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功高莫過救駕,小侯爺這次功勞立得可不小。
其實受封燕國公什么的,對于燕然來說,實際意義并不大。
反而因為沒有封王,讓宋徽宗心里覺得虧欠了燕然,這倒是更重要的一筆資本。
此外像是“鎮(zhèn)國大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這兩個,其實是文散官和武散官勛位,并沒有實際上的權(quán)限,而是一種榮譽稱號。
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享受某某級待遇差不多,那點兒爵位俸祿銀子,對燕然來說也跟沒有一樣。
至于那個“樞密直學士”就厲害了,相當于大宋最高軍事機構(gòu)的副職,今后小侯爺在武職官員里,他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因此權(quán)限相當了得,這對燕然來說也是至關(guān)重要。
然后是殿前都指揮使……這下燕然頂替了高俅的職位,成了殿帥!
至于高俅去干什么了呢?當然是晉升了樞密院樞密使……在官位上依舊穩(wěn)穩(wěn)壓了燕然一頭,成了他的頂頭上司。
不過這也沒什么,對于燕然來說,高俅和蔡京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
在這之后就是其他人了,龐七郎封忠勇伯世襲罔替,三品云麾將軍,官升龍衛(wèi)軍都指揮使,受賜金紫!
接下來是蘇信,封爵定遠伯,從三品忠武將軍,馬軍司龍捷軍都指揮使……受賜金紫!
然后是盧俊義,正六品皇城使,主管皇城巡察、賜“皇城司”銀牌。
當然還有燕青小哥……封六品管勾機速房公事,也就是說現(xiàn)在整個機速房歸他管。
程煉心、于化龍護駕有功,晉升七品御龍直侍衛(wèi),程煉心七品武德司監(jiān)事、于化龍七品同管勾機速房公事。
就連那個王瘋子,燕然都已經(jīng)向天子奏請說他已經(jīng)走了,皇帝居然也封了個“通玄達威先生”的封號,“孝義忠勇郎”的頭銜,還有一面金牌。
其實那個“孝義忠勇郎”還有個牌坊來著,這都是朝廷獎給有功的民間非官方人士的榮譽。
可燕然也不知道把牌坊修在哪兒,王瘋子才能看見……
這一次大加封賞,燕然可謂是收獲滿滿!
總結(jié)起來,從真實掌握的部隊上來看,蘇信的馬軍司龍捷軍都指揮使,有二十個指揮,兩萬人的編制。
而那個龐七郎的龍衛(wèi)軍屬于上四軍中的騎兵軍,部隊編制三十個指揮,負責的是京師外圍防御,麾下的兵力也有三萬人。
這一下,燕然手上的部隊絕對是夠用了,同時燕然的老班底武德司和機速房,也都由自己人繼續(xù)帶領。
但燕然還是從這次的封賞中,看出了朝廷對他的限制忌憚之意。
雖然他是殿前都指揮使,但手里的殿前司四軍并不是由他掌握……換句話說他只是個空心大佬。
至于說樞密院直學士,雖然位高權(quán)重,但畢竟還有高俅在他頭上壓了一頭。
然后蘇信手里的龍捷軍,說起來也是獨領一軍,但屬于馬步軍司的編制,并不屬于殿前司的禁軍上四軍。
好在汴京城里,還有個名義上跟他不對付的龐七郎,終于還是在殿前司獨領一軍,讓燕然暗地里有了掌控汴京城的能力。
當然這些部隊現(xiàn)在只是編制,想要補充兵員,練兵成軍,還有浩如煙海的工作要做。
不過這收獲已經(jīng)相當巨大了,等到燕然手下的強軍成型,到那時他就不是誰想對付就能對付得了的了……就連當今天子也是如此!
當然除此之外,皇帝還給燕然新賜了國公府,至于說新的國公府從哪兒來,那倒是現(xiàn)成的!
蔡京全家被殺得干干凈凈,倒是把府邸給燕然騰出來了。
不過小侯爺去了一次蔡京的府邸之后……說實話這還是他第一次去。
隨后燕然就立刻上表請辭,理由是這處府邸占地數(shù)十坊,仆從數(shù)千人,奢靡逾制,非人臣之禮!
宋徽宗見了這份辭表之后,圣心也是異常欣慰,因為蔡京的府邸他也曾經(jīng)造訪過,甚至在歷史上都記載得清清楚楚。
僅僅是一處蔡府西面擴建的西園,就是繁華得難以想象,移栽了無數(shù)從南到北的奇花異草,甚至能供千余名官員在此飲宴!
因此燕然的態(tài)度讓天子十分滿意,好歹小侯爺……現(xiàn)在該叫小公爺了,沒有居功自傲,被這驟然而來的富貴沖昏了頭腦。
其實燕然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用不了那好幾千的下人仆役,另外原本的燕家侯府,密道縱橫錯綜復雜,被他布置了無數(shù)的防御設施,進出也是非常方便。
要是弄來一個規(guī)模比王府還大的蔡府讓他住著,除了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讓大家眼紅嫉妒之外,其實一點好處都沒有!
所以他只是給原本的侯府,換了塊國公府的牌子就算完事,倒是方便得很。
接下來的幾天,燕然接任了樞密院的職務,他的弟子也紛紛走馬上任。
……
就此一連數(shù)日,燕然的國公府里都是熱鬧非凡,各路官員紛紛趕來道賀。
如今在朝堂上,蔡家的勢力徹底煙消云散,而這位燕國公燕然,也大有代替小蔡相公蔡攸,成為天子新晉寵臣的勢頭。
因此認識不認識的官員都紛紛登門拜訪,使得國公府大有門庭若市之意。
在國公府里頭也是一樣熱鬧……燕青小哥得了王瘋子的秘傳劍術(shù),每天參悟習練,功力大有一日千里之勢。
同時武松、魯智深、花榮三人,也知道自己身上責任重大,自己的功力也還未登峰造極。
因此心氣兒一上來,他們每日里也是習練武藝射術(shù),和燕府中的高手切磋比試,就連武二哥的酒喝得都少了……
在侯府里住下的李龍妝公主,倒是沒幾天就融入了環(huán)境。
她身上既沒有公主的架子傲氣,卻也沒有一絲俗骨,說話辦事深通人心世情,因此沒多久便深得大家喜歡。
整日里她不是跟紫霄學琴,就是和李師師學簫,要么就和百里輕求教輕功,向燕青小哥學習劍術(shù)。
這位公主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也更加開心陽光,可能她原本也是這樣的性子。
只是如今的快樂,正在漸漸將過去她在深宮生活中,籠罩在頭上的陰云一點點吹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