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的眼睛便都亮了。
鐘緹云便忙道:“那咱們是不是要和物業(yè)說一聲?”
物業(yè)又沒有解散,只是暫時搬到地下基地了,于情于理,是得說一聲。
“那就和吳主任說一聲,咱們借用借用,這種工具間連住人困難,就是借用,租金肯定也很少。”齊銘郁一錘定音:“我明天去找他!
齊銘郁動作很快,第二天就問了消息回來,并拿回了一把鑰匙,正是那處工具間的鑰匙。
“吳主任連租金也沒要,只說如果咱們的雞能養(yǎng)活,正常下蛋,到時候給他們家?guī)讉種蛋就行!
其他人聽了,都很高興。
齊銘郁回來前已經(jīng)去工具間看過了,說道:“我剛看了看,地方大約有七八平米,搭一層架子,便夠用了。只是當初被洪水淹了一年多,雜物不少,也都壞了,得先清出來!
周江海便說道:“那就龐奶奶和沐沐在家休息,咱們幾個抽空去收拾收拾!
“行!
事情就這么說定了。
穿著空調服干活不太方便,但必須得穿。防止將空調服弄臟弄破,鐘緹云早就用比較結實的毛氈布做了外罩衣,穿在外面。
周舒晚便從外面,也就是空間里,弄來了一輛小推車。
物業(yè)樓后面一排的小房子處,這些小房子以前是小區(qū)的煤房,有小半截是在地下,專門放煤的,后來城市不讓用煤了,這些房子便都成了雜物間或者是物業(yè)處的工具間。
齊銘郁說的工具間,是在最后面那一間煤房處,往后拐彎處有一個深入地下的樓梯,走下十幾個臺階,便是小半間地下室,七八平米大小。
上上下下的,以前這里連放煤都不方便,就一直閑置著,所以放點雜物。
他們特意帶了溫度計,量了量室溫,竟然差不多40多度。
“咱們有大容量蓄電池,放這里一個風扇,讓空氣流通起來,應該會比頂樓涼快!饼R銘郁說道。
周舒晚便道:“家里也有冰,可以白天再放幾塊冰在盆里,降低溫度!
“說實話,地下室的四十多度,和咱們頂樓的四十多度,那感覺是絕對不一樣的。”鐘緹云道。
“是, 就是他們說的體感溫度,肯定是地下室更陰涼!敝芙?戳丝催@處工具間,也很滿意。
連十平米也不到的范圍,四個人一起動手,很快就收拾好了。
打掃干凈,又灑水,等干了后,便在地面上鋪上兩層塑料布,在墻壁四周也都釘上當初周家買的隔熱棉,一是為了隔熱,二是為了保持墻面整潔。
最后再在地面上鋪上碎稻草和泥土。
齊銘郁還準備和周爸一起搭個架子,將雞籠上下兩層放,讓空間寬裕點。
但周舒晚卻制止了:“我覺得咱們散養(yǎng)吧,就這么大點地方,別關著了!
鐘緹云想了想,也跟著點頭:“也是,咱們那些雞,被關在雞籠里,天天沒精打采的,我也贊同散放著養(yǎng)!
她倆這樣說,齊銘郁和周江海自然更沒意見。
等趁著晚上,便將雞籠都拎到了工具間。
打開雞籠,讓這十幾只雞出來,許是被關久了,這些雞都懨嗒嗒的,半天都不挪動一下。
鐘緹云拿了小棍子,才將它們都趕了出來。
她望著這些雞,嘆口氣:“這些天陸陸續(xù)續(xù)也死掉了五六只,就剩下這十六只了,一只公雞,十五只母雞,盡人事聽天命吧。”
往雞食盆里撒了點谷子和蔬菜,又將電扇打開,忙碌了一整個下午的幾人才離開。
他們渾身都臟兮兮的,出了一身汗。
先回到家里洗了澡。
洗澡的途中,鐘緹云還抽空和周江海聊了幾句:“你今天看到?jīng)]有,小郁可沒舍得讓晚晚干活,只讓她幫著推推車、拿拿東西,重活他一個人都給干了!
周江海享受著媳婦搓背,哼了哼:“男子漢大丈夫,多干點活不是應該的!”
“嘁,你這人,跟你說不清楚。”鐘緹云拍了他一下,又滿意地說道:“反正,小郁知道心疼晚晚,我就滿意!
周江海閉目不語,心里卻也是熨帖的。
小郁這孩子,他雖然不是太滿意,但至少比外面那些小年輕要強!
周、齊兩家的生活逐漸規(guī)律起來。
白天在地下室睡覺,晚上就回到房子里鍛煉、干活,抽空去喂雞,水培蔬菜。
兩個月后,溫度正式上升到75度。
家里的空調已經(jīng)徹底帶不動了,他們便不再回去房子里生活,只每天穿著空調服去看一看。
工具間的溫度也上升了,但也一直保持在四十七八度左右,有了電扇和冰塊,雞也不難熬,在這里適應了兩個月,又開始下蛋了。
只是下的蛋有些小,沒有以前那么大了,可眾人也依然很高興。
水培蔬菜也挪到了這里,長得不太好,但總算有源源不斷的新鮮青菜吃。
齊銘郁知道周舒晚的空間存在,但龐奶奶不知道,周舒晚也不想讓父母為這件事情擔心。
所以,他們每天的吃食,仍是回到房子里的冰箱拿。
空調不能用了,但太陽能設備照舊能發(fā)電,蓄電池總是蓄上滿滿的電,足夠給冰箱和冰柜用了。
他們在地下安全屋里又放了一臺微波爐,將冷凍的預制米飯和肉菜,放進去加熱一會兒,飯便好了。
地下室通風不好,盡量不用熱油炒菜。
早飯和晚飯就很簡單了。
龐奶奶在安全屋里又釀了米酒,要吃的時候,直接在碗里舀上兩勺,將雞蛋打散,用燒到100度的開水沖開,便是一碗營養(yǎng)又好喝的米酒釀蛋湯。
冷凍的包子和饅頭一熱就能吃。
喝米酒喝絮了,油茶、燕麥片、純奶、八寶粥,輪流著吃。
天氣熱也不能放,新下的雞蛋兩家也沒多放,每天都吃。
這種雞蛋雖然比以前的雞蛋小了將近三分之一,但是吃了后便發(fā)現(xiàn)這種雞蛋的味道更好,似乎更有營養(yǎng)。
鐘緹云將這個想法告訴其他人時,竟然其他人也都是這樣的想法。
周江海便猜測,這是因為雞已經(jīng)進化了,它們在逐漸適應如今的高溫天氣。
所以產下的雞蛋,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