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著大家的表情,聽著百官的議論,很是滿意。
不由自主地往后面一靠。
自從咱一露面,毛易就把這殿中的龍椅換下,換上了更加舒適的沙發(fā)。
現(xiàn)在,與兩年的情況大為不同啊。
兩年前,咱只要稍微對三孫好一點,就引起很多文官的不滿。
在他們心目中,咱只能對歪頭二孫好。
現(xiàn)在看來,大家好像是接受了吳王要當儲君的這種結(jié)果。
當然,這些文臣們并非是真心實意地佩服。
因為他們也感到似乎是別無選擇了。
他們哪里知道咱三孫的真本事?
打下西域,他們還都以為是咱的功勞,其次是平安、常升、常森、藍壽、毛易等人的功勞。
他們哪里知道,打下西域,幾乎是憑著咱三孫的一己之力?!
咱得向文武百官說明了!
讓他們看一看,咱選中三孫,并不是咱糊涂,而是三孫有本事!
朱元璋離開沙發(fā),站起來道:“你們可知道安寧郡主為何搬到吳王府?”
“你們可知鐵鉉、楊溥為何要去大明科技院?”
“你們可知陶成道為何一直堅守大明科技院?”
“你們可知道鄭和為何一直在杭州造船?”
四個“你們可知”問了出來,殿中百官互相看了看,均是不解。
他們當中有的想過,有的根本沒有往這里想。
是啊,他們這么做很是奇怪啊。
難道他們知道吳王和陛下都沒有死?
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很多支持朱允炆、反感朱允熥的文官心想,知道吳王和陛下沒有死,誰都會像鐵鉉、楊溥一樣。
傻子都知道怎么做選擇。
既然陛下當堂問出,就說明,事實不會如此簡單。
“我告訴你們,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相信吳王尚在人世!”““他們相信吳王尚在人世,主要是因為他們知道吳王的本事,無人可及!”
啊,朱元璋居然講出這樣的話!
大臣們感到,陛下的話是不是講錯了?
第一句話是對的,他們可能相信吳王尚在人世。
第二句話就不對勁了,他們知道吳王的本事無人可及?
吳王,有本事,這就是不相關(guān)的兩個詞!
風(fēng)馬牛不相及,怎么硬扯到一起了?
朱元熥差一點氣炸了,心聲帶著憤怒直沖朱元璋的腦海:「老朱,你瘋了不成?」
「我的本事無人可及?」
「老朱,你得寸進尺了!」
「老朱,你不要試圖挑戰(zhàn)我的底線!」
朱元璋笑了,三孫,咱沒有挑戰(zhàn)你的底線。
你的底線是四年之內(nèi)不公布大明儲君!
咱只是夸你有本事!
咱根本沒有“違約”。
「老朱,信不信我把你扔到西域去?現(xiàn)在!」
「老朱,趕快坐回沙發(fā)!」
「連人帶沙發(fā),扔到西域,扔到那拉提草原!餓上三天,不,一天!」
朱元璋看了一下沙發(fā),不覺暗叫僥幸。
剛才幸虧把屁股從沙發(fā)挪開了。
要是剛才還坐著,三孫就把咱和沙發(fā)直接扔到西域去了。
朝堂豈不是亂了套?!
只要是三孫拿出來的東西,他都可以瞬移!
可不僅僅是繩子!
嘿嘿,咱只要站著就行了。
咱就不坐沙發(fā),看三孫有什么辦法?!
「老朱還不坐下!?」
「老朱要繼續(xù)表揚我,看我怎么治他!」
「他要再表揚我,我就往他身上扔?xùn)|西!」
「就兌換點自來水,放在到他頭頂,直接潑下來!」
「讓老朱好好過一個潑水節(jié)!」
「我就看老朱狼狽不狼狽?!」
「嘿嘿,老朱還不知道是誰干的。」
朱元璋又遠離了沙發(fā)一點,三孫這是說干就干啊。
三孫能隔空取物,汽車、挖掘機啥的都能整過來,更別說區(qū)區(qū)的一點水。
那就不表揚了。
但是,話已經(jīng)說出來了,總不能突然間就斷了。
不表揚,那就批評!
