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好奇問道:“龍伯伯,這些年你不在帝都嗎?為什么一直沒有你的消息?也沒見你來過我們家?”
龍驤云嘆了一口氣說了這些年來他們龍家的經(jīng)歷。
原來,就在龍二方去世后不久,他的妻子,也就是龍驤云的母親一個人在帝都拉扯龍驤云他們兄弟五個,日子過得非常苦。
后來實在沒辦法,他們便舉家遷回了老家長沙。
到了老家,在很多舊識的幫助下,龍家總算是站穩(wěn)了腳跟。
等龍驤云到了工作的年紀,他們龍家一個親戚就受托幫龍驤云安排工作。
當他問起龍驤云想做什么工作時,龍驤云想起幾個哥哥如今要么當老師,要么進了體制內,沒有一個人繼承父親的手藝。
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卻對那親戚說要去飯館工作。
母親心疼幺兒,怕他吃苦,開始不同意。
但龍驤云很有志氣的說,他要學手藝,他要給龍家的湘菜傳衣缽。
母親實在拗不過他,只好請那親戚幫忙找份廚師的工作。
后來那親戚果真幫龍驤云找了一份工作,不過不在長沙,而在常德的雙鶴樓。
雙鶴樓很多老常德人可能知道,這里出了一位湘菜大師、華國烹飪大師朱克春。
朱大師是湘省內出了名的湘菜專家,曾經(jīng)被派到華國駐埃及領事館做主廚。
回國后又擔任了常德市烹飪協(xié)會的副會長。
當時那親戚就是走他的門路,才把龍驤云安排進了雙鶴樓。
其實朱大師的安排也是有原因的,他就是聽說龍驤云是龍二方的兒子,這才會把他安排在當時常德最著名的雙鶴樓工作。
這里工資待遇在當年可比體制內高多了,甚至比自來水公司和供電公司這些部分都高。
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朱克春早年去埃及之前曾經(jīng)在帝都培訓過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認識了同為湘省老鄉(xiāng)的同行龍二方,而且兩人一見如故,經(jīng)常在一起探討湘菜。
時隔多年,當他聽說龍二方的后來找工作,第一時間就把龍驤云給要了過來。
從那之后,龍驤云便一直跟著朱克春學習湘菜。
再加上龍二方留在家中的一些烹飪類的心得筆記,使得龍驤云的手藝突飛猛進。
改革開放以后,龍驤云辭去了雙鶴樓的工作,自己回長沙開設【德園】。
德園是一家專門做傳統(tǒng)湘菜的高檔餐廳,其中尤以翠竹粉蒸鮰魚和瀏陽豆豉雞最為出名。
其中翠竹粉蒸鮰魚正是朱克春的拿手好菜,而瀏陽豆豉雞卻是龍家的不傳之密。
可以說龍驤云的德園餐廳是集合了兩位大師烹飪菜品中的精華,這也自然生意紅火,從那時到今天,德園已經(jīng)是湘省很有名的湘菜品牌了。
“可是您又怎么回帝都了?而且還做了……”陳陽疑惑道。
龍驤云哈哈一笑:“帝都的馬愷餐廳你知道嗎?”
馬愷餐廳?那作為土生土長的帝都人,陳陽必須知道啊。
馬愷餐廳創(chuàng)建于1953年 ,開張的時候,梅蘭芳為其剪裁,齊白石贈畫、溥杰題寫牌匾,可謂轟動一時,這是家將帝都人的口味和本土湘菜進行有機結合最成功的湘菜館子。
酸辣肚尖是馬愷餐廳的名菜,其選料嚴謹、刀工精細、口感鮮嫩使得這道菜成為這家餐廳的鎮(zhèn)店之寶。
而這道菜就是現(xiàn)在的餐廳主廚劉仲師傅跟龍二方那學來的。
所以馬愷跟龍家也是有淵源的,當然更大的淵源是……龍驤云也是這家餐廳的大股東。
這次回帝都,龍驤云當上帝都餐飲協(xié)會的會長,這里面肯定有很多運作。
但龍驤云為什么這么做,他沒有說,陳陽自然也不好提。
大家聊了半天,龍驤云笑道:“說了這么多舊事,小五你們年輕人聽煩了吧?”
陳陽哈哈一笑:“龍伯伯,我就喜歡聽這些掌故!
呂小燕也感嘆道:“咱們華國烹飪行里的這些老故事,真其實是一把鑰匙,想要成為一名廚師不難,但想要成為一名頂尖的名廚,這些功課必不可少!
陳陽聞言心里也十分贊同。
一道菜放在桌上,對于食客來說,那是填飽肚子,味蕾享受的來源。
但對于廚者來說,那是一段傳承,一段往事,一段或讓人喜形于色、或讓人扼腕嘆息的往事。
只有知道了這些,你才能在制作這道菜時飽含了對這道菜發(fā)明者的尊敬和發(fā)自肺腑的對這道菜的熱愛。
當你的“作品”擁有了生命,那你的“作品”就不僅僅是眼前普普通通的一幅畫、一首音樂、一道菜……
那已經(jīng)成為一個藝術品,一個能夠沁人心脾,讓人有著靈魂共鳴的藝術品。
陳陽相信這就是走上廚藝巔峰的道路。
簡單用兩個字概括,
它叫……“傳承”!
“行了,不耽誤你們時間了!饼報J云笑了笑,“小五你今天是過來領取副秘書長單位的聘書的吧?”
陳陽點了點頭:“還有,我想看看我們協(xié)會的【藏經(jīng)閣】!”
“藏經(jīng)閣?”龍驤云一臉疑惑地看向呂小燕。
呂小燕瞪了一眼徒弟,然后對龍驤云道:“別聽他胡說,就是我們協(xié)會那個收藏前輩高人手稿的小辦公室!”
龍驤云聞言哈哈一笑:“行,我給那邊打個招呼,你隨便去看,不過我可提醒你,我來到這里第一件事也對那很好奇,我也去看過了,大多都……很普通!
龍驤云口中的很普通當然是指那些手稿、筆記等資料。
不過陳陽無所謂,他之所以想去“藏經(jīng)閣”看看,并不是想去尋寶,他是真的對這些資料很感興趣。
對于呂小燕、龍驤云這些浸淫廚藝幾十年的老師傅來講,那里面的很多內容確實很普通。
但對于滿打滿算只有兩個月廚藝經(jīng)驗的“菜鳥”來說那肯定就是個寶庫。
就好比真的藏經(jīng)閣。
呂小燕這些成名多年的“大俠”自然看不上“藏經(jīng)閣”里的龍爪手、鐵頭功。
他們喜歡的是“降龍十八掌”、“易筋經(jīng)”、“葵花寶典”。
可陳陽不一樣啊,他現(xiàn)在急需龍爪手這些基礎招數(shù)豐富自己的知識。
所以目的不同,自然藏經(jīng)閣對各自的吸引力也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