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_第65章:答案說明所有
理想,一個很陌生也很遙遠的詞匯。
在離開校園的那一天,就有很多人,選擇將這個詞藏在心底,再也不會跟人提及。
我就是其中之一。
現(xiàn)在,在舊味聚餐的二十多人里,大家都是如此。因為在這個社會,你去跟人談理想,跟人談未來,他只會在面上微笑附和,然后心中鄙夷。
至今,我還記得,張健得知我抗拒拆遷時的樣子,他說,“顧燦,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一個人這輩子只有那么一次,總不能為了遙不可及的理想,把生活都丟了吧?”
是啊,生活。理想放在生活之前,那么生活一定很苦。
這個定義,來自于蕓蕓眾生。我見過很多、包括我自己都在持守著理想,過程很辛酸,尤其在還沒看到結(jié)果的時候,更是心酸。
無論心理還是身體,在持守理想的時候,都很辛苦。
正因為了解,能夠引起共鳴,我才會問出這個問題,美其名曰,答案當(dāng)作支付這次聚餐的酬勞。只有大家都感同身受了,等我將計劃和盤托出的時候,才有效果。
不得不說,我很鄙夷此刻的自己,污了理想這個詞兒。
…...
“小時候的理想,是當(dāng)一名科學(xué)家;彼時會想,等我長大了是去清華好,還是去北大好!比f沒有想過,第一個打破沉默的人,是阿翔。
他從我手中接過麥克風(fēng),輕笑了一聲,說:“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是自己想多了,高中的那個成績,在我們蘇州,千挑萬選,來到了鄭大…...大學(xué)時的理想,更現(xiàn)實了一點,不過也僅僅是現(xiàn)實一點而已。
我想跟自己的姑娘,一直走到最后。無論是留在鄭州,還是回蘇州,我都希望身邊有她。我知道,一個男人,不該把愛情看得太重,業(yè)立才能家成,但,我就是想,控制不住的想!
這是最動人的情話,只可惜他的姑娘沒來這邊。
此刻,動容。
所有人,都為阿翔鼓掌,歡呼。這個南方的小鎮(zhèn)青年,已是羞赧到了極點。
“事業(yè)是事業(yè),愛情是愛情,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兩個人在一起,會越來越好的,如果熬過了艱難,你們就結(jié)婚吧。”
我由衷的祝福阿翔,打從心底希望,他能完成,我沒有完成的事情。更希望,他們之間,不要出現(xiàn)自己與安歌的遺憾。
有人開頭,就會有人接上。
“我的理想,從小到大都沒變過——我想有錢,有很多很多錢。沒辦法,窮怕了,也被那些用錢就能解決的事兒,給為難怕了。”
一個稍顯頹廢的男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他臉上帶著自嘲的笑,“小時候,我穿的衣服都是撿我哥穿小的,初中的時候,我只有一套能拿得出手的衣服,就他媽是校服,誰敢信呢?
但,在我們青海,類似我這種情況的有很多,即便近幾年這樣的事兒少了,可它依舊存在。所以,我在夜里睡不著覺的時候就會想,怎么才能中上三千萬,把家鄉(xiāng)好好建設(shè)建設(shè)!
“現(xiàn)在很少有人不希望自己有錢!
我敬佩的看著他,“兄弟,我相信你會有錢的,不為別的,只因為你那個心思。”庸俗而純粹。
所謂赤子,不外如是。
“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我的理想是開家舊味這樣的店,然后養(yǎng)條狗,忙了就為食客做飯,閑了就坐在院子里看夕陽,彈吉他,逗逗狗!
“我的理想…...我早就忘記它什么時候出現(xiàn)過,好像,我就沒有過那東西!
“…...”
二十三個食客,算上我與阿翔,這間屋子里的二十五人中,有十八個人說了自己的理想,余下的,不是沉思,就是搖頭。
但我能看出來,他們也曾有過理想,甚至,就連現(xiàn)在,也在追求理想的路上。
或庸俗,或高尚,或?qū)嶋H,或虛幻。
人們的答案,說明所有!拔业睦硐搿...”我終于在這個時候開口,“一開始是希望自己的父親出現(xiàn),可他沒有;等我高中畢業(yè)了,我希望我媽能找個伴,可她沒有;大學(xué)畢業(yè),接手公司了,希望我媽的身體能恢復(fù)健康。
依舊沒有。
其實,我這不算理想,它們已經(jīng)超出了理想的界定,成了奢望,F(xiàn)實呢,也一次次讓我失望,直到不久之前,我最后的理想,也離開了我!
在這么多人面前,講出自己的過往,很難得,我沒有絲毫特殊情緒,那些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事兒,講給人聽,并沒讓我有多為難。
“這幾個月,我就開始想,自己一人該怎么活,想來想去,我他媽只有咱們所處的這家店了,恰好,又趕上南泰路要拆遷,那我肯定不能同意,于是,守護。
還好,運氣不錯,我把它守住了。”“有故事的男同學(xué),那你最新的理想是什么?”
聽到這個問題,我向林茵的方向看去,“我現(xiàn)在的理想,是打造烏托邦!
“烏托邦?真的存在嗎?”
“這我還不知道,只有真正努力的去做了,才會知道,它是否存在!
“你想怎么做?”
“舊味就不錯…...我想,把它變成這座城市里的烏托邦。”
終究,我表露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我前幾天的朋友圈,應(yīng)該有不少朋友看到了…...”
“眾籌?”
林茵他們那個小團體中,一個戴眼鏡的男人打斷了我,言辭不善道:“顧老板,你繞了這么大一圈,又是聚餐,又是暢談的,最后的目的,是想讓大家眾籌,幫著你開店吧?”
“對。”
我如實的點了點頭,“不過,不是我自己開店,是我們開店。參與眾籌的每個人,都是老板,都有權(quán)利和義務(wù),參與進新店的管理中。”
“說的好聽,誰知道你眾籌之后,會不會攜款潛逃!
“我顧燦還不會為了那二三十萬,做出這種事兒來!
能有質(zhì)疑,人之常情。我們本就不熟,何況,在這個社會中,信任,往往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礎(chǔ)之上,且需要加上引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