“吳王自以為他的本事無人可及,但在咱看來,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自以為是!”
?
群臣聽得心頭一震。
吳王最大的本事是自以為是!
「不是吧,老朱,居然批評我了?」
「這才像話嘛。」
“咱當初只打算到長安考察新都,但咱不放心,就一起去嘉峪關(guān)!
“為了鍛煉吳王,咱讓他擔任了全軍統(tǒng)制。所有人等都要聽他調(diào)遣!
“在嘉峪關(guān)前,面對六萬胡人,在吳王的指揮下,將胡人沖散,并將兀納失里包圍!
“但是,吳王卻自以為是,生生將兀納失里放走!”
“本來可以一仗就解決的問題,吳王卻留下了巨大隱患!”
“不殺死兀納失里,我大明西境就不得安寧!”
不少官員也開始不滿了,吳王居然把胡人首領(lǐng)給放走了!
不是指揮不當,就是故意為之!
難怪,吳王遭到了陛下的嚴厲批評!
“吳王最大的本事就是自以為是,平安、常升、常森、藍壽的話,他都不聽!
“甚至,軍師徐懷錦的合理建議,他也置若罔聞!
“他在玉門關(guān)、哈密城、交河城、達阪城四次自以為是,導(dǎo)致了兀納失里的四次逃走!導(dǎo)致我軍一次次遠離明境,一次次深入險境!”
啊,所有人都看向朱允熥。
沒想到吳王不僅是廢物,而且是有害廢物!
他居然一次次自以為是,導(dǎo)致敵酋逃跑,一次次陷明軍于險地。
所以,這才有了六萬明軍死于大漠的傳言。
看來,還是陛下英明神武,一次次地挽狂瀾于既倒,將明軍救了出來。
接著,朱元璋又詳細地介紹了每一次戰(zhàn)斗的情況。
聽著聽著,百官們聽出了門道!
朱元璋這不是批評朱允熥,而是一種變相的表揚!
天啊,這戰(zhàn)斗驚心動魄而又如此精彩!
每次都是胡人大敗,明軍大勝,并且明軍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明軍深入西域那么遠,居然都不缺補給。
每打下一個城池,就有大量的糧草和武器補給!
特別是朱元璋講到庫姆塔格沙漠時,講到朱允熥會一種變戲法,可以隨時變出水放到任何地方。
“如果現(xiàn)在大殿里突然出現(xiàn)了水,還有其他的物事,眾卿也不必驚訝,更不必驚慌,這一定是因為吳王!
朱元璋說道。
朱允熥的臉上十分精彩。
「老朱,算你厲害!」
「唉,西域的事早晚都會暴露!
「徐懷錦也回來了,西域的事肯定就傳出去了!
「算了,老朱說就說吧。只要不說出儲君的事。這是我的底線了!
「這可能也是系統(tǒng)的底線。」
「今后對付老朱,要堅持底線思維!
朱元璋心頭大樂,三孫,你還想跟咱斗,你還嫩!
朱元璋接著講述西域的故事。
一直講到了那拉提草原、烏孫城,最后到了胡人的瓦解、兀納失里被抓,整個西域歸于大明版圖。
大家赫然發(fā)現(xiàn),如果不是吳王的自以為是,如果不是吳王一次次放走兀納失里,明軍怎么可能打那么遠?
如果不是吳王,明軍怎么可能從東打到最西,從而控制整個西域?
武將們聽得是如癡如醉,仗居然還可以這么打!
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名將,能與吳王朱允熥相比!
漢唐以降,沒有任何一個功績,能與吳王實質(zhì)性拿下西域相比!
如果這功績是因為吳王的自以為是,那么今后就讓吳王自以為是!
朱元璋說完,正想坐下,突然看到了朱允熥掛在嘴角的冷笑,頓時嚇了一跳。
屁股如同觸電一般離開了沙發(fā),向前走了幾步。
大臣們看得奇怪,陛下的習(xí)慣怎么和朱允炆一樣?
朱允炆以前也是如此,就像是龍椅上有釘子一般,站得時候多,坐的時候極少。
“今日咱講累了,”朱元璋道:“明日朝會,咱再宣布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