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諜報,明國隆武皇帝率領(lǐng)明國京營主力大軍,連同京畿周邊的六位總兵,一共十萬大軍,已經(jīng)離開京師,往山海關(guān)而來,其目標(biāo)正是松山和錦州。
隆武要收復(fù)錦州!
------現(xiàn)在松山被黎玉田包圍,義州又被孫傳庭大軍威脅,如果明國隆武皇帝再御駕出征,十萬兵馬直撲松山和錦州,整個遼西松錦局勢,立刻就會天翻地覆,阿濟格就非是向盛京請求救兵不可,而就他知道的情況,現(xiàn)今情勢下,盛京能派出的救兵,怕是極其有限。
“王爺,發(fā)生了何事?”
見阿濟格臉色陡變,洪承疇小聲問。
阿濟格這才驚醒,將手中的急報交給身邊的親衛(wèi),親衛(wèi)接了,又送到洪承疇的面前。
洪承疇接過,仔細看了,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先生以為如何?”
阿濟格迫不及待的問。
如果說,黎玉田帶著馬科和劉肇基圍困松山,他還能保持鎮(zhèn)定,但聽聞隆武皇帝御駕親征,十萬大軍,即將跨出山海關(guān),直逼錦州之后,他卻忍不住的有點慌了。
以松山的堅固,或可以擋住馬科和劉肇基的圍攻,但卻絕擋不住隆武的十萬大軍,一旦松山失守,錦州就危險了……
……
建虜眾軍。
阿濟格的大帳。
洪承疇慢慢放下了手中的急報,抬目看向阿濟格,捋了一下胡須,慢條斯理的說道:“王爺不必著急,以下官看,隆武親征的消息,八成是假的。為的就是擾亂我軍心,以便他們亂中取利!
“哦,何以這么認為?”阿濟格急問。
“孫白谷被隆武拜為兵部尚書,入內(nèi)閣,為軍機首輔,又兼了薊遼總督,可以說,隆武能給的,都給了孫白谷,由此可知他對孫白谷的信任和器重。如今,孫白谷第一次領(lǐng)兵出長城,還未施展手腳,勝敗還未可知,這個時候,隆武帝就急匆匆的御駕親征出征,難道他已經(jīng)不信任孫白谷,不相信孫白谷能打勝仗了嗎?所以才要親自頂上?”
“這豈非是打?qū)O白谷的臉?寒孫白谷的心,又或者是打隆武自己的臉?”
“隆武雖然年輕,但極能沉住氣,下官以為,這樣的蠢事,隆武絕不會做!
“非有必要,非進行到最后,他不會逾越孫白谷的權(quán)力,親自上陣的!
“再者,十萬大軍出征,豈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現(xiàn)在可不是洪武、永樂年間,府庫充盈、兵馬齊備,十天準(zhǔn)備,二十天就可以出征了。雖然這幾年來,南朝賊亂平息,形勢漸好,但十萬大軍出征所需的糧草輜重,都需要通過運河,從南方源源不斷的運到京師,各地官府也都要動員,沒有一年的謀劃和準(zhǔn)備,是不可能完成的,這般大的動作,我大清不可能毫無所悉,因此,隆武帝親率十萬大軍,近期出關(guān),其可能性是很低的,王爺不必擔(dān)心!
“也就是說,即便真有南朝兵馬從山海關(guān)而出,也不過一兩萬的偏師,最多不會超過三萬人!
作為前大明薊遼總督,十三萬大軍的統(tǒng)帥,松錦之戰(zhàn)的最高指揮者,洪承疇對人心有相當(dāng)?shù)拇Γ瑢Υ竺鞲畮旌秃笄诘哪芰,更是十分了解,松錦之戰(zhàn)時,為了籌備大軍所需的糧草,崇禎帝督促戶部,足足準(zhǔn)備了兩年,拖欠了全天下各處所有官員的俸祿和駐地官兵的軍餉,方才籌集夠了大軍出關(guān)一年所需的糧草輜重。
現(xiàn)在隆武帝的處境雖然比崇禎帝時已經(jīng)是好了很多,京營以及大明各處的精兵悍將,也都已經(jīng)陸續(xù)調(diào)到了京畿周圍,但洪承疇依然覺得,籌集十萬大軍所需的糧草,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而遼東是敵境,明軍很難在當(dāng)?shù)孬@取補給,運輸又不便,因此就需要一次備齊一年以上所需,跟隨大軍一起前進,如此大軍才能沒有后顧之憂,也才能浩浩蕩蕩的出關(guān),兵馬齊進,不勝不休。
時勢變幻,雖然現(xiàn)在和崇禎十三年的情況不同了,但洪承疇仍然堅定自己當(dāng)初的判斷,明軍要出關(guān),最少得攜帶一年的軍糧,如此才有取勝的可能。
……
聽完洪承疇的分析,阿濟格微微點頭,像是松口氣,又像是有點失望,老實說,在他的內(nèi)心里,他急切的想要和隆武碰撞一下,崇禎十六年的入塞失敗,他一直銘記在心里呢。
“如果隆武不出,只是來一些蝦兵蟹將,就算增兵三萬,南軍休想威脅到我錦州!”阿濟格道。
洪承疇沉吟:“正是。這一次南軍來勢洶洶,義州和松山齊攻,不攻城,只是拼力破壞屯田,轉(zhuǎn)移農(nóng)戶,由此可知,南軍主要目的并非是攻城略地,而是要損耗我大清錢糧,消耗我大清國力,現(xiàn)在遼南復(fù)州,鴨綠江鎮(zhèn)江堡也不太平,我大清不得不兵分四路,同時應(yīng)對,兵力糧草都捉襟見肘,一個不慎,就可能全盤皆輸啊!
