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力氣的老人、婦女和孩子,只要愿意參與,齊銘郁也給他們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雜活,例如搬運土塊、清理場地等等。
活雖然不多,抵的租金也少,但總比沒有好。
而且,干活的人每天可以領取兩頓飯,這對于饑腸轆轆的幸存者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基地建設中來,基地外圍的空地上,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熱火朝天的干活景象,讓人仿佛回到了末世前的繁忙都市。
周舒晚站在齊銘郁身邊,看著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欣慰地笑了。
“小郁哥,我以前很不耐煩參與這些,總覺得出力不討好,但現(xiàn)在,看著他們高興充實的樣子,又覺得自己的努力似乎沒有白費!在末世,我們總算能做一些對幸存者們有益的事情!”
“嗯!”齊銘郁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
周舒晚轉(zhuǎn)頭看向他,陽光灑在他的臉上,勾勒出棱角分明的輪廓,眼神溫柔堅定。
她回握住對方的手,心里覺得十分安穩(wěn)。
一個月后,避難所便建好了。
一排排低矮的土坯房,雖然簡陋,卻也結(jié)實耐用,足以抵擋風雨和酸雨的侵襲。
當初說是指建一個框架,但幸存者們都太勤快,再三懇求,最終肖筱同意將避難所建成一間間房子,住起來總算有種家的感覺。
土黃色的墻壁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與周圍灰蒙蒙的建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避難所內(nèi),劃分出一個個簡易的小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一扇小小的窗戶,可以讓陽光灑進來,也不至于給酸雨侵襲的機會。
房間里沒有家具,只有幾塊木板鋪成的床鋪,但對于在基地外圍風餐露宿的幸存者們來說,這已經(jīng)是夢寐以求的住所了。
幸存者們從養(yǎng)殖場和蔬菜大棚里搬出來,搬到了避難所。
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眼神中充滿了希望。
孩子們在避難所前的空地上追逐嬉戲,發(fā)出清脆的笑聲,仿佛末日從未降臨。
陳芬她們的帳篷雖然能夠阻擋酸雨,但能住到這些簡易的土坯房里,也比帳篷要強,她們也都十分積極地參與建設,所以連租金都不用拿,便分了幾個房間。
與此同時,辦事大廳那邊也終于開始搬遷了。
一輛輛卡車和越野車,滿載著辦公用品和工作人員,浩浩蕩蕩地駛?cè)胄禄亍?br>
工作人員們臉上帶著一絲倦容,但眼神中卻充滿了期待。
他們下了車,四處張望著,打量著新基地的環(huán)境,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充滿了憧憬。
其中有幾輛車上坐著的是一批辦事大廳的官員,他們穿著整齊,皮膚細膩,身上也有肉,與周圍衣衫襤褸、皮包骨頭一樣的幸存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官員們和家屬一起下車,便有人上前迎接,引領他們前往安排好的住所
周舒晚和齊銘郁遠遠看見,便都避開了。
看到這群人那股目中無人的樣子,周舒晚微微皺眉。
J城在末世中傷亡最小,幸存者前期也沒吃過太多的苦頭,其實都源于一把手呂市長。
他是個好官!對群眾有深深的體恤心理,也有一定的魄力,能力排眾議,三年如一日地免費發(fā)放救濟糧與干凈的水,也能慧眼識英雄,看出肖筱和齊銘郁的資質(zhì)不凡,所以愿意重用他們!
可以說,沒有呂市長,就沒有現(xiàn)在的新基地!
但對于辦事大廳的其他官員,周舒晚都沒什么好感。
她牽了齊銘郁的手離開了。
后來,才聽說呂市長如今還在J城坐鎮(zhèn),他要等所有幸存者都搬遷完畢后,他自己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