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此時的朱興明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養(yǎng)在深宮,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太子了。
這么多年征戰(zhàn)沙場,他早已習慣了。
每個人都吃的很香,這些在崇禎皇帝眼里看起來像是豬食一樣的東西,他們吃的是那樣的美味。
甚至于自己的兒子朱興明,對此竟然都絲毫的不嫌棄。這不禁又讓崇禎皇帝有些懷疑起來,難道說,這看起來像是豬食一樣的東西,其實并不難吃?
人一旦懷疑的時候,就想親自嘗試一下。即便是九五至尊的崇禎皇帝也不例外,于是,崇禎皇帝猶豫著端起了飯碗。
‘咯嘣’一聲,你能清晰的聽到,牙齒咬到沙子的聲音。
崇禎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將滿嘴的粗米飯給噴了出來。這一口粗米飯就吃出了沙子,對于崇禎皇帝來說就跟嚼了一只蒼蠅一樣惡心。
要知道,在宮里的御廚膽敢在米飯中讓皇帝吃出沙子來。往嚴重了說,可是要殺頭的。
傳說太祖皇帝朱元璋在與馬皇后一起用膳之事,在飯菜中吃出一根頭發(fā)。當時朱元璋就龍顏大怒,《前聞記》里記載的一篇關于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當即招來負責御膳的光祿寺卿詢問原因。沒想到光祿寺卿一看回復了朱元璋六個字“非發(fā)也,乃龍須”。
不得不說光祿寺卿的機智,加上馬皇后在一旁說情,這才救了自己一命。
但是這件事是記載于野史之中的,真實性大為可疑;蛘哒f,即便是真有此事發(fā)生,官方史料大多也不會記載此事。
倒是宋朝的仁宗皇帝趙禎,在一次吃米飯的時候吃出了沙子。他在位的時候以勤儉聞名。宋仁宗雖然是宋朝的皇帝,但是他的生活卻過得非常樸素,也對自己的部下特別寬容。有一次宋仁宗在后花園散步,口渴了卻沒有發(fā)現(xiàn)端水的宮人,就一直強忍著口渴,因為仁宗皇帝怕有人處罰他們。
仁宗皇帝趙禎在米飯里吃出了沙子,卻悄悄的對身邊人說:“切勿語人,朕曾食之,此死罪也。”
崇禎皇帝吃出了沙子,差點硌掉了自己的牙。這還不算,這種粗糙的米飯著實難以下咽。
崇禎皇帝真的生氣了,他干脆放下了筷子絕食。
沒關系,朱興明知道這都是慣的。等餓上幾頓,老爹就知道哇真香的真香定律了。
朱興明沒有理會,錦衣衛(wèi)們也都吃的差不多了。眾人酒足飯飽,唯獨與崇禎皇帝氣哼哼的負手不語。對于崇禎來說,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民間疾苦了吧。
“老爹,咱們該走了!敝炫d明過去會了鈔,眾人跟著離開了客棧。
崇禎皇帝內(nèi)心罵罵咧咧,自顧自上了馬車,一旁的王承恩戰(zhàn)戰(zhàn)兢兢,過去攙扶的時候還被崇禎氣哼哼的甩了開來。
崇禎就像是一個被慣壞的孩子,這沒有什么好奇怪的。雖然他人過中年,可從小錦衣玉食,從小被寵著長大的。在溫室中長大的花朵,永遠都經(jīng)不起室外的摧殘。
朱興明慶幸自己沒有成為老爹那樣的人,雖然年紀輕輕,可自己的閱歷不可謂不豐富。正是有了這一份份寶貴的閱歷,才會使得自己真正的成長。
為什么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大多都有兩把刷子,就因為他們懂得民間疾苦。而后世之君大多都被深養(yǎng)在宮中,根本就不知道民間疾苦。何不食肉糜的現(xiàn)象,不止出現(xiàn)在哀帝身上。
歷史上大多數(shù)皇帝,都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只有那些童年坎坷,歷盡艱辛的人坐上了皇位之后,大多才會勵精圖治。
慣壞的孩子長大后,是守不住這花花江山的。
崇禎皇帝性子過于偏激,他恨不能生出八只手十只腳,什么樣的事都想?yún)⑴c一下。什么事都要求快點做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在崇禎這里是不適用的。
離開了鎮(zhèn)子之后,眾人繼續(xù)前行。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荒涼。
隨著眾人離著京城越來越遠,呈現(xiàn)在崇禎皇帝面前的景象,也越來越觸目驚心。
臨近傍晚的時候,馬車依舊在官道上緩慢的行進著,崇禎皇帝在馬車內(nèi)煩悶。于是,他時不常的打開窗子,看看外面的風景。
“停車、停車停車!”崇禎皇帝突然大叫了起來,似乎,他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東西。
暗衛(wèi)假扮的馬夫立刻停住了馬車,崇禎皇帝甚至于不等王承恩攙扶,自己就打開可馬車的車門。然后,扶著門框跳了下去。
沒錯,崇禎皇帝確實看到了一樣東西。在馬車經(jīng)過的地方,路邊的一處干草堆旁。
崇禎皇帝直著眼睛走了回去,然后他看到的景象,讓他嚇得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錦衣衛(wèi)們大驚,紛紛翻身下馬奔了過去。待得他們看到眼前的景象之后,錦衣衛(wèi)們都集體沉默了下來。
對于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一件司空見慣的東西。沒想到,萬歲爺竟然如此的激動。
這個時候,朱興明也調(diào)轉(zhuǎn)馬頭走了過來。朱興明翻身下馬,將韁繩扔給了一旁的一名錦衣衛(wèi)。
朱興明走到了崇禎皇帝的身邊,看了眼路邊干草堆上的東西。那是兩具白骨,肉體早已風化,骨頭也有些散亂?吹贸,死后或許遭遇過野狗豺狼或者烏鴉之類東西的撕咬。
這是一個大人,還有一個孩童的尸骨。就這樣倒在了路邊,白骨森森的骷髏頭,似乎在直視著崇禎的眼睛。
崇禎皇帝忍不住寒毛直豎:“這、這是怎么一回事,這里怎會有白骨。為何無人去報官,此地是何處郡縣!”
崇禎皇帝不明白,這可算得上是一件大案子了。地方的官府是干什么吃的,這里可是官道旁。
平常,南來北往的人多了去了。為什么有人發(fā)現(xiàn)了白骨,而沒有去報官呢。
除了崇禎皇帝,所有人對此似乎都是司空見慣。只不過,他們的臉上更多的是麻木。
就連朱興明,也表情木然的說道:“這是災民逃荒,倒斃在路邊的尸骨。在前面還有很多,只不過隨著風沙侵蝕,只剩下一堆白骨而已。這么多的尸骨,根本就埋不過來。您看到的,不過是剛剛開始。接下來的路,您會見到更多,更多這樣的人。”
崇禎皇帝整個人的三觀,都被徹底顛覆了。大明,帶給百姓們的,都是什么樣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