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唐慶山才會一上來就反問段一凡準備在巴山縣任職多長時間,段一凡的回答讓他感到段一凡確實和前幾任的縣委一把手不同,是真正想幫巴山老百姓辦事的干部,才會將自己所知的一切合盤托出,但段一凡的反應(yīng)卻又讓他有些拿不準了,所以又變得沉默起來。
段一凡自然知道唐慶山對自己的反應(yīng)不太滿意,但唐慶山反映的情況牽扯太大,他確實沒法給唐慶山表硬態(tài),只能微笑著道:“慶山同志,除了前面反映的這些情況,你認為目前巴山縣最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事情是什么?……”
唐慶山瞟了段一凡一眼,心說我跟你反映了那么多情況,你一句硬態(tài)沒表,不會也是個嘴把式吧,就黑著臉道:“要說迫在眉睫的事,眼前就有一件,如果不處理,我敢保證用不多久就得出大事,就怕你不敢動呢!……”
段一凡自然聽得出唐慶山的話里帶著怨氣,就微微一笑道:“慶山同志,現(xiàn)在巴山縣就像一個病人,身上毛病很多,要想一下子全治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得講究策略,根子上的病得先調(diào)理后治療,但急病就得趕緊下猛藥,否則就拖成大病了,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唐慶山一聽眼睛就亮了,他之前見段一凡這么年輕,還擔心段一凡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現(xiàn)在看來段一凡倒是比自己這個老家伙更沉穩(wěn)呢,就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段書記,是我誤會您了,在我看來,目前巴山縣最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違建”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等您什么時候有空我?guī)ガF(xiàn)場看看您就清楚了……”
在和唐慶山談話之前,就有干部跟段一凡預(yù)測巴山縣下一次的惡性群體事件很可能就出在“違建”上面,現(xiàn)在唐慶山也這么說,段一凡就不得不上心了,立刻蹭地一下站起來揮揮手道:“那還等什么,我們現(xiàn)在就去現(xiàn)場看看!……”
唐慶山一看段一凡這雷厲風行的作風也是心頭一喜,看來自己沒看錯人,這位段書記確實是個干實事的!
巴山縣城不大,其實就是由兩個鎮(zhèn)組成的,分居清江兩岸,南岸的是江陵鎮(zhèn),北岸的伏波鎮(zhèn),江陵鎮(zhèn)這邊是老城區(qū),也是原縣政府所在地,從北宋時期起就在這里建立縣治,歷史悠久。
為了擴大縣城發(fā)展,在五年前,縣政府搬到了北岸的伏波鎮(zhèn),在這邊開發(fā)新城區(qū),也在新城區(qū)這邊開發(fā)了一些樓盤,但是老百姓更愿意住在老城區(qū),所以倒是老城區(qū)更繁華些。
巴山縣的風景還是比較好的,依山傍水,清江如一條碧綠的絲帶,穿城而過,在這里隨時可以看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樣詩詞里才有的美景,可以說是非常宜居的。
不過因為巴山縣經(jīng)濟落后,老百姓住的多是低矮且年代久遠的自建房,加上縣城規(guī)劃也比較混亂,不多的現(xiàn)代化高樓和這些破舊的自建房混雜在一起,看起來很不協(xié)調(diào),也破壞了整體的美感。
段一凡上任比較匆忙,坐在車上一掠而過,都沒來得及仔細看看巴山縣城的面貌,現(xiàn)在在唐慶山的引路下,一路看過來,眉頭就不由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