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從容的跨越來到四十九層,從法眼都無法窺視這一幕他們心中便有了預(yù)感,好在這書院塔已經(jīng)不需要考核,幾乎是轉(zhuǎn)瞬之間便橫渡了數(shù)十層,很快便臨近了四十九層,但這些人卻微微頓住腳步。
“那一層!”
“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書院院長雙手摁在石門上,緩緩?fù)崎_,緊閉的門戶開闔有一縷縷陽光折射進(jìn)來,無數(shù)道符文在虛空中閃爍跳躍,都是智慧的結(jié)晶,大儒的遺留。
至圣道宮許多大儒都不曾來到書院塔,更不曾踏足這一層,眼見到這一幕也微微呼吸凝固,空氣中都彌漫著圣賢的氣息,不僅僅有圣人剛剛殘留的圣韻,還伴隨著古之圣賢將一身精華殘留在此,字跡都彌漫著活性。
“到了!”
書院院長輕聲喃喃。
他上前踱步。
聲音很輕。
身后眾人。
宛若失魂落魄般跟隨在后。
一步步上前。
他們拂過墻壁。
指尖劃過文字。
泛起婆娑。
文字的力量。
直沖靈魂最深處。
【天下之事,不進(jìn)則退,無一定道理!】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jìn),讀書而精思】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久矣】
一句句振聾發(fā)聵的先賢之言遺留在墻壁上,令人感嘆其精華之奧妙,縱然是至圣道宮的掌舵者都感嘆道:“我并非是第一次來到這里,卻仍然泛起浪潮,感慨這些圣賢之智慧,我儒州之壯大離不開這些圣賢一代代的奠基與積攢!”
躬身!
作揖!
行禮!
身后諸多大儒。
紛紛行禮。
此為恭敬。
隨后他們看向白衣長眉老者,他還陷入失神當(dāng)中,口中在呢喃著碎碎言語,聽不清晰,而他們也順勢看向了一側(cè)的墻壁上,新浮現(xiàn)的兩行字,格外的清晰,彌漫著璀璨的金色光澤,活靈活現(xiàn),宛若要掙脫墻壁而出般。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好句!”
“好句!”
“善!”
“當(dāng)賞!”
大儒觀摩此言當(dāng)即就是驚嘆,流露驚訝之色,這句話足以放在儒教必讀經(jīng)卷當(dāng)中,激勵那一位位低沉頹廢的學(xué)子,而書院先前拜訪楚詢,在藏經(jīng)閣迎接他的那群大儒則流露恍惚之色,隱約明白這是位充滿哲學(xué)與智慧的老人,不然怎能寫出這番話。
“不愧是九號!”四號也在心中暗暗驚嘆,有關(guān)四號的年紀(jì)他們是知曉的,也知道九號有過一段不太光彩的過往,沒想到卻能提出這般詩句,卻還在意料之中,只是他的眸子望去,并未尋到九號的身影。
“人呢!”
至圣道宮的掌舵者不免開口道,不提別的僅僅是這一句話便值得他們驚訝。
“在哪!”
白衣長眉老者指去。
諸人望去。
光影朦朧。
模糊不定。
一道道光線折射之下,才朦朧看到一位面目慈祥的溫和老人,他衣著青衫,微微閉眼,身上卻仍然彌漫儒教的清氣,以及流淌出的儒教書卷風(fēng)。
“不愧是寫出如此富有意境的智者!”至圣學(xué)宮們的大儒紛紛驚嘆,眼中流露驚奇,從這位溫和的長者身上,他們嗅到了智慧,那是飽經(jīng)風(fēng)桑,又歷經(jīng)挫折,最終返璞歸真的沉淀,是真正擁有大智慧的老人。
“善!”
“善!”
這些人都在贊嘆。
“不過……憑借這句話,似乎還不足以驚動雙圣吧?”也有大儒終于流露了心中的困惑,雖然這句詩詞不錯,可頂多是鐘聲六響,不可能驚擾圣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