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知道那黃泉使者吳生里,就是七十二路烽煙里,最善于裝神扮鬼的那位。
臥虎臺那邊凡是有關(guān)鬧鬼的項目,全是由他一手操辦的,他居然被敵人給抓走了?
七十二路烽煙與小侯爺共患難同生死,情分如同兄弟姐妹,現(xiàn)在他們的人失手被擒,燕然無論如何得把吳生里給救出來!
楚中天老大又沉聲說道:“好在小侯爺派來的萬茯苓及時趕到。”
“在賊人撤退的時候,萬茯苓埋伏了火藥,又將來人炸死了七個!
“其中還有兩個人被火藥震暈,這次我把那兩個俘虜帶過來了。”
“好,”燕然聽到這個消息,這才松了口氣。
之后萬茯苓指著外院說道:“那兩個人就在侯府外院,我把他們帶來交由小侯爺處置!
“從他們手上練功的痕跡上來看,應(yīng)該在賊寇那邊大小是個頭目!
“我明白,”燕然聽了之后隨即說道:
“吳生里應(yīng)該沒有性命之憂,我能把人換回來,我一定盡量確保吳大哥的安全!”
“那就好,”楚中天點了點頭說道:
“小侯爺既然讓我們戒備,想必知道我們該戒備的是誰,你也一定知道該找誰去換人!
“將來烽煙的事……由你吩咐。”
聽到楚中天老大的這句話,燕然不禁心中一動!
與此同時,他后面卻傳來“嘩啦”一聲響!
燕然回頭一看,原來是紫霄姑娘,剛剛從屋里端茶出來。
她一聽到楚中天的言語,卻是霎時心神失守,茶盤上的茶盞茶托,頓時就是一陣亂響!
燕然當然知道紫霄姑娘為何如此吃驚,因為她本人就來自七十二路烽煙。
楚中天老大剛剛說出的這句話,味道可是跟這之前,截然不同!
燕然看著楚中天,卻見這位楚老大苦笑著說道:
“我們七十二路烽煙之前被人所制,苦苦掙扎,無非是為了活命而已!
“所幸有小侯爺英雄義氣,救下了我們這些江湖野人……”
“在這之后,我們一邊和小侯爺合伙做買賣掙錢,一邊想著和你守望相助,可是這么長時間以來,我也看清楚了!
“原本我派到小侯爺身邊的這些年輕人,是想跟著你偷師學(xué)藝,在你這里多學(xué)會幾樣絕技的!
“可是到后來,每一個回去的人,在和烽煙里那些兄弟們聊天的時候,都讓我暗自心驚!”
“這些孩子……”說著楚中天感慨地看了看,那位正在上茶的紫霄姑娘。
“我看著他們?nèi)諒?fù)一日見識暴漲,看著他們漸漸眼光獨到,胸懷開闊,無懼無畏……”
“我看地出他們心中的恐懼和焦慮越來越少,英雄氣卻漸漸充盈心胸,變成了一個個大好男兒!”
“不知道多少次,我聽見他們隨口說出一句話,就能解決我心中糾結(jié)許久的難題!
“我知道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甚至就是現(xiàn)在,他們隨便哪一個,都要超過我這個老大哥了!”
“我曾經(jīng)護著這些孩子,可我發(fā)現(xiàn)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護著我了……我這個當大哥的,心里不知有多歡喜!”
“這兩年以來,他們一次次的告訴我,小侯爺殺了奸臣童貫,小侯爺殺了奸賊朱勔,你又殺了花花太歲高衙內(nèi),你救了整個江南義軍!”
“所以這次來,我就想告訴小侯爺,”
只見楚中天向著燕然鄭重說道:
“小侯爺任重道遠,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十七二路若是再置身事外,還在小侯爺?shù)谋幼o之下茍活,豈是大丈夫所為?”
“小侯爺如此英雄……豈容獨行?”
“楚中天率七十二路烽煙,請燕候收留!”
說完這話,楚中天站起身就是大禮參拜,燕然趕忙上前攙扶!
此刻看著這鐵骨錚錚的漢子,燕然的心中也是熱血奔流!
燕然知道,楚中天此舉不是為了別的,而是因為這時的自己兇險萬分,局面危在旦夕!
人在危難之際,楚中天毅然來投,這真是一腔英雄烈血,讓人可敬可佩!
“若非小侯爺如此英雄,怎能讓七十二路烽煙,個個心服口服?”
看到燕然臉上神情激蕩,楚中天也著對燕然說道。
燕然也一笑道:“若非世間還有七十二路烽煙這般英雄,大宋還有什么指望?”
“一言為定,”楚中天繼續(xù)說道:“人就交給你了,”
“臥虎臺那邊如何處置,我們這幫兄弟該怎么派遣,以后就該小侯爺傷腦筋了!”
“別的不說,我得先想辦法將吳生里大哥救回來,”燕然聞言也笑道:
“臥虎臺那邊暫時不用動,我保證那個人……他不會再去了!
隨即楚中天笑著向燕然行禮,施施然離去。
看楚中天的背影,他的樣子就像卸下了肩頭的千斤重擔,一霎時無比輕松。
同時又是躊躇滿志,又像把另一副擔子,扛在了肩上!
這時的楚中天,他一邊出去嘴里還一邊哼著什么。
燕然、蘇信、紫霄、紅袖他們站在院子里,聽著那熟悉的曲調(diào)。
大家又像是回到了臥虎臺,那黑暗絕望的山洞之中!
“以一人,報千仇,少年鐵骨錚錚!
“以一燈,傳萬燈……直至天下光明!”
……
此時的龐曉夢就靠在另一邊的墻壁上,手扶彎刀聽著院子里的聲音。
不知何時,這姑娘的心中已是熱血翻涌,豪情激蕩!
所謂英雄,理應(yīng)如此!
天下英雄,不過如此!
和小侯爺之相比,那些好勇斗狠、殺人放火、卻自命英雄的三大寇……他們也算是人?
……
燕然、紅袖和蘇信他們心里都清楚,這個時候去臥虎臺偵察的,絕對是淮西王慶和他帶來的同伙。
那王慶一定還在惦記著自己的二十七萬兩銀子到底哪兒去了,所以他這次來到汴京,自然是要去看看。
當然燕然告訴楚中天,不用擔心王慶再去偵查,就是因為朝廷招安在即,臥虎臺和汴京又近在咫尺。
因此這個時候,王慶派人去看看也就罷了,絕不會大動干戈。
尤其是他已經(jīng)知道了,臥虎臺山洞里的銀子早就空空如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