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洋洋得意,自認為做的天衣無縫。
這一手確實狠辣有效。當駱炳留在遼東的暗探將消息傳回時,朱興明和駱炳都意識到,在軍械走私這條線上,短時間內很難再抓到吳三桂的直接把柄了。
此人做事果斷狠絕,絲毫不留余地。
而就在此時,另一個對吳三桂極為有利的消息傳來:遼東總督田文浩,因年事已高,舊疾復發(fā),正式上表懇請致仕歸鄉(xiāng)。
遼東總督之位,瞬間空懸!
這個消息如同在滾油中滴入冷水,立刻在遼東軍政兩界引起了巨大波瀾。
按照資歷、軍功、以及不久前“破獲”走私大案的“功績”,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無疑是呼聲最高的繼任人選。
他麾下關寧鐵騎是遼東最精銳的力量,他鎮(zhèn)守的山海關是遼東最重要的關隘,他本人也能征善戰(zhàn),在軍中威望頗高。一時間,為吳三桂請愿、造勢的文書、私下里的活動絡繹不絕。
吳三桂本人更是志在必得。只要坐上遼東總督的寶座,他就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遼東王,手握三十萬大軍的指揮調度大權,屆時,朝廷再想動他,就難如登天了。
他甚至開始暗中盤算,上任之后如何一步步清洗田文浩的舊部,安插自己的親信,將遼東徹底經(jīng)營成自己的獨立王國。
然而,紫禁城中的朱興明,是絕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的。
養(yǎng)心殿內,朱興明看著桌案上堆積如山的、為吳三桂請功并暗示其應為遼東總督最佳人選的奏疏,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笑意。
“跳得真歡啊!彼p聲自語,“看來,這個吳三桂,是迫不及待地想當這個遼東王了!
駱炳侍立一旁,低聲道:“陛下,吳三桂清洗內部,斷了軍械案的線索。如今又眾望所歸,若真讓他當了總督,恐成尾大不掉之勢,后患無窮。”
“朕知道!敝炫d明淡淡道:“所以,這個總督之位,絕不能給他!
駱炳面露難色,“如今他剛立‘大功’,表面上看并無錯處,若陛下無故駁回眾議,恐寒了邊關將士之心,也會讓吳三桂心生警惕。”
朱興明接話道:“所以,我們不能‘無故’。既然找不到他謀逆走私的真憑實據(jù),那我們就給他制造點別的‘錯處’。”
駱炳心中一動:“陛下的意思是?”
朱興明站起身:“他不是想要總督之位嗎m不是標榜自己愛兵如子、治軍有方嗎?那朕就從他的根本——軍心入手。朕要讓他嘗嘗,什么叫百口莫辯,什么叫人心盡失!
一個極其精巧又狠辣的計策,在朱興明心中升起。
吳三桂不愧為梟雄,即便是現(xiàn)在,他治軍能力也足夠出眾。
數(shù)日后,一道由皇帝朱興明親自擬定、司禮監(jiān)用印的圣旨,并未通過常規(guī)的兵部文書傳遞,而是由一隊宮中太監(jiān)和錦衣衛(wèi)緹騎組成的特殊宣旨隊伍,快馬加鞭,直接送往山海關。
這道圣旨的內容,在發(fā)出之前,被嚴格保密,甚至連內閣都未曾預聞。
宣旨隊伍抵達山海關時,吳三桂率領麾下所有游擊將軍以上的將領,整齊地列隊于總兵府校場,擺香案,跪迎圣旨。
吳三桂心中志忑又期待,他猜測這或許是關于遼東總督人選的旨意,甚至可能是對自己的嘉獎和擢升。
宣旨太監(jiān)展開明黃的圣旨,用尖細而清晰的聲音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山海關乃國之咽喉,將士乃國之干城。守關將士,戍邊辛苦,櫛風沐雨,保家衛(wèi)國,朕心甚念之。為體恤邊關將士辛勞,彰顯皇恩浩蕩,特旨:自即日起,山海關所有游擊將軍以上的駐防將士,每日伙食標準由白面饅頭三個,豬肉二兩,增至白面饅頭五個,豬肉半斤,時令蔬菜若干,務使將士飽食,安心戍邊!此乃朕之殷切期望,著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切實執(zhí)行,不得有誤,欽此——!”
圣旨讀罷,校場之上,一片死寂。
所有跪著的將領,包括吳三桂在內,全都愣住了,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每日…白面饅頭五個?豬肉半斤?
這…這怎么可能?!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明邊軍的標準伙食,他們再清楚不過。尋常軍士,能吃飽糙米飯或雜糧餅子就不錯了,五日能吃一次肉見點葷腥,那都算是長官克扣得不狠、上面撥款及時的優(yōu)厚待遇了!即便是他們這些中高級將領,也不可能天天吃肉!皇帝怎么會下這樣一道完全不切實際的圣旨?!
宣旨太監(jiān)似乎對下面的反應毫不意外,面無表情地合上圣旨,遞向依舊跪著、一臉錯愕難以置信的吳三桂:“吳總兵,接旨吧。陛下隆恩,可是天大的恩典啊,還不快領旨謝恩?”
吳三桂猛地回過神來,心中瞬間涌起一股極其不祥的預感,后背唰地一下冒出一層冷汗。他幾乎是機械地伸出雙手,接過那沉甸甸的、卻如同烙鐵般燙手的圣旨,聲音干澀地高呼:“臣…臣吳三桂,領旨謝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身后的將領們也如夢初醒,跟著山呼萬歲,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疑惑、震驚,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看向吳三桂的懷疑。
圣旨是皇帝下的,金口玉言,自然不可能有假,更不可能“胡說八道”。那為什么他們從未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唯一的解釋就是,吳三桂這狗東西克扣軍糧。
圣旨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山海關所有駐防將士,每日伙食標準由白面饅頭三個,豬肉二兩,增至白面饅頭五個,豬肉半斤,時令蔬菜若干。
也就是說,他們之前吃的,你每天二兩豬肉,白面饃饃是三個的標準。
這不純屬放屁么,有的將領在山海關鎮(zhèn)守數(shù)年,就算是過年也沒有這待遇啊。
雖然將領的伙食標準略高于士兵,但也沒聽說什么時候一天給二兩肉的。
吳三桂的手下們紛紛看向了他,內心無不忿忿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