洪承疇所說,正是阿濟格所擔(dān)心的,不過洪承疇的話,卻也讓他的面子有點掛不住---聽洪承疇的話,大清好像是快亡了一樣,于是阿濟格臉色一沉,撇嘴,冷笑的說道:“先生也太長南朝的志氣,滅我大清的威風(fēng)了吧?不要說四路,就是六路二十萬大軍,十幾年的封鎖又如何?我大清也不是沒有經(jīng)歷過,最后不都挺過來了嗎?”
洪承疇臉色一變,他知道自己千小心、萬小心,但還是沒有捉準(zhǔn)英親王的脾氣,不小心就觸了對方的霉頭,于是急忙起身請罪----他心里清楚,知道阿濟格所指乃是薩爾滸之戰(zhàn)和萬歷、天啟朝對遼東的全面封鎖。
這兩次的危機不可謂不大,但最后建虜都挺過來了。
如果是多爾袞,洪承疇會辯上兩句,但阿濟格是一個不講理的人,洪承疇不能辯,也不想辯。
大約是覺得自己說的有點過了,阿濟格換了一個坐姿,和緩了一下語氣,說道:“先生不必多禮,論政無罪。以后小心就是了。”
待洪承疇唯唯諾諾的坐下之后,他接著問道:“先生以為,接下來該如何戰(zhàn)?”
洪承疇小心翼翼的回道,“我大軍主力在外,松山那邊,只有一個守字。松山城防堅固,絕不是南軍能輕易拿下的。只要守住松山,不隨南朝起舞,遼西的局面就依然在掌控中!
洪承疇當(dāng)年在松山被俘,自然知道松山城防的堅固,松山兵馬雖然只有兩千,但足可以當(dāng)兩萬人使用。
所以松山不著急救,錦州暫時也沒有危險。
阿濟格點頭,他也是這么想的,再問:“那義州呢?”
----此戰(zhàn)的關(guān)鍵還是在義州。
義州乃大清的屯田之地,失了義州,錦州就失去糧草補給的就近來源。從戰(zhàn)略上來說,錦州以后就無法安穩(wěn)了。
洪承疇說道:“孫白谷善于用兵,又在三邊磨礪多年,其麾下的兵馬都是南軍的精銳,更有哈刺慎等蒙古騎兵的幫襯,就兵力來說,我軍不占優(yōu)勢,想要速戰(zhàn),怕是不容易!
“同樣的,孫白谷也深知我軍實力,對于野戰(zhàn),他沒有取勝的把握,因此才會避戰(zhàn)不出,妄想通過騷擾和圍攻松山之策,擾亂我軍的軍心,伺機擊敗我軍!
“唯今之計,只能堅守本心,耐心等待戰(zhàn)機,先為不敗,后必為可勝!”
……
聽到此,阿濟格大失所望,臉色頓時就沉了下去---原來,你洪承疇也沒有什么妙招,和我一樣,也是繼續(xù)僵持,且戰(zhàn)且看啊。
察覺到了阿濟格失望的心情,但洪承疇卻也沒有辦法,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xiàn)在錦州義州的兵馬就這么多,壓力巨大,孫傳庭又非常人,即便他有通天的本領(lǐng),一時也想不出退敵的妙招……
當(dāng)然了,此次前來,他還有另一個目的,但不能和阿濟格明言。
這時,腳步聲響。
“主子,明軍射來了一封書信,說是孫傳庭親筆,要交給洪參政。”
親衛(wèi)白甲兵班泰走進,手里捧著一封書信。
“哦?”
阿濟格微抬了一下眼皮子,目光迅速看向洪承疇,頓了一頓,說道:“南軍的消息,倒是通靈的很啊,洪參政你剛到,他們就得到消息了。”目光轉(zhuǎn)回班泰的臉上:“愣著干什么?既然是洪參政的信,那就交給洪參政吧!
