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很清楚流寇,所以被李自成視為最大的威脅。李自成害怕李巖,懼怕對方的能力。
對啊,既然你李自成是以糧起家,我們現(xiàn)在守著百萬石糧食,為什么不學(xué)學(xué)你的套路呢。
李自成之所以能夠鼓動大批的流民,無非就是天災(zāi)人禍之下,百姓們活不下去。為了一口吃的,跟著李自成干了。搶錢搶糧搶女人,許多流寇原本都是一些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
可是他們一旦拿起武器,嘗到了搶劫的甜頭之后,有的人就成了惡魔。因為他們內(nèi)心虛弱而恐懼。于是,他們便學(xué)會了用殺戮來掩飾自己的這種虛弱和恐懼。
就像是抗戰(zhàn)時期的許多日本兵,他們原本很多人都是農(nóng)民。在國內(nèi)也是老實本分的百姓,可是拿起武器之后,他們就成了魔鬼。
我們無法做到去原諒魔鬼,原諒魔鬼是閻王老子的事。我們該做的,就是送他們?nèi)ヒ婇愅酢?br>
有了百萬石糧食,李巖開始蠢蠢欲動。紅娘子知道丈夫的心思,她莞爾一笑:“相公,你的意思是,拉起隊伍擴(kuò)充兵員對么!
李巖點點頭:“這事交給我來做吧!
畢竟紅娘子和李巖搶占信陽府是重罪,搞不好還會把太子朱興明牽扯到里面去。官場就是這么回事,哪怕你是太子,在政壇上依舊是危機(jī)重重。
即便是做了皇帝,也得學(xué)會平衡各方勢力。如果一個朝堂都是清官,清如水廉如鏡,那這個國家很可能立刻就會完蛋。
這畢竟是封建時代,水至清則無魚。在封建時代一群清官是治不了國的。人都是有私心的,要學(xué)會如何利用人類的私心。學(xué)會平衡之道,方是帝王之術(shù)。
崇禎就不行,崇禎性格過于激烈;蛟S崇禎皇帝能夠做一個好王爺,也能做一個治理一方的好官。唯獨,他就是做不成一個好皇帝。
朱興明慶幸自己沒有成為父親那樣的人,至少自己知道如何平衡各方勢力。這也是為什么,朱興明遲遲沒有對朝臣們動手的原因。
一開始,朱興明也曾試過。稀里嘩啦的帶著錦衣衛(wèi)把京城的狗官一網(wǎng)打盡,什么照著歷史名單挨個殺奸臣。
呵呵,這不過是一種理想主義罷了。真要那么做了,大明很可能會提前亡國。煤山上的歪脖子樹可不止一棵,即便是崇禎不選擇歪脖子樹,皇宮中也還是有很多橫梁的。
所以時至今日,朱興明遲遲未動。不是真的要放過那些狗官,而是時機(jī)未到。
等將來有一天,徹底擊敗黃臺吉,剿滅國內(nèi)的流寇。那時候大權(quán)在握的時候,朱興明就不必再看朝臣臉色的時候。真的就可以照著歷史名單,挨個殺奸臣了。
可是現(xiàn)在不行,凡事不能本末倒置。萬萬不能在征繳流寇的時候,后院起火。
這次中原剿匪,朱興明一沒有動用國庫,二沒有對朝臣開刀。三沒有調(diào)撥京城官糧,而是一切都靠自己。他并沒有得罪那些朝官,所以這次出征至少朝中并沒有阻礙自己的勢力。
這就很好了,朱興明不希望朝官們能夠幫自己什么忙。只需要這幫尸位素餐的狗官們,不給自己添亂就好了。
有了糧食,李巖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自成是如何壯大的,她紅娘子就是如何膨脹的。等紅娘子的勢力在河南大地?zé)o可撼動的時候,就不必再看朝廷官員的臉色了。到那個時候,他們?nèi)肭中抨柛氖乱簿鸵还P帶過了。
李巖出身于舉人世家,他的文采在不必說?墒,面對這些難民們就不需要什么文采了。你能做的,只需要給難民們許諾他們最需要的東西,然后盡量淺顯易白通俗易懂的讓難民們聽明白就行了。
一下子涌入這么多難民,信陽府的安置也是個大問題。不過有了在羅山縣的前車之鑒,這對于李巖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事。
凡是信陽府能夠利用的房屋,不管它是學(xué)堂祖祠,還是寺廟道觀,全部都永安里安置流民。至于城中那些富商大戶們閑置的老屋,全部騰空,讓難民們搬進(jìn)去。
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那家不有個幾處宅子。老宅新宅,舊宅空屋多得是,這些,都被紅娘子下令,毫不客氣的被官府征收。
并且,紅娘子還下令。嚴(yán)禁在城內(nèi)大戶囤積糧食。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嚴(yán)懲不貸。并且同時開展舉報機(jī)制,凡是舉報大戶隱匿糧食的,官府都是重重有賞。而且還是匿名賞賜,也就是說官府會替你保密。
這就慘了城中的那些大戶們了,大戶們藏在地窖里的糧食,藏在老宅里的糧食,總得雇人搬運吧。即便是最貼心的家丁,隨時都有出賣你的可能。
因為官府允許匿名舉報,也就是說,只要你證據(jù)確鑿。你可以偷偷去官府舉報,說你家老爺在某處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官府會替你絕對保密,一經(jīng)查實,還會對你賞賜金銀。
一時之間,信陽城內(nèi)舉報成風(fēng)。這可苦了那些富商大戶地主老財們了,一旦他們囤積的糧食被舉報。
官府對他們巨額罰款不說,還得把主人抓進(jìn)大牢挨板子。生逢亂世,誰有拳頭誰就有發(fā)言權(quán)。紅娘子有拳頭,她就是信陽城的王。
還別說,經(jīng)過這種辦法。信陽城的官倉瞬間爆滿,甚至于糧倉收繳來的糧食,都放不下了。
要知道,這可是災(zāi)年?墒浅嗟厍Ю镱w粒無收的災(zāi)年,在信陽府居然收繳上來這么的糧食,簡直是觸目驚心。
難怪明軍的戰(zhàn)斗力明明不弱,流寇卻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冒出,而且越做越大。若是每個城池都如信陽府一般,豈不是早就養(yǎng)肥了李自成那幫流寇們了。
李巖分析的沒錯,李自成在湖廣大吃四方,很快壯大到數(shù)十萬人的隊伍?康模褪菗尳僬碱I(lǐng)這些州府郡縣的城池。城中,一般都囤積著大量的糧食。
城外民不聊生慘不忍睹,城內(nèi)醉生夢死夜夜笙歌。這種現(xiàn)象,在明末比比皆是。這樣的一個時代,流寇們能夠迅速壯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信陽城內(nèi)遍貼告示,告示并沒有掉書袋,而是內(nèi)容通俗易懂:紅娘子征兵,凡是跟紅娘子打仗者,每人賞十斤小米。此外,每個月還有軍餉,足夠你養(yǎng)活家人。
這一下,登時城中的百姓們沸騰了。當(dāng)了兵,就是一條活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