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然,說完自己的想法后,林相不會忘記謳歌一下皇上,“圣上仁愛,不忍蕭王受中央帝國折磨與羞辱,可蕭王這次惹得事實(shí)在太大,一個不小心就會引得東文覆國、生靈涂炭。蕭王是臣的女婿,可在這件事上,臣卻不敢偏幫他。臣懇請圣上,為東文百姓著想,送蕭王去中央帝國請罪!
說到最后,林相是又是下跪,又是痛哭流淚,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的不舍,還有為天下百姓考量的大義之舉。
林相會說出這些話,并不是揣摩清了圣意,而是習(xí)慣不放過任何坑蕭天耀的機(jī)會。卻不想,他這番話正是皇上所想。
不過,皇上面上還是一副為難的樣子,“不行!蕭王是朕的皇弟,是我東文的親王,就算他犯了錯,也不能把他送去中央帝國,任由中央帝處置。這置我東文顏面于何地?”
皇上說得義正嚴(yán)詞,擲地有聲,可在場的哪個不是人精,一聽就知皇上是真得動了,要把蕭王送去中央帝國負(fù)荊請罪的心思。
一時間,幾位大臣都愣住了。尤其是林相,他只隨口那么一說,沒想到皇上真是這么想的。
皇上這也太狠了!
林相心中狠狠震驚了一把,可面上卻不敢表露,低著頭道:“皇上,蕭王犯錯在先,去中央帝國負(fù)荊請罪,旁人只會贊他知錯能改,不僅不會損我東文顏面,天下百姓知曉,也只會贊蕭王高義!
林相說得冠冕堂皇,理由也很充分,可前提是蕭天耀會去中央帝國負(fù)荊請罪。
憑蕭天耀的武功,還有蕭天耀在東文的權(quán)勢,只要他不愿意,就沒有人能逼得了他,哪怕是皇上也不例外。
這一點(diǎn)在場的人都知道,所以哪怕他們此刻猜到了皇上的心思,也沒有人開口附和林相的話。
他們在這里,說得再漂亮,把事情商量的再好,蕭王不配合一切都是白搭。
難不成,要讓他們?nèi)ソ壥捦酰?br>
別說他們可沒有那個膽子,就是有那個膽子,也沒有那個實(shí)力。
蕭王是什么人?那是可以斬殺三個武神的男人,那是手握重兵的男人,他們可以背后陰一陰蕭王,但真要真刀真槍上,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
皇上見狀,面子上有些下不了臺,草草將這個提議揭過,沒有繼續(xù)討論下去。
眾人和林相暗暗松了口氣,不過,嘴上仍舊要夸皇上英明、仁愛。
皇上聽著眾臣虛偽的夸贊,并不如往常一般心喜,他心里擱著事,不把蕭天耀解決,任大臣說出花來,他也高興不起來。
放眼四國,沒有人是蕭天耀的對手。只有中央帝國能治服蕭天耀?墒,要怎么做,才能讓蕭天耀主動去中央帝國請罪呢?
這真是一個難題……
中央帝國不表態(tài),不派人來抓蕭天耀,想讓蕭天耀去中央帝國負(fù)荊請罪,幾乎是一件辦不到事情。
在場的眾位大臣,包括林相都不想沾惹此事。于是事情再次回到原點(diǎn)——蕭王回京了,他們要怎么待他?
重掌兵馬?賞銀賞地?
這些都是皇上不樂意的,至于賞美人?
這個不需要大臣提議,皇上早就讓人物色了數(shù)十個絕色佳人,個個都是揚(yáng)州美人,經(jīng)過精心調(diào)教,只等蕭天耀一回來,就賜到蕭王府去。就算蕭王不受美色誘惑,他后宅也會不寧。
眾大臣繼續(xù)圍繞蕭天耀的軍功展開話題,只是不管他們提什么,皇上都是一副不滿意的樣子。而能讓皇上滿意的事,他們又想不到法子,于是事情只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