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美食,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原來,大快朵頤,吃飽是這樣的舒服。你見過豬吃食的樣子么,狼吞虎咽稀里嘩啦。軍營的將士們生活困苦,紅薯秧子雜糧飯,已經(jīng)算得上是好的了。
雞鴨魚肉基本是奢望,也就是打了勝仗的時候,偶爾見點葷腥。沒辦法,生產(chǎn)力低下,食不果腹是常態(tài)。
十二團營的將士們也是一樣,他們久已沒有嘗到肉味了。而這次,沿途的百姓們送上了牛羊肘子,燒雞烤鴨,還有雞蛋香蕉,梨子、棗子石榴柿子。
十二團營的將士們大快朵頤,他們狼吞虎咽的吃著,百姓們殷切的看著。有的百姓將煮熟的雞蛋挨個剝好,遞給那些將士們。將士們抓過雞蛋,一口塞了進去。
吃得快的,就跟豬八戒吃人參果一般,將雞蛋整個兒吞下去。然后,卡在喉嚨里,呼吸維艱。
眾人立刻慌了神,又拍又打。對于異物卡喉,有一種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名叫海姆立克的醫(yī)生發(fā)明、一種專門搶救急性呼吸道被異物阻塞從而引起呼吸困難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有效的搶救方法之一。
其原理主要是沖擊患者的上腹部,令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胸腔的壓力突然增加,從而給氣道一股向外的沖擊力,可以促使梗塞到氣道的異物排出。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可以站立的情況下,操作者一般站在患者的后面,雙手從腰部環(huán)抱,令雙手握拳,然后再用大魚際向患者上腹部給予向內(nèi)、向上的沖擊力,則可以完成。
但是如果患者是昏迷的,必須令患者平臥,再給予上腹部向內(nèi)、向上的沖擊力。如果是孕婦或者肥胖的人群,腹部不能按壓的情況下,也可以按壓病人的胸骨下半部分,也能夠使胸腔的壓力突然增加,達到以上的效果。
上面記述的這種方法雖然啰嗦,可關鍵時刻能夠救命,建議大家多多學習。
人的肺部就像是一個氣球,氣管就是氣球的氣嘴兒,假如氣嘴兒被異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擠氣球,氣球受壓球內(nèi)空氣上移,從而將阻塞氣嘴兒的異物沖出,這就是海氏腹部沖擊法的物理學原理。
這個時代雖然不知道什么叫海姆立克急救法,可是,許多事情上都是殊途同歸的。有人就用這種類似的方法,抱住那名將士,用力按壓他的腹部。
然后,這個雞蛋就被吐出來了。對此,將士們并沒有表現(xiàn)出過多的驚慌。這短暫的混亂之后,他們繼續(xù)的狼吞虎咽。
這種事似乎已經(jīng)司空見慣,朱興明就見過,十二團營的將士有的打完勝仗吃飯的時候,被活活噎死。
百姓們拿出他們僅有的,最好的食物來慰勞這些將士。這是百姓們的質(zhì)樸,十二團營的將士們也終于知道了被人尊重的感覺。
看著這些將士們,朱興明心中滿是愧疚。他們應該得到更好的待遇的,更好的。
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他們?yōu)榇竺鞯慕搅⑾铝藨?zhàn)功。卻連一頓像樣的飯菜,都是奢望。
等將來大明強盛了,他一定會厚待這些曾經(jīng)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們。大明的兵,朝廷不會忘了你們。
兵者,當所向披靡龍精虎猛,只是此時的國力跟不上。打仗,其實拼的就是國力。
還好,十二團營的將士們繼續(xù)北上的時候,他們沿途依舊是受到了當?shù)匕傩諅兊目畲。這并不是什么傳統(tǒng),也不是他們之前商議好的。而是,沿途的百姓們自發(fā)的行為。
一路北上,過了湖廣進入河南,然后經(jīng)道山西進入北京城。路上,百姓們鮮花和掌上不斷。
大明的將士,第一次感受到了驕傲和自豪。之前的大頭兵,只不過是一群兵痞兵匪。百姓不待見,地方官府敬而遠之。
將士們也都破罐破摔,能搶則搶能奪就奪。只有朱興明的十二團營軍紀嚴明,將士們迫于軍紀而不敢滋擾百姓,并不意味著,他們心里不想。
直到現(xiàn)在,將士們知道了被人尊重的感覺。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也是要臉的。
山河破碎,路邊依舊能夠看到累累白骨。可終究不再有戰(zhàn)火綿延,不再有殺戮征戰(zhàn)。
零星的房屋,裊裊炊煙。五千年的文明依舊在延續(xù),我們的古人是那樣的勤勞樸實,那樣的堅韌不拔。他們收拾起悲傷的心情,繼續(xù)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
十室九空,目前來形容如今的大明并不為過。尤其是那些曾經(jīng)飽受戰(zhàn)亂的地方,有的地方真的是千里杳無人煙。
造孽啊,堂堂大明泱泱華夏,曾經(jīng)的盛世曾經(jīng)的輝煌。萬國來朝的時候,我們是那樣的驕傲。四海臣服的時候,我們又是那樣的自豪。
三個月后,朱興明帶著十二團營的將士,終于抵達京城。
北京城,當初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得了天下之后是為成祖皇帝。他不顧群臣反對,毅然決然的,將都城南京遷移到了北京城。
朱棣開創(chuàng)了永樂盛世,大明在他這樣的有為之君手里,自然是四海沉浮。成祖皇帝可以做到天子守國門,抵御外敵與北邊。
可他不會想到,自己的后世子孫會把江山一點點的斷送。北宋滅亡的教訓,在大明再次重演。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雖然大明是亡與流寇。可最終,還是引得滿人入關。
北宋的靖康之恥,是一部帝王的血淚屈辱史。也是被金人攻破京城,皇帝被擄走。
北京城皇宮外,崇禎皇帝早已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來喜迎太子班師回朝。
崇禎皇帝為有這樣的兒子而驕傲,為大明的中興有望而驕傲。文武百官們,更是把馬屁拍到了極致。仿佛,朱興明就是當世的救世主。
實際上這么說的話也沒錯,沒有朱興明的千里平寇,怎會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
一別經(jīng)年,朱興明再次回到京城的時候,也是恍若隔世。
沒有皇帝去迎接臣子的道理,君臣之綱不可亂?沙绲潏(zhí)意要來,因為他迎接的不是別人,是自己的親兒子,當朝的太子。
崇禎不顧百官勸阻,帶著群臣在皇宮外,喜迎朱興明班師。
這是值得慶幸的,崇禎也得第一次做的如此離經(jīng)叛道,臉上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