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和托、岳樂和祖潤澤都站了起來。
阿巴泰微微皺眉。但依然坐著,端著熱水慢慢喝。
“報~~”
那正紅旗騎兵在離著阿巴泰不遠處滾鞍下馬,連滾帶爬到阿巴泰面前,噗通跪倒,一臉驚慌的報道:“貝勒爺,不好了,我家主子中了明軍的埋伏,被圍在牛欄山下了!”
“?!”
阿巴泰猛然跳了起來,手中的茶碗直接摔到地上。
“到底怎么回事,快說!”阿巴泰吼道。
原來,這名回報的騎兵正是剛離開的一百正紅旗紅甲兵之一,他們一路追到牛欄山,不想?yún)s看到數(shù)千人的明軍步兵正在山前列陣,而在山后和潮白河交接的平原,殺聲震天,還有火炮鳴放時的巨大聲響,遠遠看,山頭上隱約有明軍旗幟在飄揚,帶兵的小佐領(lǐng)非常機靈,立刻意識到滿達海主子是中伏了,于是急忙派人回報給阿巴泰。
聽到回報,阿巴泰臉色發(fā)白。
滿達?刹皇莿e人,那是愛新覺羅的子孫,禮親王也是他二哥代善的七子,在幾個兒子死的死,亡的亡的情況下,代善已經(jīng)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滿達海身上了,如果滿達海出了什么意外,代善和正紅旗都不會放過他阿巴泰的。
更重要的是,自大清在遼東起兵以來,屢戰(zhàn)屢勝,還從來沒有愛新覺羅的子孫在戰(zhàn)場上被困陣亡的先例,一旦滿達海有所差池,墜了大清的名聲,黃太吉也不會放過他阿巴泰。
最后一點,他阿巴泰是奉命大將軍,是此次入塞的偏師主帥,如果滿達海的兩千正紅旗精銳和四千蒙古正白旗出了意外,作為主帥的阿巴泰難辭其咎,恐將背負所有的罪責。
所以沒有什么考慮的,必須立刻馳援滿達海!
“堵路的明軍是哪里的兵?”雖然震驚,但阿巴泰并不慌亂,兩軍對戰(zhàn),他首先要知道對方是誰的人馬?
“打的是昌平總兵何的大旗!奔t甲兵報。
“昌平總兵何應薦……”阿巴泰抓著下巴的胡子,表情鎮(zhèn)定,聲音卻有點抖:“明國一個總兵,最多不過五千人,滿達海和伊拜加起來六千多勇士,牛欄山一代又沒有天塹險峻,明軍如何能夠伏擊?難道還有其他的兵馬?”
無人能回答。
祖澤潤、博和托和岳樂三人都是震驚。若非報信的正紅旗紅甲兵是他們都認識的一個人,他們都要以為是明軍在使詐呢。
阿巴泰轉(zhuǎn)對祖澤潤:“何應薦這個人,祖都統(tǒng)可是了解?”
都統(tǒng),漢軍八旗的最高長官。滿語稱固山額真。
祖澤潤抱拳:“回貝勒爺,末將從未聽說過此人!彼绲澦哪暝诖罅韬油督,到今日已經(jīng)十一年了,對大明新一批的將官已經(jīng)完全陌生。
阿巴泰陰沉著臉:“此人能設(shè)伏,還敢在野外陳兵列陣,不應該是無名之輩啊!
祖澤潤不能回答。
阿巴泰咬咬牙,問身邊的一名隨軍參政:“博洛走到哪了?”
“回貝勒爺,據(jù)此不過六里地了!”參政急忙回稟。
“令他加快速度,過懷柔不必停,直接奔牛欄山!”阿巴泰沉聲下令,又對
祖潤澤、博和托和岳樂三人道:“立刻整兵,馳援滿達海!岳樂,命令探騎將方圓六十里之內(nèi)給我再搜查一遍,但有明軍蹤跡,立刻匯報!”
“輒!”
阿巴泰翻身上馬,率兩千多精銳騎兵,向牛欄山疾馳而去,雖然情況還不是太清楚,但滿達海和伊拜身陷險境卻是肯定的,不然不會這么長時間都沒有消息傳回。救兵如救火,阿巴泰現(xiàn)在也考慮不了太多,只能先殺到牛欄山腳下,視情況,再決定下一步的救援計劃。
馬蹄滾滾,踏起的煙塵比城頭還要高,懷柔城頭的明軍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一支兩千多的建虜騎兵,在被縣丞老爺痛罵一頓之后,竟然又繞城而過了……
牛欄山。
大明太子朱慈烺站在半山腰,望著退守潮白河邊的正紅旗精銳,連續(xù)下令:“令吳三桂,徐文樸,楊軒合圍正紅旗,神機營的十門青銅小炮立刻下山,對正紅旗實施覆蓋性的炮擊,半個時辰(一個小時)之后,潮白河畔,不能再有一個站立著的建虜。不然,唯他們?nèi)耸菃!?br>
“是!”
