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義看到的是一群螞蟻,普通至極的螞蟻。
可這些螞蟻瘋了一般,跑得飛快。
螞蟻圍繞種子轉了兩圈,發(fā)了瘋似的狂奔而去……沒多久引來更多的螞蟻。
密密麻麻一群,讓人看了汗毛直豎,這些種子似乎有什么魔力,可以吸引到很多螞蟻,凡是接觸過種子的螞蟻,全都瘋了,又或是……很興奮。
“珊珊,這是什么種子?”
顧正義確認再三,的確沒見過這種種子。
模樣細長,但絕非稻米,看起來更像搓長了的燕麥。
“燕麥,書上說春麥三四月種下最好!碧K珊頭也沒抬的回答。
顧正義點點頭,并沒打擾蘇珊,而是捏起種子抓了兩只螞蟻回了房間。
把螞蟻放在玻璃罐里,顧正義研究了一番,隨即騎上自行車去了鎮(zhèn)上寄出一些東西。
接下來的日子平靜且充實。
相隔三兩天,就會有一個身穿中山裝的人來找他,兩人也只是簡短的聊兩句,中山裝放下一點東西,拿走一點東西。
每天,顧正義都會早早起床晨練,然后就是吃完飯給蘇珊上課。
顧正義上課的方式比較特別,很少用到課本,至少外語是不學的。
顧正義說還沒到學外語的時候,等蘇珊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再開始學,就算學也不是從日常對話開始,對蘇珊來說外語的作用僅僅為了日后能看懂論文。
對此,蘇珊也疑惑的問過顧正義。
顧正義說:“你學外語是為了看懂別人的研究成果,并不是為了說話給外國人聽。有朝一日,你成功了,他們想聽懂你說的話,就必須學我們的語言。”
“作為華夏人,必須硬氣!”
吃過中飯,顧正義照例看書又或寫寫畫畫,而蘇珊則忙活她的小菜園。
顧正義時常觀察,卻從不指指點點。只是要求蘇珊做好筆記,大膽求索,小心求證。
一個月過去了……
兩個月過去了……
三個月……
蘇珊嘗試培育出雜交品種,每天都像個小蜜蜂,采集各種花粉,即便是酷暑天也從不偷懶。
當看到某個東西結出果實,就會歡呼雀躍,采摘后與顧正義一起分享。
蘇珊也會留下最飽滿的果實留種,以驗證自己授粉后產生的變化。
這一切,顧正義只是靜靜的看著,除了給她講解書本上不懂的東西之外,不做任何干涉。
過了九月,酷暑已過,燕麥也到了即將收割的時候。
顧正義一改常態(tài),時不時挖出一株燕麥研究,惹得蘇珊極為不滿。
燕麥收割季,顧正義第一次幫助蘇珊,與蘇珊一起把燕麥收割晾曬。
“爸爸,你看!”蘇珊捧著燕麥,精致的小臉由于長期曬太陽略顯黝黑,但眼神中透著興奮的光彩,那是豐收的喜悅。
“種出來的燕麥長得不太一樣,這是不是雜交出新的品種了呢?”
由于黑石崖附近有少量種植燕麥的習慣,除此之外還廣泛分布著野燕麥,品種卻很雜。
蘇珊畢竟是第一次,他可不管是是什么品種,也沒有一個詳細的計劃,雜交的花粉就來自黑石崖附近的一小片野燕麥。
蘇珊用這些燕麥的花粉與之雜交,種出來的燕麥呈現出一個非常特別的形態(tài)。
總體呈現梭型,兩頭非常尖,與普通燕麥圓滾滾的樣子區(qū)別很大,仿佛已經不是一個物種一般。
顧正義笑著點點頭:“是一個新品種,你打算給這個新品種起個什么名字呢?”
蘇珊想了想,說:“就叫……珊珊一號!
顧正義摸摸她的頭,無比欣慰。
一個七歲大的孩子,能做到這樣,已經大大的超出了顧正義的預期。
顧正義問:“那你有沒有對珊珊一號做個總結呢?比如換算成畝產,產量多少?抗伏倒怎么樣?是不是抗病蟲害?”
“要做好一個實驗,這些,還僅僅是最基本的,珊珊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比如在燕麥的每一個生長周期中,都有什么特點,收貨后秸稈的用途,土地肥力是否有改變!
“再比如,這些燕麥淀粉含量多少,都含什么樣的微量元素……雖然這些我們沒有專業(yè)設備還沒有條件做到,但小珊珊你一定要時刻準備著進行這些實驗!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是留給努力拼搏的人!
蘇珊吃著手指,愣了半天,有點沮喪的嘟著嘴,她完全想不到,做雜交實驗會有如此龐大的工作量。
可那些東西……他不懂哎。
“爸爸……我做了一個總結,可你說的這些好多我都不知道哎……”
顧正義笑著說:“說說你的總結!
蘇珊抿嘴笑了,露出兩個酒窩:“爸爸,你猜畝產是多少?”
“多少?”
“四百七十七斤,我用計算器算的……嘻嘻……”
“多少?”
顧正義驚了一下,嗓門不由自主的提了上來。
四百七十七斤,也就是將近二百四十公斤,要知道,燕麥普遍的收成是二百公斤,足足多了五分之一。
一個與雜交實驗不怎么能扯上關系的雜交種植,竟然誤打誤撞出了個了不得的新品種。
而且還是增產近四十公斤。
這樣的成果,無論放到哪里,都是耀眼的存在。
而這個成果,卻出自一個只有七歲的小女孩之手,說出來,絕對震爍中外。
顧正義看著那片小菜園,估算燕麥的種植面積,無比震驚的問:“我們收了一百斤燕麥?”
雖然不懂顧正義為什么驚訝,但她看得出來,今天的顧正義,很高興,不,是很興奮。
“是一百零三斤!碧K珊驕傲的仰著小臉,“我一小袋一小袋稱的!
庭審現場就有不少人來自農村,他們太知道農民的辛苦,仰天求著上蒼風調雨順,俯身汗如雨下在地里刨食。
無論什么年代,農民都是最辛苦的代名詞。
當聽到畝產二百十四公斤,這些人激動了,興奮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雖然我國燕麥種植面積并不太大,可放眼全國,提升五分之一的產量那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多出來的糧食,能養(yǎng)活多少人啊。
“珊珊一號,畝產竟達到了二百四十公斤,這是真的嗎?”
“真是想不到,蘇珊在七歲的時候就展現出了超凡脫俗的天分,第一次雜交實驗竟然這么成功!
“蘇珊真的是天賦異稟啊,她的成功,與顧正義有什么關系,自始至終都是小蘇珊一個人在地里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