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朱興明的這個媳婦,所有人都是非常贊同的。尤其是周皇后和懿安皇后,越看越是喜歡。
小詩詩走到了周皇后身邊,周皇后親昵的拉著她的手。然后,將手上的一個玉鐲,從手腕上摘了下來。
懿安皇后一驚,隨即笑道:“皇后,這可是你最心愛的一個玉鐲,你竟舍得給這個丫頭!
周皇后洋洋得意:“這可是我未來的兒媳婦,這是咱們家的傳家寶。來孩子,本宮給你戴上!
從來沒有誰能夠得到皇后的如此恩寵,那些在一旁伺候著的宮女們,無不驚得呆了。周皇后身邊的人都知道,這可是皇后最心愛的一個鐲子。
甚至于,周皇后曾說,等她百年之后,這個玉鐲是要隨她入土的。宮中珍寶無數(shù),周皇后唯獨對這個玉鐲情有獨鐘。
玉鐲種質(zhì)極佳,透明度高,色彩純正、美麗,翠色鮮艷,色感活潑有朝氣?墒窃谏顚m之中,這算不得什么寶貝。
況且,這個玉鐲還是個瑕疵品。不同于毫無瑕疵溫潤的玉佩,這個玉鐲內(nèi),有著很深的瑕疵。
古人認為玉有“五德”,常佩掛在身以提醒人們要像玉那樣冰清玉潔,而珍貴、稀少的翡翠與祖母綠更是被人們當做勇氣、幸運與純潔的象征,而且普遍相信玉有靈性,能夠驅(qū)邪避祟。
新石器時代墓葬中已見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鐲呈外方內(nèi)圓形,春秋時期玉鐲為扁圓形,唐代有鑲金玉鐲,發(fā)展至宋代玉鐲呈圓環(huán)形,內(nèi)平外圓,光素無紋,明清玉鐲多見裝飾,如聯(lián)珠紋、繩索紋、竹節(jié)紋等。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nèi)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
雖說周皇后佩戴的這塊玉鐲質(zhì)地上乘,是玉鐲中的極品。奈何,玉鐲上一處帶有瑕疵的圖案,使得這塊玉鐲瞬間就不值錢了。
然而,等你仔細一看的時候,才知道其中玄妙。這塊晶瑩剔透的玉鐲之中,一道火紅色的瑕疵鑲嵌其中。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
這個所謂的瑕疵,乃是天然形成的一個鳳凰的圖案;鸺t色的鳳凰,自玉中浴火重生。
甚至于,鳳凰的喙頭眼睛,還有鳳爪都清晰可見。這樣的一個玉鐲,乃是凡間孤品。讓你不得不贊嘆造物主的神奇,玉中之鳳,純系天然。
而皇帝為至尊無上的真龍,與之相對的,則是母儀天下的金鳳。這個鳳凰玉鐲,正是彰顯周皇后身份的東西。
如此稀世之寶,周皇后素來愛若性命。如今,在得見小詩詩之后,她竟然能夠忍痛割愛,將手上的玉鐲摘了下來,佩戴到了小詩詩的手腕上。
小詩詩天真爛漫,卻并不傻。當下她驚恐的叫道:“皇后娘娘萬萬使不得,民女擔待不起這么貴重的禮物!
周皇后卻緊緊的抓著她的手,正色道:“當?shù),記住了,你進了皇家的門,你就當?shù)眠@件禮物!
沒錯,如果你成了太子妃。將來就是母儀天下的皇后,普天之下,只要你想得到的東西,就一定能夠當?shù)玫摹?br>
大概是被周皇后的氣勢給鎮(zhèn)住了,小詩詩竟然忘記了掙扎。就這樣,周皇后把這個象征母儀天下的玉鐲,戴在了小詩詩的手腕上。
懿安皇后心下甚慰,她知道周皇后若非對這個兒媳婦愛極,是絕不會把如此心愛之物贈送給她的。
小詩詩進宮,得到了懿安皇后和周皇后的首肯。宮人的體檢也都合格,這就意味著,小詩詩的一只腳,已經(jīng)踏進了太子妃的門檻。
回到府上之后,周皇后又派人御賜了無數(shù)的禮物。整個沈家府邸大院,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宮中禮物。
四川老君山的硝石礦終于步入正軌,朱興明也決定回京啟程了。十二團營凱旋而歸,這一次,可以說是舉國同慶。
征戰(zhàn)沙場這許多年,朱興明已經(jīng)長成一個英俊少年郎。他的臉上不再有稚氣,取而代之的,是剛毅成熟。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山西又出現(xiàn)內(nèi)亂了。
之前,朱興明為了平定山西的流寇。無奈之下只好允許山西的將領統(tǒng)領軍政大權(quán),素來都是軍政分開的。一旦軍政大權(quán)獨攬,很容易造成地方擁兵自重。
偏偏,山西最終還是出現(xiàn)了這樣的結(jié)果。汾州的仇正、遼州的曹安、澤州的李元武、平陽府的趙四龍、樂平的王安、沁州的郭山甲等等,他們個個擁兵自重。
在剿滅山西的流寇之后,這些地方將領便開始互相吞并。其中,汾州的仇正殺了遼州的曹安和澤州的李元武,將他的部隊收入麾下,仇正號稱手下雄兵七十萬。
陽府的趙四龍聯(lián)手樂平的王安吃掉了沁州的郭山甲,二人各自擁兵三十萬。
這些地方將領根本不服從朝廷管轄,他們在當?shù)貫樗麨椋喼本褪钱數(shù)氐耐粱实邸?br>
這就是當初朱興明放任山西自治的惡果,雖然此舉剿滅了山西境內(nèi)作亂的流寇?墒瞧浜筮z癥也是嚴重的,那就是造成了地方將領的大權(quán)獨攬。
他們的賦稅都不上繳朝廷,對朝廷派來的官員更是毫不理會?梢哉f,他們已經(jīng)成了當?shù)氐耐粱实邸?br>
朱興明很憤怒,他決定帶十二團營回師山西,收拾這群不知死活的將領。
然而,還沒等朱興明北上,這些擁兵自重的將領,居然被人給消滅了。
這倒是大出朱興明意料之外,而打敗仇正、趙四龍和王安的人,竟然只是一個手握不到兩萬人的總兵。
這個人,就是大明的名將之一,周遇吉。
周遇吉,字萃蓭,明末錦州衛(wèi)人。又按周氏家譜稱其原籍為今江蘇睢寧風虎山,明朝名將。寧武關之戰(zhàn),力抗闖軍,戰(zhàn)死。追贈太保,謚忠武。
周遇吉戰(zhàn)功無數(shù),曾經(jīng)與滿清大戰(zhàn)三天三夜毫不退縮。曾經(jīng)打的闖賊李自成一度想放棄攻取寧武關。
如果不是大明氣數(shù)已盡,周遇吉也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物。
朱興明有些懊悔,自己怎么把這個人給忘了。萬萬沒想到,這個周遇吉竟然帶著三萬兵勇,一舉平定了山西。這個人,無論如何朱興明都得見上一面。
好家伙,大明王朝沒想到是猛將如云啊。奈何當時氣數(shù)已盡,無法力挽狂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