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招降了江防都督陳瑄,順利渡過長江,先拿下鎮(zhèn)江,然后大軍直逼南京浦子口!
「盛庸作困獸之斗,朱棣率領(lǐng)大軍輪番攻擊,拼盡全力也無法攻破浦子口的防線!
「正在此時,朱高煦來了!
「朱棣見朱高煦帶兵前來,大喜過望,撫著朱高煦的后背說:“兒啊,接下來看你的了,你大哥身體不好!薄
「朱棣作為后來的永樂大帝,擅長駕馭人心,他這句話說得頗有深意!
「看起來,是讓次子朱高煦去破敵制勝,實(shí)際上是在承諾:這是我奪取皇位的最后一戰(zhàn),若我們贏了,少不了你的好處,畢竟你大哥身體不好,我奪下來的皇位將來不還是你的?」
「朱棣一番話,說得朱高煦心潮澎湃,朱高煦帶著部下玩命沖殺,最終攻破了浦子口防線!
「朱棣登基后,由于朱高煦出身軍旅,和武將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包括朱能、丘福在內(nèi)的靖難名將幾乎都支持朱高煦為太子,而那些文臣們則選擇恪守古禮,認(rèn)為朱高熾并無過錯,若輕易廢長立幼,將來勢必會釀成大禍!
「自西周以來,皇位傳承講究“立嫡立長”,朱棣有一個敦厚仁愛的嫡長子朱高熾,又有一個軍功卓著的嫡次子朱高煦,永樂年間這種情形,像極了唐朝武德時期!
「其實(shí),朱棣一度認(rèn)為,朱高煦“類朕”,想立朱高煦為太子。只是,這種想法在古代禮制面前,承受著巨大的阻力!
「所以,朱棣在戰(zhàn)場上向朱高煦許下的所謂“空頭支票”,最初并沒有打算抵賴,只是到了最后,他猶豫了。」
「從建文四年朱棣登基,到永樂二年,三年的時間,朱棣一直沒有確立太子!
「但是,太子乃是國本,不能長久空懸,永樂二年,解縉的勸說,促成了朱棣的立儲的決心。」
「解縉說道:“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意思是朱高熾的兒子優(yōu)秀。」
「耿直的解縉說出了朱棣的心聲:既然不確定兩個兒子到底誰更合適,那就從孫子輩開始選擇!
「就這樣,朱高熾被正式冊封為太子。」
「太子名分已定,朱高煦被封為漢王,兩兄弟的身份,從此判若云泥。」
「其實(shí),朱棣對于朱高煦是有虧欠的!
「需要朱高煦賣命的時候,朱棣許他讓他當(dāng)太子。不需要朱高煦賣命的時候,就可以說話不算話。」
「所以,朱高煦對于朱高熾和后來的侄子是不服氣的!
「這讓朱高煦走上了造反之路。」
「最后,朱高煦被侄子、明宣宗朱瞻基抓住并關(guān)到牢里!
「朱瞻基去牢中看望二叔朱高煦,待朱瞻基離開時,朱高煦突然伸腿將朱瞻基絆倒!
「朱瞻基大怒不已,認(rèn)為二叔其心可誅,于是命人取一口三百斤的銅缸將朱高煦罩住,朱高煦勇猛異常,差點(diǎn)頂缸而出!
「朱瞻基怒火中燒,下令在銅缸外生火,可憐明朝初代漢王朱高煦,最終被活活烤死!
聽到這里,朱元璋已是心驚肉跳,額頭出汗。
天啊,朱高煦居然是被自己的侄子給活活烤死了!
擦了一額頭的汗,朱元璋此時才回過勁來,這種事不會發(fā)生了。
因?yàn)槔纤牡木鸽y之役打到應(yīng)天,咱在城頭一出現(xiàn),就結(jié)束了。
幸好啊,幸好有三孫在,否則,這樣的悲劇就不可避免了。
「史書記載:朱高煦兇悍、狡黠、跋扈。他覬覦皇位,發(fā)動叛亂,并且最終以失敗告終,他的故事,是明朝藩王的典型反面教材!
