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治是在血雨腥風中登上皇位的,先帝20多個皇子,大多數(shù)都有鴻鵠之志。
只要有一個人登上了皇位,其他的皇子也就只能俯首稱臣,同樣有那一個父親,憑什么顧治能夠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享受眾人的跪拜。
而他們卻要成為金鑾殿上跪在地下的其中一個,從此只能俯首稱臣,連自己的兒女一輩子都要低人家一頭。
可在那個時候,顧治已經(jīng)成為了太子眾望所歸,就等著先帝哪一天嗝屁了,能夠名正言順的繼承大統(tǒng)。
顧治眼中閃過的一抹冷意,“誰知道,他臨死前還擺了朕一道?”
先帝當初只剩下一口氣,卻也知道自己病的稀里糊涂,一門心思認為都是顧墨的主意。
可顧治卻揣著明白裝糊涂,還和顧墨相處的那么融洽,先帝自然是不喜,他向來受人捧著慣了,也知道兒子在這方面背叛了他。
先帝不顧剛剛打了仗,正是需要休養(yǎng)生息的時候,甚至還主動挑動皇子之間的爭奪。
有三皇子和外敵勾結(jié)的蠢事,可以看得出其他的皇子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敢不擇手段。
因此,當時的二皇子接到了先帝的授意,做出了一個極其瘋狂的決定。
當時朝政都被顧治和顧墨兩人把持著,他無可奈何,只能兵行險招。
挾持了許多大臣家最出息最有潛力的公子,強迫那些大臣明天一早擁戴他登上皇位。
而這其中,就有徐家的徐子清。
二皇子手上的那些兵馬若是想要謀反那就是找死,但他將那些公子哥綁在一起,關(guān)鍵時候魚死網(wǎng)破卻是能夠做到。
他不想要做了皇帝之后還留下萬古罵名,于是乎挑了幾個只會舞文弄墨的文弱公子,趁著顧墨忙于為北戎的事情收尾,將先帝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挾天子以令諸侯,想要揭穿顧治和顧墨這兩個亂臣賊子的真面目。
卻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先帝的餿主意,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命不久矣,便想著至少要把顧墨拖下來陪他一起死。
至于顧治……反正他有那么多的兒子,哪一個兒子做皇帝和他又有什么關(guān)系?
聽到這里,顧徽那是一臉便秘的表情。
【先帝這是把兒子當成什么啊,竟然還挑撥他們你死我活的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