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國難財(cái),出售違禁品貿(mào)易、囤積居奇、出賣情報、勾結(jié)官員、甚至于大明駐軍的布防圖,這些的罪名,不過是冰山一角。
每一項(xiàng)罪名,都足夠范永斗萬劫不復(fù)了。虱子多了不癢癢,范永斗自知難逃一死。他耷拉著腦袋,認(rèn)命了。
而地窖內(nèi),葉青和劉弘等人還在盤點(diǎn)。如果說前三扇門他們是驚喜,這第四扇門則是驚恐了。這里的兵器,是能足夠裝備整個遼東了。
一旦這些軍器流到建奴那邊,后果不堪設(shè)想。實(shí)際上,在他們沒有抓到這個奸商之前,范永斗已經(jīng)在此地經(jīng)營數(shù)十年了。從天啟年間開始,從未間斷。
這么想來,怕是從努爾哈赤起家開始,范永斗就成了滿清的一條狗。一條夾著尾巴,搖尾乞憐的狗子。
很可能,黃臺吉之前,努爾哈赤他們的軍器,就是范永斗走私過去的。第四扇門是沉重的,正如葉青和劉弘的心情。
很可能,棲鳳山陣亡的三百戚家軍將士,他們就是死于大明制造的兵器之下。這是多么令人悲哀又令人憤怒的一件事,難怪滿清如此的厲害。什么滿人過萬不可敵,他們的戰(zhàn)斗力一方面,裝備也絲毫不差。
就是因?yàn)檫@些狗官勾結(jié)的奸商,大肆在邊關(guān)進(jìn)行走私活動,還不用交稅。和滿清進(jìn)行一些生活物品的交易也還好說,這軍器就不能忍了。
還有剩下三扇門,葉青和劉弘實(shí)在想不出,剩下的三扇門里面會是什么。料想,這第五扇門內(nèi),也絕不是什么好東西。
不會是一些火藥吧,如果是火藥,那可真是要了命了。黃臺吉能造出大炮不假。,可他們的火藥哪里來的。除了自己制作,不會也是范永斗這個奸商給供貨吧。
所以,第五扇門打開的時候,葉青和劉弘都極為謹(jǐn)慎。他們不敢舉著火把,這玩意兒一個火星落下去,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何不把范永斗拽過來,讓他拿著鑰匙打開門呢。一來,葉青和劉弘對著奸商恨之入骨,見他怕忍不住一刀劈了。二來,此時的范永斗早就嚇得成了一灘爛泥,動彈不得了。
想動手還是得自己來,這次葉青親自動手,他沒用斧頭。而是用撬棍將第五扇門撬開,然后小心翼翼的打開了這扇門。
果然,地上一麻袋一麻袋的密密麻麻摞在一起。這讓葉青嚇了一大跳:“退后,都退后!”
后面舉著火把的兄弟紛紛后退,火藥最怕火源。雖然里面黑漆漆的依舊是看不清,可是一個火星掉下去,整個范宅就會夷為平地?催@扇門里面儲存的量,怕是直接趕上當(dāng)年的天啟大爆炸了。
這地窖炸下去。范宅立刻灰飛煙滅,外面的人也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搞不好就會是史書上留下個崇禎大爆炸。
天啟大爆炸又稱王恭廠大爆炸,是天啟六年明朝首都北京發(fā)生的一場神秘的大爆炸事件。
天啟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時,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廠火藥庫附近區(qū)域,發(fā)生了一場離奇的大爆炸。這次爆炸范圍半徑大約七百五十米,面積達(dá)到二點(diǎn)二三平方公里,共造成約兩萬余人死傷。這次爆炸原因不明、現(xiàn)象奇特、災(zāi)禍巨大,是“古今未有之變”。
看這一麻袋一麻袋的東西,細(xì)密的摞在一起。很可能這里面,儲存的就是黑火藥。
看的讓人頭皮發(fā)麻,葉青小心翼翼,用短刀在麻袋上劃開一道口子。然而,里面并不是火藥,而是比火藥更可怕的東西。
范永斗沒有這么傻,會在自家地窖底下埋上一顆炸彈。這麻袋內(nèi)的,竟然是食鹽-上好的食鹽!
為什么說食鹽可怕,食鹽在古代甚至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命脈。
人體最不可或缺的東西就是食鹽,沒有食鹽人就會沒有力氣。沒有鹽的話,我們根本無法生存。不僅僅是人類,植物和動物也一樣需要鹽分。
鹽有超過一千四百多種的用途,但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認(rèn)知中,它只可能帶來高血壓等疾病。但是在古代,鹽可是直接可以代替金銀用來支付俸祿的。還可以保存食物不變質(zhì),幫助病人愈合傷口。
沒有食鹽,人類最開始會失去味覺。接著感到非常疲勞,甚至累到無法進(jìn)食,這時候就會得低鈉血癥。食鹽中有一成分是鈉,而鈉是人體內(nèi)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遞信息的必備物質(zhì),肌肉收縮還有心臟跳動都和鈉離子息息相關(guān)。
而明代一直都缺鹽,對鹽的需求量很大,鹽業(yè)更是國家的聚寶盆。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鹽是最好的腌制品。山西運(yùn)城的解池。這是一個鹽湖,又稱“河?xùn)|鹽池”, 以生產(chǎn)“潞鹽”為主,一直開采了幾千年,是歷朝歷代的“金庫”。
明朝萬歷皇帝為了撈錢,就偷偷批些“鹽引”給宗室子弟,讓他們?nèi)ソ獬啬沁呝I鹽,一轉(zhuǎn)手就能賺大錢,然后大部分上繳萬歷。
鹽引只是相當(dāng)于購鹽的資格,還不是鹽,但本身就已經(jīng)很值錢,可以高價轉(zhuǎn)讓,而且還非常搶手,由此可見解池的價值有多高。
明代尚未大量采用后世的曬鹽技術(shù),而是采用煮鹽、煎鹽的方式來進(jìn)行生產(chǎn),產(chǎn)量有限,質(zhì)量也較粗糙,價格卻并不便宜。而且,海鹽需要大量人力,稱為“鹽丁”,其生活非常悲慘。
堂堂大明王朝都處于缺鹽的境況,一窮二白的滿清更是不必多說。蒙古的吉蘭泰鹽池雖然也不小,可蒙古人也不是傻子,滿清來買鹽也得花錢的。
于是,范永斗又光榮的挑起了給滿清買鹽的擔(dān)子。這個地窖的第五扇門內(nèi),全是食鹽。而這些食鹽,竟然不是粗糙的粗鹽,而是上好的精鹽。
大明的百姓,吃的只能是含有雜質(zhì)的粗鹽。而范永斗販賣給黃臺吉的,卻是潔白的上等精鹽?梢,此人有多該死。
沒有食鹽的攝入,人就會沒有力氣。滿清的騎兵們吃了大明的精鹽,然后對大明百姓揮起了手中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