「但是,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的功勞還是需要?dú)v史認(rèn)可的!
「同時,從心理學(xué)角度來說,造成朱高煦悲劇的,并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欲望,更是封建時代“立嫡立長”的制度。朱高煦的不甘心,雖然不合理,但合情!
「朱高煦之不幸,實(shí)際上是朱棣一手造成的。」
「作為父親,如果朱棣不給次子這么多縱容,朱高煦也不至于目空一切。」
「倘若朱棣不給朱高煦留下繼位的希望,朱高煦也不至于心有不甘!
「其實(shí),不僅僅是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也有“捧殺”朱高煦的嫌疑,也就是說,明朝的三位帝王聯(lián)手,造就了一個時代的“棄子”。」
朱元璋感到,朱高煦的本事不小啊,三位帝王都在整他。
十孫為什么不服氣,一方面朱棣有過承諾,另一方面他在戰(zhàn)場上的本事無人可及!
三孫與十孫弄到一起,看中的正是十孫的軍事和勇武!
今后的大明并不是說就穩(wěn)如泰山,周邊的強(qiáng)敵仍然不少,那些西方國家正在崛起,并且有可能正在向大明趕來。
今后,需要用上武將的時候很多。
對于三孫與十孫胡鬧般的拜把子,咱就睜只眼閉只眼吧。
說不定有了三孫的教導(dǎo),十孫今后會更加收斂。
十孫說不定從此就變了一個人,不管是對于三孫,還是對于老朱家,都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這此三孫要北上打韃靼,十萬燕軍還不一定聽三孫的話。
有了朱高煦的幫襯,三孫收服這幫驕兵悍將,過程會快一些。
三孫之所以與朱高煦走得這么近,可能也有這方面的打算。
今天來到這兒聽到三孫的心聲,也算是不白過來一趟。
總算是全面了解了十孫朱高煦。
三孫曾說過,天下沒有廢物,如果有,那是放錯了地方。
但愿朱高煦在三孫手中能從廢物變成人物!
接著,朱元璋又問起了藍(lán)蓮教的事情,得到教眾死的死,跑的跑,也就沒有再計較。
說白了,這些人都是窮苦人。
朱元璋得知唐賽兒、況小宛都鉆入地下逃跑了,只是沉默了一會兒道:“兩個女人,能成什么氣候,不去管他!
朱元璋知道,況小宛和三孫已經(jīng)做下那事,但況小宛和唐賽兒又是母女,唐賽兒又是藍(lán)蓮教的教首。
這種關(guān)系實(shí)在是復(fù)雜得令人頭疼。
這種事情,還是順其自然,讓三孫自己處理吧。
……
朱元璋回到養(yǎng)心殿之時,毛易臉色有異:“陛下,近幾日,燕王脾氣突然變差,而且在處理張定邊、陳理一事上,頗為蹊蹺!
“你是說,張定邊、陳理不是服毒自殺?”
毛易道:“將張定邊、陳理投入詔獄后,對他們?nèi)磉M(jìn)行了多次搜查,不可能把東西帶進(jìn)來!
“還有,燕王在東宮,晚上躲在里間偷偷哭泣。”
朱元璋心道,老四的心志一向堅(jiān)定,晚上躲起來偷偷哭?好像不太可能。
那就去瞧瞧他,到底有什么事情瞞著咱。
朱元璋走進(jìn)東宮,慌得朱棣急忙出迎。
果然,朱元璋發(fā)現(xiàn)朱棣似乎有心事,并且眼泡還有些腫。
“老四,張定邊、陳理是怎么死的?”朱元璋問道。
朱棣出汗了,怎么死的?
朱元璋如此問,肯定是知道情況了。
讓張定邊和陳理服毒,這是嚴(yán)驥支開朱棣后干的,朱棣早就看到嚴(yán)驥準(zhǔn)備的東西。
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