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nèi)。
計寒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他往旁邊椅子上四仰八叉一坐,嘴上滿不在乎地問:“怎么,幾十年的交情了,我還能害你不成?
瞧你這張晚娘臉,莫不是要和我翻臉?”
楚寒山冷冷看著他。
“你自己看看你辦的什么事!引動數(shù)萬大軍沖擊武城,你以為你是誰?
計寒之,你到底想干什么?你知不知道,就就這幾天,江南無數(shù)世家派出的探子都快把武城填滿了!你,你真真壞了我李家大事!”
計寒之勃然大怒。
他呼地一下站了起來,“楚寒山!我本不想跟你理論,該說的我早都說完了。
你光知道埋怨我,認定我計寒之心懷鬼胎。
可你我共事多年,這些年來,你我之間也曾起過爭執(zhí),可我計寒之何曾坑過你?
結(jié)果呢,你竟千里迢迢的從玲瓏關(guān)趕回來!
計寒之死死盯著楚寒山的臉。
“姓楚的,你不信任我了!好好好,既然如此,我還解釋什么!你直接把我抓起來嚴刑逼供好了!賀興晨呢,叫他過來壓我走!”
“你!”
楚寒山指著計寒之這滾刀肉氣得直哆嗦,他氣不打一處來的怒吼。
“我若不信你了,哪能站在你面前等你解釋。計寒之,你到底受了什么刺激?竟違反了我們之間多年默契。
兵發(fā)武城啊,數(shù)萬大軍出月兒谷,你知江南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你嗎?在明知如此作為會給李家?guī)硎裁春蠊那疤嵯,你竟還敢明知故犯。你來說,我能不匆匆趕回嗎?
我實話告訴你,李家的寒水衛(wèi)領(lǐng)兵大將一準備沒有。因為他沒收到家主命令!
現(xiàn)的李家準備不足,一旦江南世家因為朝廷亂放的流言起了異心,動起武來,你就是李家覆沒的罪人!”
計寒之冷笑:“家主因何不曾下令?還不是因為李喜這反骨仔從中作祟?”
楚寒山怒道:“計寒之!你別轉(zhuǎn)移話題!”
“行吧。你走之后不久,我收到一則消息,太子身邊我那個替身傳回一句話。
他說,太子收到唐大人急召,原因是李喜求見!還有,黃家二公子黃廣宴已經(jīng)進入那位小太子身邊,表現(xiàn)得十分忠心。
而我坐鎮(zhèn)月兒谷,卻要面臨糧秣危機,面臨李喜逼迫。
他已經(jīng)在三疊峰呆了好久,就等你老實聽從家主之命,從咱們手里摳出三四萬人馬,好去小太子和唐安那里搖尾乞憐呢。
你自己說,我發(fā)兵有什么錯?這都是你優(yōu)柔寡斷,大局為重逼的。你加緊把所有事都賴到我頭上,若非李家主猜忌你,事情也不至于到了今天這步!
“所以你就魯莽的先下手為強了?計寒之,你又在糊弄我。想收拾李家,一營兵馬足矣,可是你卻派出一半軍隊,你明明是在逼我!”
楚寒山頹喪地捂著住眼睛,心神俱疲。
“唉!”
計寒之嘆氣。
“要不,我和你去給家主請罪吧!
從不軟弱的楚寒山示弱,計寒之心軟了。
“你!”
楚寒山一雙鷹眸銳利地瞪向計寒之。
“寒之,都到現(xiàn)在這步了。已經(jīng)不知多少世族開始集結(jié)兵馬,你真的一點準備也沒有嗎?
派人去解釋,不管付出多少東西,向他們威逼也好,利誘也好,甚至我允許你代李家對他們示弱!
只要能穩(wěn)住他們,一個月內(nèi)不動武,以我李家在江南多年的底蘊,一旦唐安離去,我們就安全了。
到時以世家原本的潛規(guī)則,你我想拿捏哪個就能拿捏哪個。這才是我們世家的解決之道!你為什么非要逼我去打仗呢?”
計寒之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忠于的人是楚寒山,而不是李家主李修鑒!
如果沒有李喜,楚寒山大權(quán)在握,他可能一直是楚寒山的左右手,對于李家和楚寒山一樣忠心耿耿。
問題是,李喜出現(xiàn)了。
李家主就是要分楚寒山的權(quán),他們之間早就有了刺,計寒之一點兒也不認為他做錯了。
朝廷派人來看似對李家很不友好,但在計寒之看來,這卻是一個機會。一個令楚寒山踩著李家上位的機會!然而,說一千,道一萬,正主就是不配合!為之奈何!
這是計寒之心中所想,他卻永遠無法說出口。因為楚寒山忠于李家,忠于李修鑒!更因為楚寒山不許!
“楚寒山,我沒……”
就在計寒之灰心喪氣,想跟他這半身攤牌之跡。
外面一個傳令兵匆匆闖了進來。
“報!緊急軍報!李家副統(tǒng)領(lǐng)李喜,率三萬五千精銳從海上返回。
據(jù)悉,這支兵馬是趙家剛剛拿下的秀峰衛(wèi)!
在七日前,秀峰衛(wèi)高層曾遭受不明人士襲擊,隨即這支人馬轉(zhuǎn)道華亭府。
其所過之處,曾有流言傳出,動手之人乃是李家之人。我部查得流言傳開,但世人多不相信。
如今李喜現(xiàn)身,帶領(lǐng)大軍自海上回返。中間少了五千人馬不知去向,而華亭府除了秀峰衛(wèi)之外,還有朝廷兵馬一部。
我部密探并未發(fā)現(xiàn)華亭府附近有大戰(zhàn)跡象!
“壞了!”
“又是唐安!”
楚寒山和計寒之幾首同時出聲。二人互視一眼,皆滿腹心事的對坐不語。
半晌,還是計寒之先開口。
“現(xiàn)在怎么辦?華亭府沒有大戰(zhàn)跡象,李喜手里又少了五千人,很容易令江南那些世家以為,李家付出五千人馬的‘買路錢’。
李家與唐安聯(lián)盟,或者說李家投靠了朝廷已經(jīng)被坐實了。寒山,事已致此,你我早洗不清這個懷疑了。
你所有的想法都要擱置。
走吧,去見家主?纯醇抑饔惺裁创蛩恪!
楚寒山苦笑:“看這手段,一定是李喜提出,唐安順勢而為,他二人匆忙設下的毒計。
所以,李喜現(xiàn)在何處?他是在軍營之中,還是單人匹馬回了武城?”
計寒之也一樣充滿希望地看向那個傳令兵。
他不是想知道李喜如何,而是觀李喜行為,推斷此人下一步打算。
如果李喜獨自去見家主,那就意味著,此人所圖甚大,根本不可能讓楚寒山鉆空子回武城,跑家主面前絮絮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