兩回事。他們可不想知道,戶部最大的頭頭聽到他們的匯報后,會是什么態(tài)度。
尤其,當這群官員的做法,想法傳遞進他們腦子時,作為朝安手下,還不是朝安本人,都覺得心寒不已,所以朝大人會怎么做?
這時,這群官員經過一頓時磋商,已經聯(lián)合起來,把折子寫好了。
上頭寫滿了在場官員的名子,可最開頭的位置,卻給朝安留下一片空白。
這折子剛剛寫完,就被這些官員以最為強硬的態(tài)度,直接遞到了一個戶部小吏的手中。
“管庫司務,請將我們彈劾太子的折子轉交朝尚書。
在下代表在場四十六處衙門,近百官吏,共同屬名,彈劾太子私闖國庫,私掠庫銀。
如今只差朝尚書一人屬名,還請管庫司務給我等行個方便。
讓你家尚書盡快把名字簽了。好和我等一同上朝,向陛下進言!”
本來就被朝安派出來,等這幫官吏反應的小吏,此時深深看了這位出頭官吏一眼,便接過對方手中的折子,“我家尚書在人一心為國,但太子更是國之儲君,此事如何,下官不敢保證!
“沒關系,只要你把折子送到就成。”
對方意外的好說話。
但管庫小吏這才轉身離去。
待戶部這小吏走沒影了,眾多官吏忍不住開口問道:“彈劾太子啊。如此大事,你們說,朝尚書真能同意嗎?”
“這事不好說!
“只望朝尚書一心體國,能幫咱們一把吧!
一群人又開始嗡嗡起來。
守在國庫大門前的幾個管庫衙役,還以為這幫人要吵到朝安出來時,遠處,數十輛的馬車竟氣勢洶洶的沖了過來。
這些馬車和銀車十分相似,只除了車輪下那條重重的車轍印。
這幫人眼又不瞎,自是看到了。
“你們瞧,這些馬車為什么沖咱們過來了?”
“不好,會不會是太子聽說咱們要彈劾他,直接派大軍過來滅口?”
“不會吧,咱們再怎么說,也是五六品的官,身后還跟了不少的衙役呢。”
“都別說了,馬車里有人!”
最為眼尖的是兵部的幾個六品員外郎,突然,有人大喝一聲。
“沒有我們兵部的人!壞事了,他們一直沒有消息,我等還以為這些人還在城外京營呢,F(xiàn)在這些人都在這里了,那咱家謝主事他們呢?”
“我看到我們吏部的安大人了。我侍郎大人正打算派人出城打聽呢,沒想到他們竟然早早回城!”
“不對,你們看到他們所乘坐的馬車了嗎?這些車明明是三千營的馬車啊。這么說來,他們豈不是一開始就被三千營給抓了?”
“好狠。『煤莸奶!他們是真敢困禁官吏!”
“不行,本官一定要上表彈劾咱們這位國儲!一國未來之君啊,怎能如此對待朝中大臣?”
這時,這一連串的馬車終于跑到了眾人近前。
“安大人,您沒事真的太好了!”
“于大人,您一直沒能回來,劉大人還派人出城尋您呢。城外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你們怎么坐著三千營的制式馬車?”
“厲大人……”
一群人各衙門的官吏迎了上來,只是說話寒暄時,因為人數太多,顯得亂糟糟的。
吏部主事安秉生從馬車上跳下來,一臉的晦氣。
“原來是劉大人啊。真不好意思,本官能沒在京營討得什么好處,后來又被三千營扣壓了。唉,直到太子回了東宮,本官才被視為無用,放歸。”
說完,他以袖掩面。
這時,有官吏恨恨道:“斯文掃地,斯文掃地。√釉跄芨沙鲞@私囚官吏之事呢?這不是堪比商紂了嘛!”
兵部又派出來的數名官吏左看右看,也沒發(fā)現(xiàn)謝茂主事,頓時炸了。
“我們謝主事呢?他不是帶著手下和你們這些人一起去的嗎?因何你等回來了,只有他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哼天下間誰不知謝茂是太子殿下的人呢,現(xiàn)在人家指不定在東宮吃香喝辣呢。你們這些人急什么!”
“只有我想說,你們就在太子帶領的三千營中?而太子真是知情者?”
吏部主事安秉生黑下了臉。
他能說什么呢?說朝中各衙門派去京營撈錢的人,叫人家打個落花流水,把到手的銀子又給奪去了?
戰(zhàn)后他們這些人又被太子手下俘虜,度過了一些個十分令人不快的一晚上馬車生活?
“別說我這些人了,反正事情不順,本官也沒完成上司交待的任務,屬實愧對大家的信任!
吏部主事安秉生說著,一張臉皮紅得嚇人。
安秉生能以區(qū)區(qū)主事之職,做吏部外派城外的負責人,可見其人在吏部的根基。
當場,便有吏部的人給他打圓場。
“安大人說笑了,太子瘋癲,都能派兵劫掠國庫了,還有什么事干不出來。您也是受了太子的坑害,劉大人他們怎能怪您呢。
不說這個了,安大人,我等正要一齊入朝,聯(lián)名彈劾太子胡作非為。不知大人您是否同意,在我等在這份彈劾折上屬名?”
“這……”
吏部主事安秉生遲疑了一下,問:“朝尚書那邊是什么意見?你們都有多少在那份彈劾折子上簽了字?”
來自吏部的幾個同僚,馬上把方才的事挑重點講了。
安秉生聽得雙眼精光連閃,他不由大笑起來:“好好好!果然不作死就不會死,此事本官答應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