“令順義兵提高警惕,但有一個建虜游過河去,哨官提頭來見!”
“是!”
“再令張名振列陣死守,不管建虜來多少援兵,沒有我的命令,就算是戰(zhàn)到最后一人,也絕不能后退一步!”
“是!”
中軍官佟定方抱拳聽令,然后親自去傳令。
“殿下,臣請命到山下!”
吳甡拱手。
現(xiàn)在,能否順利全殲正紅旗的關(guān)鍵不在潮白河畔,而是在牛欄山腳。如果建虜援兵來的太快太多,而張名振又不能頂住的話,今天勝利的成色恐怕就要打折了,更關(guān)鍵的是,張名振的堅守關(guān)系到下一步戰(zhàn)略的實施,所以吳牲請纓前往。
朱慈烺搖頭:“不,先生還是留在此處,陪我督戰(zhàn)吧,阻敵之事,我們要相信張名振能做好。”
“是!眳钱`躬身,但眼神里的擔心卻藏不住。
張名振過去毫無名氣,初進精武營,只是一個把總,不過就是憑借在開封之戰(zhàn)中,臥底小袁營之功,而被太子拔擢為了千總,就戰(zhàn)事來說,張名振還沒有被檢驗過,所以吳甡有點小擔心。雖然張名振不是一個人,太子還派了參贊張家玉到他軍中相助,但張家玉也只是一個年輕舉人,當一個贊畫或許湊合,要他做張名振的高參,點出戰(zhàn)場殺伐的關(guān)鍵,怕是有點難度。
所以吳牲有點擔心,不過對太子的判斷,他還是有信心的。從撫軍京營,朝堂論策,解圍開封,再到近日準確的判斷建虜入塞的意圖和時間,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太子都顯現(xiàn)出了絕頂?shù)念V呛投床炝Γ热粡埫衲艿锰拥男湃,必是有一定的能力?br>
再者,關(guān)于御敵計劃,參謀司已有基本的方案交給了張名振,只要張名振照著執(zhí)行,就不會出現(xiàn)大的紕漏。
“張軍頭,張贊畫,大敵當前,兄弟們都看著呢,我們這么做,是不是有點不合適?”
同一時間,在牛欄山前方的山腳下,一個精武營千總隊和一個左柳營千總隊,兩隊軍士相互交錯,一共三千人,在牛欄山山前擺出了四個長槍長盾和鳥銃混合的方陣,每個方陣都寬兩百步,彼此相隔五十步,四個方陣正好將進入潮白河邊平原的通道堵死,陣前還架設(shè)了密集的拒馬,建虜騎兵若想救援滿達海,要不擊潰他們,要不就得翻越牛欄山。
此時,三千名將士手握長槍或者鳥銃,結(jié)陣而立,目光直視前方,做好了迎敵的準備,而在中間拒馬的前方,卻有兩個人正席地而坐,聚精會神的在下象棋。
“將!”
左面那全身甲胄、虬髯胡須的壯漢,用極大的力氣拍了一個當頭炮。
對面那個滿臉微笑,二十多歲的白面書生,支了一個士,輕松應對。
壯漢得意大笑:“哈,你死了!”
迅速下炮沉底,占據(jù)有利位置,再下一步就是沉車雙將,令書生無解。
這兩人當然就是張名振和張家玉。
自從那日在校場比試,張名振略遜一籌之后,他就和張家玉別上勁了,在侯方域面前,張名振冷然肅然,一副江湖大哥的樣子,但面對同樣是書生的張家玉,他卻總?cè)滩蛔〉南胍獱幰粋高下,今日這盤棋,就是他們又一次的比試。
兩人下的熱鬧,站在旁邊,同樣全身甲胄,腰懸長刀的另一名千總卻是坐立難安,跺腳說道:“這哪是下棋的地方?兩位,我求你們了,快收起來吧,若是讓殿下知道了,我們都得吃不了兜著走啊!”
張家玉輕松跳馬,將張名振的“車”吃掉,然后笑道:“李千總稍安勿躁,此局,馬上就有結(jié)果了。”
張名振目瞪口呆,他沒想到自己的“車”在馬口上,車一失,這局立刻就輸了。想要悔棋,但張家玉已經(jīng)把“車”收走了,只能將棋子往棋盤上一撂,眼睛一瞪:“再來!”
