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侯叢云也跟著笑道,“木省長,首長當初確實跟張浩說過要親自檢查的,所以一得知這個消息,便臨時改變了行程!
木堅自然知道其中內情,但還是忍不住說道,“那也沒必要不通知神溪縣吧,至少最起碼的安全措施要讓他們做到位!
木堅曾任省委秘書長,對于各項接待安排了如指掌。
無論如何,領導出行,安全問題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首長隨意地擺了擺手,然后指著前后幾輛警車說道,“你不也讓省公安廳的同志們跟著了?咱們是在國內,不是在國外,安保力度足夠了,大不了等咱們到了,再讓神溪縣那邊安排,去年安監(jiān)總局不是提出了‘四不兩直’嘛,今天咱們就以‘四不兩直’的方式檢查檢查神溪縣!
木堅知道首長的性格,決定的事情不會再改變,也就沒有再多說什么。
“對了,木堅,我聽說,神溪已經(jīng)達到了全面脫貧的標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提到扶貧這個今年的重要工作,木堅老實地回道,“首長,根據(jù)海市的年度報告,神溪確實已經(jīng)達到了基本全面脫貧的標準!
“真正意義上的全面脫貧跟基本全面脫貧是兩個概念,你不要跟我打馬虎眼!
木堅苦笑,借他10個膽子,他也不敢在首長面前說謊,只能解釋起自己為什么這么說的原因。
“首長,我說基本全面脫貧是有原因的,...”
聽完木堅的講述,首長才理解地點了點頭,“能合理地運用當?shù)貎?yōu)勢,在助長經(jīng)濟的同時,解決貧困問題,年輕人的天馬行空,奇思妙想還是挺有實效的,按你說的,今年只是試行的第一年,就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jīng)遠超預期了,不錯!
首長的眼光何其毒辣,從木堅大致的敘述中就分析出了張浩對神溪扶貧工作規(guī)劃的可行性。
木堅聽到首長的認可,趕緊跟著笑道,“我聽海市市委書記林賀強匯報說,當初能有這樣的效果,也把張浩這小子自己給震驚到了,我覺得,神溪明年,哦不,今年一定能真正達到全面脫貧的標準!
首長頷首,“看來這個張浩這一年確實干了不少實事,做出了不少成績,這么一說下來,我對這個隧道更多了幾分期待!
侯叢云開玩笑說,“那確實是,畢竟這可是張浩壯著膽子伸手到您要的資金,等同于您也參與了這個工程,對于這件事,我想您應該也記憶猶新吧?”
首長開懷大笑,“哈哈哈,你這個叢云。≌f起這事兒,我想起這小子當時跟我要錢的樣子,真讓人有些啼笑皆非。”
下午兩點十分,秦斌、張浩和一眾平嶺鄉(xiāng)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趕到了現(xiàn)場。
又過了十分鐘,張安平、沈海和吳煥生也到了。
雙方也都是老熟人了,寒暄了幾句之后,秦斌熱情地邀請張安平上臺。
不料張安平卻笑著拒絕了。
“秦斌書記,我就是碰巧來湊個熱鬧,上臺就算了,我在車里看看就好!
張安平確實不想上臺,今天的主角是他的兒子張浩。
如果他這位市委書記上臺的話,那就喧賓奪主了。
但這座在張浩敘述中,由自己規(guī)劃提出的隧道,張安平必須要來看看。
兩點半整,平嶺鄉(xiāng)鄉(xiāng)長周春林上臺主持。
儀式議程第一項自然是介紹出席儀式領導。
神溪縣委書記秦斌。
神溪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浩。
神溪縣平嶺鄉(xiāng)黨委書記楊國復。
神溪縣交通局局長。
神溪縣城建局局長。
縉蕓這邊因為是客方,因此只來了縉蕓縣黨委書記沈海、縣委副書記吳煥生和廣源鎮(zhèn)黨委書記。
議程第二項,由平嶺鄉(xiāng)黨委書記馮振華作表態(tài)發(fā)言。
馮振華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發(fā)言稿,三步并作兩步地來到演講臺前。
馮振華今天可謂是容光煥發(fā),滿面春風。
平嶺隧道的建成是張浩親自交給他的任務。
作為這個項目規(guī)劃的參與者,馮振華深知張浩在其中投入了多少心思,費了多少精力。
如今順利完成了,那就是大功一件,而他屁股下的位置,等過完年,多半也要動一動了。
進縣委縣政府班子他不奢望,但到一類鄉(xiāng)鎮(zhèn)或者實權部門擔任一把手,他覺得沒有絲毫問題。
提拔在即,馮振華怎能不興奮欣喜?
等馮振華發(fā)言結束后,周春林立馬宣布第三項議程。
由神溪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浩作重要講話。
來到演講臺前,張浩看了看手中的演講稿,隨后臉上揚起了笑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平嶺的鄉(xiāng)親們,各位各行各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滿懷喜悅,齊聚平嶺,舉行平嶺隧道通車儀式。非常高興能夠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里,與大家一起見證平嶺隧道通車這一重要時刻!
“路變城則變,路通城則通。平嶺隧道的建成貫通,是平嶺全體期盼已久的‘致富線’,是平嶺人民與全縣人民的‘連心線’,更是這大山中的平嶺加快現(xiàn)代化建設的‘起航線’。平嶺隧道的通車,為神溪大幅度改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交通條件,加快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邁出了新步伐!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隧道開通只是平嶺經(jīng)濟騰飛的新起點。我們堅信,...”
在張浩慷慨激昂地發(fā)言,在全場平嶺人民聚精會神看著臺上時,幾道身影已經(jīng)緩步來到了會場,站在了人群最后的白建設身后。
“老鄉(xiāng),這是在舉辦什么活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