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孝嚇的大張著嘴巴之時,趙鼎眼睛一轉(zhuǎn)。
然后,一拍大腿,就一溜煙兒跑到了岳飛的身前。
跑到了身前之后,先是把掉在了地上的刀給撿了起來。
噌的一聲合上了之后,才一把把刀往岳飛手里塞,一邊埋怨道:
“哎呀,汴京王呀,您怎么又喝多了?”
岳飛這邊收到了趙鼎一邊說話一邊遞過來的眼神兒之后,便嗡聲嗡氣的說道:
“本王沒醉,本王就是......就是看到西夏皇帝好不容易來一趟,本王心里高興。
所以,想給西夏皇帝武一段!
說著話,他還把刀往空中一拋,隨即便從空中將刀直接抽了出來,再順勢挽了個刀花。
“哈哈哈,趙相你看本王這刀法是不是很厲害,西夏皇帝肯定會喜歡的?”
看著岳飛挽那個刀花,趙鼎心里快笑死了。
但嘴上卻是一邊抱怨,一邊把岳飛的刀又給收了起來。
“滿意,西夏皇帝一定會滿意的。
不過咱們這會兒正談事兒呢,汴京王您先喝著,咱一人兒再武,怎么樣?”
“?
還談事兒呢?
不是談完了嗎?”
“汴京王放心,馬上就談完了!
您先喝著!”
“趙相你啊,就是不爽快,談個事兒都這么長時間。
你快點兒啊,本王急著跟汴京王表演刀法呢!”
“好好好!”
一邊說著,一邊把看起來醉醺醺的岳飛給扶到了座位上之后,趙鼎又趕緊跑回了李仁孝面前。
然后,一邊抱歉的說道:
“尊敬的西夏皇帝陛下,讓您見笑了。
哦對了,剛才忘了給您介紹了,這就是我們大宋的兵馬大元帥,岳飛,岳鵬舉!
一聽岳飛這個名字,李仁孝差點兒沒嚇尿了。
“他......他就是岳飛?
岳家軍的主帥岳飛?”
聽到李仁孝的問題,趙鼎差點兒沒憋住笑出聲來。
雙方見面的時候,他連秦檜都介紹了,卻是故意漏了岳飛。
而且岳飛今天也特意沒穿他那身兒汴京王的禮服。
不僅如此,他還混在人群之中,看起來就跟個普通的武將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別人都是空手來的,而他隨身帶了把刀。
此時看到自己的安排果然起了效果,他強忍著內(nèi)心的得意,用一副抱歉的證據(jù)解釋道:
“對,這就是岳元帥。
不過,現(xiàn)在不能稱呼元帥了。
現(xiàn)在得稱呼汴京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汴京王!
本來得知剛才嚇唬他的那人是岳飛之時,李仁孝快嚇?biāo)懒恕?br>
但一聽到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十二字之后,他的心思一下子就活了。
朕可是讀過書的。
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后面是什么?
那不就是加九錫?
再然后呢?
那不就是禪位?
哈哈哈,沒想到啊,大宋的日子才好過沒幾天,就遇到了權(quán)臣當(dāng)?shù)溃?br>
想到這里,他下意識的就看向了坐在龍椅上的劉禪。
劉禪剛才看見岳飛挽的那個刀花之后,整個人都心花怒放了。
他正想著好好看岳愛卿表演一番呢,結(jié)果就被趙鼎給打斷了。
這可把他給郁悶壞了。
當(dāng)場就想訓(xùn)斥趙鼎一番。
但又一想,這兒還有個外國皇帝在呢,得給自己的宰相留面子,算了算了。
結(jié)果,他這表情看到了李仁孝的眼里,就成了敢怒不敢言。
看到這個之后,他就再次觀察起了大臣。
這一看之下,除了幾個大臣面露不忿之外,大部分大臣竟然都一副習(xí)以為常的樣子。
這一下子,李仁孝就全明白了。
因為中間有好多年和大宋都沒什么來往,所以在來之前,他特意派人好好打聽了一番關(guān)于大宋的消息。
而他聽到最多的,就是關(guān)于岳飛。
據(jù)他聽到的消息,紹興十一年之前,岳飛就已經(jīng)很有名氣了。
甚至,被稱呼為大宋中興之將。
但實際上,岳飛一直不受寵。
不僅不受寵,紹興十一年那會兒,還被下了詔獄,差點兒就沒了。
但從那一次之后,岳飛突然之間就得寵了。
甚至,到了無論事情大小,大宋皇帝都要向其問計的程度。
也正是從那之后,大宋的國運才一路蒸蒸日上。
短短的幾年里,相繼拿下了大理、安南,還有蒲甘。
甚至就連吐蕃的瑪爾甘部落的崛起,背后也有大宋的影子。
至于金國那邊,更是連戰(zhàn)連捷,拿回了不少的城池。
就連臨州與河州,都在不久前恢復(fù)。
原本他還以為這一切都是天佑大宋,讓大宋忽然之間就變得君明臣賢了。
現(xiàn)在看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啊。
這分明就是岳飛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醒悟了,明白了跟著這么個皇帝沒盼頭,干脆那個啥了呀。
按大宋朝廷那個發(fā)家的劇本,指不定什么時候,這岳飛就要黃袍加身了!
一想到這個,李仁孝心思更活了。
這中間,是不是能撈點兒什么好處呢?
想到這里,他就又看向了趙鼎。
“趙相啊,你剛才說的那個事情,朕實在是......”
他這還沒說完呢,趙鼎就打斷他的話,接著說道:
“陛下,我知道這個要求冒昧了一點兒。
不過,您不妨聽聽我們的條件?”
李仁孝心說,知道冒昧,你特么還說?
但臉上卻是笑咪咪的說道:
“趙相你說!”
“如果陛下您愿意將湟州借給我們的話,我們大宋不僅免費幫您建成一個全世界最大的轉(zhuǎn)經(jīng)筒,而且租借的費用您隨便提,我們絕不還價。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向您保證,我們借這個地方只是為了養(yǎng)馬而已,絕對不會向那里派出一兵一卒。
除了不會向那里派出一兵一卒之外,等我們的戰(zhàn)馬養(yǎng)成了之后,還會每年向你們贈送兩千匹。”
趙鼎前面的那些條件,李仁孝完全沒當(dāng)回事兒。
但最后一個要求,卻是嚇到他了。
“你們,每年向我們贈送兩千匹戰(zhàn)馬?”
“沒錯!”
說完了之后,他又笑呵呵的補充了一句。
“當(dāng)然了,陛下您也知道,我們大宋不僅缺少戰(zhàn)馬,更缺少種馬。
所以,可能還需要您借給我們提供一些種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