張家玉還沒有說話,旁邊的李千總卻已經(jīng)撲了上來,按住他們兩人的手,哀求道:“不能再來了,建虜?shù)挠悟T一直在盯著我們呢……”
這話還沒有說完,耳朵里就隱隱聽到了隆隆地馬蹄聲,接著,大地開始微微顫抖,李千總臉色倏然大變,右手握住腰間的刀把,猛地就想要跳起來,但張名振卻一把攥住了他的手腕,令他不能動彈,意有所指的低聲道:“看我們下棋,其他不要管!”
李千總不說話了,他意識到張名振早有安排,但心里的擔心卻是忍不住,伸長了脖子,向聲音的來源處望去。雖然他是左柳營,只是輔兵,配合張名振的精武營執(zhí)行任務即可,但出了差子,可是要一起承擔責任的。
“嗚~~”
大地的顫動和隆隆地馬蹄聲越來越明顯,隨著一聲沉悶的號角聲,只見一大隊穿著藍色棉甲、頂著避雷針頭盔的建虜騎兵,在地平線上出現(xiàn)。
“正藍旗!”
李千總?cè)滩蛔〗辛顺鰜怼?br>
但張名振和張家玉卻只是淡定的抬頭看了一眼,然后繼續(xù)下棋。
“嗚嗚~~”的號角聲中,更多身穿藍色甲胄的八旗兵在前方出現(xiàn),軍旗也多了起來,人馬行進,鎧甲鏘然之間,冬日蒼黃的原野,竟然是被渲染成了一片藍色。
不止是李千總,列陣而立的三千明軍也都有點變色,建虜兇殘的名聲可是天下皆知,那一句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在民間流傳甚廣,更不用說,在最近十年里,建虜四次入塞,每一次都給大明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說起建虜兩字,小兒都會啼哭。
雖然張名振率領(lǐng)的千總隊乃是隸屬于精武營,從年初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將近一年的殘酷操練,體力和心志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更有犀利的遂發(fā)槍在手,但面對滾滾而來的建虜騎兵,他們還是有點膽怯。
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上戰(zhàn)場。
不過當看到長官張名振在拒馬之前和贊畫下棋,對滾滾而來的建虜騎兵不屑一顧時,他們又都鎮(zhèn)定了起來---長官在拒馬之前,建虜如果沖過來,第一個死的是長官,既然長官都不怕,成竹在胸,我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
正藍旗那藍色的五爪藍旗之下,身披三重鐵甲的阿巴泰勒馬而立,皺著眉頭,微有驚訝的看著對面的明軍,近幾年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很少有明軍敢在野外列陣,和大清勇士面對面的硬抗了,曹變蛟原本是一個例外,不過已經(jīng)戰(zhàn)死在了松山,昌平總兵何應薦只是一個無名之輩,何敢如此?
再仔細看,阿巴泰心中的驚疑更多。
對面的三千明軍,披甲率竟然超過了八成,據(jù)他所知,明國九邊重鎮(zhèn)之首的遼東鎮(zhèn),披甲率也不過才六成,松錦之戰(zhàn)結(jié)束后,大清清理戰(zhàn)場,發(fā)現(xiàn)明軍的披甲率不足四成,要知道參加松錦之戰(zhàn)的可都是明國的九邊精銳了,精銳上場,披甲率也不過才四成,今日對面的明軍,怎么會有八成的披甲率?
甲胄齊備,那一面面的長盾明顯不是明軍的制式裝備,而是特制的加長版,長槍也好像有點長,軍容齊整,矗在那里鴉雀無聲,唯有軍旗飄揚。密集的拒馬之前,有三個明軍將官正盤坐在地,不知道在商量什么,面對兩百步之外的大清鐵騎,竟然是沒有驚慌閃躲,或者是跳回拒馬之后、進行指揮的意思。
這一切都讓阿巴泰驚疑。
“昌平總兵何————”
他對那一面軍旗產(chǎn)生了懷疑,對面的兵馬,真是昌平兵嗎?昌平兵能有這么好的甲胄和兵器嗎?
而阿巴泰最關(guān)心的是,在明軍軍陣的后方,滿達海的正紅旗是否真的已經(jīng)陷入了重圍?
不明情況,對面明軍又出乎意料的齊整,所以阿巴泰下令停止前進,等待消息的確定。
于是,藍色的鐵甲騎兵在距離明軍軍陣還有三百步之處停下了。
敵我雙方,遠遠相望。
時間已經(jīng)是未時末(三點),冬日午后的陽光普照大地,但卻一點都不溫暖,尤其是對身披鐵甲的明軍來說,即將到來的戰(zhàn)事,令很多人都緊張到全身發(fā)冷。
————感謝老粉“無憂無慮K書”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