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念想想,李家或許都不知道那人的身份,畢竟當年將人家母子逐出京時,那少年才幾歲。
如今十數(shù)載過去,他已經(jīng)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還改了名。
他若不主動去明國公府認祖歸宗,李家就只有被蒙在鼓里的份。
“臣婦給皇后娘娘請安,娘娘千歲千歲千歲歲。”
臺階下傳來叩拜聲,將云卿從沉思中拉拽了回來。
她微微收斂心緒,淡聲開口,“免禮,都起來吧!
“謝娘娘!
姚二夫人攙扶著李老太君站起身,含笑朝上首望去。
“大半個月不見,娘娘越發(fā)的圓潤豐盈了,這小腹瞧著又隆起不少,胎像可還穩(wěn)妥?”
不得不說這李家大姑娘姚府二夫人通曉世故,比她妹妹強多了。
也對,她這個做母親的若不聰明玲瓏,如何培養(yǎng)出姚華那樣的少年卿相?
“本宮一切安好,勞二夫人記掛了!
話音一落,殿內(nèi)的氣氛又變得逼仄起來。
本就行同路人,哪有什么話題可聊的?
云卿也不與她們攀談,就等著她們主動開口。
明國公夫人輕咳了兩聲,訕笑道:“娘娘,老太君上了年紀身子骨不好,經(jīng)不起折騰,您能否給她賜個座?”
原本她說這話是想打破滿殿的寂靜,拉近彼此的距離。
可云卿卻絲毫不給她面子,撈起一旁的團扇輕搖了幾下后,淡聲道:
“既然身子骨不好,那就回府里好好養(yǎng)著,進宮來折騰作甚?”
“你……”
‘你’字只發(fā)出了一個氣音,就被李老太君給狠瞪了回去。
她這個兒媳,跟她那兒子還真是絕配,一個沒頭腦,一個沒志向,湊在一起生出了個游手好閑的廢物。
明國公府啊,恐怕要斷在他們這兩代人手里了。
她精于算計又如何?最終還是沒能挽救李家的頹勢。
“娘娘,我家這兒媳還年輕,不太懂事,說話口無遮攔的,您別放在心上。”
“年輕?”云卿揚了揚眉,似笑非笑道:“算起來,她還是本宮的親舅母,比本宮大十多歲,老太君這句‘年輕’從何說起?”
老太君一噎。
不過聽她說出‘親舅母’三個字,還是稍稍安了心。
只要這丫頭還認李家是她的母族,那明國公府就還有生路。
“娘娘教訓得對,她身為長輩卻言行失態(tài),該受罰,還請娘娘懲戒于她。”
“……”
一個回合下來,云卿見識到了這位老太太的厲害。
長輩么?
她偏不領(lǐng)情,“老夫人注意措詞,本宮是君她是臣,‘長輩’二字不該出現(xiàn)在這鳳儀宮正殿之中,
再者,能當本宮長輩的,這世上僅此一人,那便是慈安宮的太后,本宮的婆母!
老太君顫顫巍巍的俯身叩首,誠惶誠恐道:“老身失言,請娘娘息怒!
云卿搖了搖手中的團扇,淡聲開口,“有什么事不妨直說,本宮能應的自然應你們,若不能應的,你們在這攀親也沒用!
李老太君心底生出的希冀因著她這番話又漸漸散去。
她小瞧這個外孫女了。
這丫頭跟她母親的性子截然不同。
她母親耳根子軟,可她心腸硬,雖是母女,但沒有半點相似之處。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法子是不管用了,她壓根就不吃這套。
那就只能跟她講利益談合作。
云家二房三房已敗落,其他的旁系與侯府也不親近,她想要在后宮站穩(wěn)腳跟,就得培養(yǎng)自己的心腹。
而明國公府可以為她所用。
畢竟圣寵這種東西是飄忽不定的,等過些年她容貌不在,陛下廣納后宮,她所仰仗的就只有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