班泰上前就要交。
“不必了!
洪承疇面無表情,慢慢站起:“不過就是一些羞辱之言罷了,不看也罷……”說著向阿濟格施禮:“如果沒有其他事,下官這就告退了!
阿濟格點頭。
洪承疇邁步離開。
等洪承疇走后,阿濟格卻是打開孫傳庭的信,有些好奇,又有些警惕的看了起來……
……
明軍大營。
披著大氅,帶著暖帽的大明兵部尚書,軍機首輔,薊遼總督孫傳庭正站在角樓上,舉著千里鏡,徐徐觀望對面的建虜兵營。
-----算時間,他的親筆書信此時應(yīng)該已經(jīng)送到洪承疇和阿濟格的面前了。
雖然知道洪承疇不一定會看、敢看,但他還是要寫,并不只是為了離間洪承疇和建虜親貴的信任,也是為了揮發(fā)胸中對洪承疇憎惡和感慨。
作為曾經(jīng)的陜西巡撫,當(dāng)年在三邊總督洪承疇的麾下,他跟隨洪承疇一起策劃并執(zhí)行了潼關(guān)南園之戰(zhàn),將李自成的數(shù)萬大軍引入埋伏,殺的片甲不留,最后李自成只帶了十八人逃走,是為高迎祥之后,大明官軍又一次經(jīng)典的包圍殲滅戰(zhàn)。
這中間,孫出庭和洪承疇日日相處,對這洪承疇的統(tǒng)兵能力,他是從心底里欽佩的,對于洪承疇的氣節(jié),他也從來都不懷疑。
但萬萬沒有想到啊,洪承疇居然會在松錦之?dāng)『笃埱彝瞪,屈膝投降了建虜?br>
這是孫傳庭不能理解的。
太子太保,大明兵部尚書,薊遼總督,陛下的恩寵集于一身,國之重臣,一代文宗,一輩子的圣人教誨,時刻銘記,事到臨頭,居然會貪生怕死,向建虜投降。
文士忠義氣節(jié),都讓洪承疇丟光了。
當(dāng)生則生,當(dāng)死則死,來去自如。
如果是他,他一定會抹脖子了事,絕不留屈辱在人間。
……
洪承疇來了,有他的建議和調(diào)派,對面建虜?shù)穆┒矗率菚絹碓缴佟?br>
而包圍松山,繼而陛下親征遼東的假消息,以洪承疇的狡詐,怕也是瞞不過他……
夕陽之下,孫傳庭眉頭緊鎖……
……
京師。
乾清殿。
馨香裊裊。
司禮監(jiān)秉筆田守信悄無聲息的換茶,又放下,一點聲音都不發(fā)出。
隆武帝朱慈烺正在看軍報。
孫傳庭和阿濟格在義州對峙,黎玉田包圍松山,清理松山周邊的田莊,進展都還算順利,但十萬大軍兵出山海關(guān)的假消息,卻是失敗了,阿濟格并沒有上當(dāng),依然駐兵義州,和孫傳庭對峙。
洪承疇已經(jīng)到阿濟格的軍中,義州之戰(zhàn),就更是得小心。
孫傳庭親筆寫了今日這一份的軍報,并擬出了兩個計劃,征詢他的意見。
朱慈烺簡單看過,心里明白,孫傳庭心里早有定見,但還是將兩個計劃上報,請他定奪,無非就是小心謹慎的性子使然。
于是提起朱筆,在信箋上寫下一行字:“卿自決。朕相信卿的判斷。”
蓋了私印章,封好了,令田守信派人急速送往義州。
……
孫傳庭的小心謹慎,朱慈烺看的明白,他再一次的用放權(quán)之態(tài)向?qū)O傳庭表明:他無意干涉前線將帥的指揮,孫愛卿你覺得能戰(zhàn),那你就戰(zhàn),朕在后方支持你,如果你覺得不能戰(zhàn),或者形勢不利,想要撤退,朕同樣也是支持你。
前線征戰(zhàn),是你和軍機處的事,朕相信你們。
糧草輜重是朕的事。
……
說到糧草輜重,朱慈烺年輕英武的臉上,微微現(xiàn)出了沉思。
自從崇禎十五年以來,他一直絞盡腦汁,竭盡全力的改革大明財政,除弊革新,推行新式農(nóng)作物,為朝廷增加收入,繼位以后,更是不計毀譽,大刀闊斧的削減宗室和皇家的開銷,為百姓減輕負擔(dān),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明財稅收入逐年在增加中,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就能實現(xiàn)基本的收支平衡。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后一定會越來越好。
朝堂上下,都是喜悅。
但朱慈烺卻依然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