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羅巖感化不孝子吳永康
羅山村的隔壁村,有一個叫做吳永康的人,他嫌棄母親年老體衰,腿腳不利索,且總是啰啰嗦嗦的。
竟然狠心地將老母親趕出了家門。
這個消息很快在村子里傳開,引起了人們的議論紛紛。
羅云秀才聽聞此事后,深感憤怒與痛心,他決定找到吳永康,對他進行一番感化。
羅云秀才和其弟羅巖少俠,在村子里打聽了吳永康的住處,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家。
走進吳永康的家門,看到屋內陳設簡陋,卻干凈整潔。
吳永康見到羅云秀才和羅巖少俠,雖然有些意外,但態(tài)度還算恭敬。
羅云秀才坐下后,開門見山地問吳永康:
“我聽說你把母親趕出了家門,有這事嗎?”
吳永康的臉色一僵,但他還是點了點頭,低聲說道:
“是的,她總是啰啰嗦嗦的,讓人心煩!
羅云秀才眉頭一皺,沉聲說道:
“吳永康啊,你可知道,母親是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人,她養(yǎng)育我們長大,付出了無數(shù)的辛勞。
如今她年老體衰,需要我們的關愛與照顧。
你怎么能因為她的嘮叨就狠心將她趕出家門呢?”
吳永康低下頭,沉默不語。
羅云秀才繼續(xù)說道:
“我們做人要懂得感恩,要知道回報。
你母親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卻不思回報,反而嫌棄她,這樣做對得起天地良心嗎?”
吳永康的眼角濕潤了,他抬起頭,哽咽著說道:
“我知道我錯了,可是我……我該如何彌補我的過錯呢?”
這時羅巖再給吳永康下付猛藥:
“吳永康,聽說過孫猴子嗎嗎?”
吳永康一愣,心說:
孫猴子?
與我有關系嗎?
但他不敢說出來,回復羅巖:
“羅少俠,聽到過傳說。”
“那你知道孫猴子是從哪里出來的嗎?”
羅巖說。
“傳說他是石頭里蹦出來的!
吳永康回道。
羅巖問:
“那你呢?你是哪里出來的?”
吳永康回復道:
“羅少俠,看你這話問的,我當然是我娘生的呀!
羅巖接著加重語氣說:
“吳永康,你還知道是你娘生的呀,我以為你是從石頭里面蹦出來的呢!”
吳永康聽了這話,頓時懊悔不已,嚎啕大哭:
“羅少俠,我不是人,豬狗不如,你懲罰我吧!
說完狂扇自己巴掌。
“停,停下!
羅云秀才微微一笑,溫和地說道:
“彌補過錯并不難,關鍵是要發(fā)自內心地去改正。
你現(xiàn)在應該立刻去把母親接回來,向她道歉,并承諾以后會好好照顧她!
吳仁連連點頭,表示愿意去接回母親。
羅云秀才又囑咐道:
“記住,孝順父母是咱華夏國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
從今以后,你要時刻銘記這個道理,用心去關愛和照顧母親!
吳永康感動地流下了淚水,他深深地向羅云秀才鞠了一躬,說道:
“謝謝您,羅云秀才;我會記住您的話,用心去孝順我的母親。”
接著羅云故作高深的把手放在吳永康的前額,口里念道:
吾家有子,
名叫永康。
孝順母親,
遇難呈祥。
羅云知道自己的咒語真實有效,為了徹底改變周永康 ,他故作神秘的對他說:
“我觀你面相,近期有血光之災;
你只要改過自新,把你母親孝順好;
這個災難會自然消失,遇難呈祥。
我會看你的實際行動哦”
吳永康知道羅云秀才是金口銀牙,說啥是啥。
聽到羅云秀才這
么說,連連道謝。
于是,吳永康立刻起身,朝著母親被趕出的方向趕去。
他找到了母親,跪在母親面前,聲淚俱下地道歉:
“母親,我錯了,我不該因為您的嘮叨就狠心將您趕出家門。
請您原諒我,我會好好照顧您,讓您安享晚年!
母親見狀,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她扶起吳永康,說道:
“兒子,只要你愿意改正錯誤,好好孝順我,我就原諒你!
從此以后,吳仁變得孝順懂事,每天都悉心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
他不再嫌棄母親的嘮叨,反而覺得這是母親對他的關愛和教誨。
村里的人們紛紛稱贊吳仁的轉變,也都感慨羅云秀才和羅巖少俠的感化之功。
這個故事傳遍了整個村子,成為了一個流傳千古的佳話。
人們都說,孝順父母是華夏國的傳統(tǒng)美德;
只有用心去關愛和照顧父母,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羅云秀才的感化,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
他們紛紛效仿吳永康,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這一美德……
回到家正好趕上晚飯,飯后,小蘭問:
“云哥,巖哥,事情辦的怎么樣了?”
羅云看向羅巖,意思是你講吧。
羅巖把今天的事一五一十以講故事的形式講給她們聽。
小紅聽后說:
“云哥巖哥,你們的感化方法用得很恰當,哥哥們好厲害耶”
小蘭聽到說孫猴子是石頭蹦出來的,心想,那我們養(yǎng)的雞是哪來的?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于是古怪精靈的小蘭就問羅巖:
“哥,你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羅巖說:
“雞生蛋、蛋孵雞,肯定是先有雞呀!
小蘭不服道:
“雞從哪來?是從蛋里孵出來的,應當是先有蛋!
小紅思索了一會,說:
“如果雞不生蛋,那蛋從何而來?”
小紅覺得應當是先有雞后有蛋。
他們都認為自己說的有道理。
誰也說服不了誰。
唉,頭痛哦!
猶如進入了死胡洞,找不到出口!
羅云,喜歡深思熟慮。
靜靜地聽著小蘭、羅巖和小紅之間的爭論。
他微微一笑,看著他們三個人的熱情,他知道這是一個既古老又復雜的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
但他還是決定給出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引導他們理解這個問題背后的深層含義。
羅云清了清嗓子,慢慢開口說:
“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對'先'和'后'的理解。
在自然界中,生命的演化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沒有明確的起點和終點。
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因為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
他頓了一頓,看著小蘭、羅巖和小紅都在認真聽他說,就繼續(xù)解釋道:
“你們看,雞通過產(chǎn)卵來繁殖后代,而蛋又是從雞的身體里產(chǎn)出來的。
這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就像生命的鏈條一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他指著小蘭說:
“小蘭,你說蛋孵出雞,這沒錯,但是蛋是從哪里來的呢?是雞生的。
所以,蛋的出現(xiàn)是依賴于雞的。
同樣,羅巖,你說先有雞,這也是對的,因為雞是生命的載體,但是雞的生命又是通過蛋來延續(xù)的!
他轉向小紅說:
“小紅,你提到蛋是雞生的,這也是事實。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忽略了蛋在生命演化中的重要性。
蛋是生命的橋梁,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紐帶!
羅云的話讓大家都陷入了深思。
他們開始理解,這個問題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先后問題,而是關于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相互依存的問題。
小蘭最后說道:“不去管雞和蛋的問題;
我就說我們人,我們人都是父母所生,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
贍養(yǎng)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本分,讓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這才是孝道!”
羅云,羅巖和小紅,紛紛豎起大拇指,點頭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