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清認真盯著她:“我親眼看著董建華死的。”
她沒有看周舒晚聽到這話后的反應(yīng),轉(zhuǎn)身離開了。
周舒晚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心里猜測著董建華死亡的原因,卻又在想,她當初愿意救董清清,只是因為從她身上似乎看到了當初被關(guān)的自己。
她想幫她,與她是董建華的女兒無關(guān),只因她是一個女人,一個在末世處于弱勢的女人。
以后,她們兩個的人生會毫無交集。
董清清來到了東苑小區(qū)附近最近的一家商場。這里有一間鋪面是她家的,她那時候半夜聽老媽與興龍商量,是將偷運出來的物資給藏到這家鋪面了,等日后再悄悄轉(zhuǎn)移出去。
她到了五樓,沒有去鋪面,而是去了商場倉庫的樓道間,找到自家的那一間,這里很隱蔽,裝修時故意裝修的和其他墻面一模一樣,不細看,壓根看不出來這是一間倉庫。
她拿了一把鑰匙,打開了倉庫門。
這把鑰匙,是她溜進小區(qū)自己家里找到的。
倉庫里面堆了半倉庫的過季衣服。她往里找,果然在裝著衣服的大紙箱下面,發(fā)現(xiàn)了二十箱壓縮餅干、罐頭和三十來件純凈水。
他們出去幾天,不應(yīng)該才囤這么少的物資。
董清清來回找,才總算在天花板上面發(fā)現(xiàn)了十幾箱方便面,與四五箱火鍋料。
她如獲至寶,忙踩著梯子將紙箱搬下來。
她搬了五箱方便面和十幾箱壓縮餅干,剩下的仍原樣放好,將倉庫門鎖好。
左看右看,心里仍不放心,又費力將旁邊靠著墻擺放的一個柜子挪到這里來。
覺得萬無一失后,她才上下搬了兩趟,離開。
回去后,宋阿姨見她搬了這么多物資回來,也很驚訝,低聲問:“從哪兒弄這么多物資?”
董清清便道:“在家時我聽我媽和興龍討論過,知道他們將物資藏在了哪里,今天便去試著找了找,沒想到很容易就找到了。”
宋阿姨瞪大眼睛:“他們藏的?”
董清清點頭,不想多說此事,便換了話題:“我準備明天拿兩箱方便面去找物業(yè),看能不能給我們換個房子。我們每月照舊交租金!
宋阿姨連連點頭:“對,這是正事。幾家人住在一起,麻煩事太多,咱們能單獨住一個房子是最好的!
現(xiàn)在方便面已經(jīng)算是比較珍貴的物資了,味道好,能吃飽,還特別方便。
董清清心里估摸著兩箱估計就夠了。
剩下的放下來攢著,等以后兌換其他物資用。
再說周舒晚這邊,她晚上出去是和濤表哥、志鵬表哥他們匯合的。
因為小區(qū)要蓋塑料大棚,除了需要種植箱,還需要質(zhì)量上層的塑料布,數(shù)量越多越好。
薛濤在縣城時,曾經(jīng)在一家塑料制品廠家干過。
這些東西洪澇期沒人用,廠家倉庫一定堆了許多。
他便想帶幾個人一起去拉一批貨回來兌換物資。
東苑小區(qū)里,除了三家親戚彼此關(guān)系最親密之外,其他人只能算是點頭之交的陌生人。
而當初能在東苑小區(qū)扎根,小姨、二舅家都幫了大忙。
所以,這次薛家很自然就通知了兩家。還有齊家。
他們需要從市區(qū)到縣城,來回也是七八十公里的距離,距離較遠,也需要武力值強大的周舒晚和齊銘郁幫忙。
最終,周舒晚、齊銘郁、薛濤、薛東、志鵬、小菲六個人去,四家各騎一輛摩托艇,再帶一艘充氣艇。
晚上約定好時間,在框架樓外面集合。
然后便浩浩蕩蕩出發(fā)了。
如今薛家、鐘家在家里都練習(xí)射箭,薛東和志鵬還是小區(qū)里的門崗輪班成員,已經(jīng)不算是當初的射箭小白了。
騎了大約五十分鐘,便到了縣城。
縣城與市區(qū)相比,更加荒蕪凋敝。
縣城除了城區(qū)外圍新蓋的電梯房,城中心都是低矮的獨家小院和六層老小區(qū),所以一眼望去,便是矮矮的兩層樓建筑,孤零零漂浮在水面上。
當初這里也不是海嘯過去的中心,但到底被掃尾到了,一些建筑也倒塌了。
路過的房屋里面都黑乎乎的,不知道住有人沒有。
眾人都沉默不語,高度戒備。
薛濤將他們從縣城旁邊穿過,去了更為偏遠的新開發(fā)區(qū)。
縣城后來新建的工廠、公司都在這邊。
他們找到了塑料制品廠,除了幾棟樓還矗立在原地,其他的廠區(qū)已經(jīng)被完全淹沒在水中了。
他們留了兩個人在上面看著船,其他人便穿上潛水裝備入了水。
在廠區(qū)倉庫,果然找到了許多塑料布,全部疊在一起。
往里走第三個廠間,全都是裝修用的塑料管道,以后基地建房時也有用。
周舒晚等眾人都往水面上運輸塑料布時,便將塑料管道往空間里收集了一大部分。
又去第一個廠間,堆在最里面不起眼的塑料布,她全部收在了空間里。
這才去外圍將厚厚一沓塑料布搬到船上。
眾人來回了四五趟,將充氣艇上放得滿當當?shù),又用繩子捆結(jié)實,也往摩托艇后面放了一部分,這才鎖好倉庫門離開。
這里塑料布這么多,他們剛才幾個人一商量,覺得以后各小區(qū)、安置點一定都會考慮建塑料大棚的事。
他們不如趁機會多囤些塑料布,日后拿去兌換物資。
所以,將塑料布送回去后,他們又來了第二趟。
但是,這回回去的路上就沒有那么順利了。
大概是摩托艇的聲音在寂靜的深夜太過刺耳,縣城里便有人注意到了他們。
當他們第二次返回,在距離縣城十幾里的半路上。
幾人正騎著摩托艇埋頭奔馳,戴著夜視鏡的齊銘郁忽然厲聲示警:“停下!有埋伏!”
周舒晚也戴了夜視鏡,已經(jīng)眼尖地發(fā)現(xiàn)前方七八米遠處攔著一根粗粗的纜繩。
緊急情況,如何能讓正在疾馳的摩托艇停下!
周舒晚大喊:“減速,拐彎!”
她將摩托艇減速,然后向右拐彎,帶著一船的塑料布正好貼著纜繩的邊緣過去。
齊銘郁則是向左拐彎,一手掌握方向盤一手甩出一把匕首,那匕首直直甩入拉著纜繩那人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