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得情真意切,葉九兒聽得鼻頭一酸,不過她并沒有在面上表現(xiàn)出來,而是笑著說道:“爹,九兒明白了,下次等一兩回來了,我也讓他跟著你們一道去搗騰果樹!
譚老爹微微回神,笑道:“說到一兩,他上次一回來就走了,下次什么時候回來呢?”
葉九兒遲疑了一下,搖頭說道:“好像很快又要有戰(zhàn)事了,他怕是又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能回來!
譚老爹聽后臉上滿是失落,不過還是不忘安慰葉九兒,說道:“九兒,一兩不在,你和孩子需要什么記得隨時跟你娘還有我說,不要客氣,都是一家人!
葉九兒笑著點(diǎn)頭:“知道了,爹。”
譚老爹擺擺手,囑咐了幾句之后,轉(zhuǎn)身繼續(xù)搗騰采摘回來的桑葚,把好的挑出來用籃子裝好,壞的就丟給宅子后面院子里的雞吃。
院子里的老母雞昂著頭,趕走了一群小雞仔,獨(dú)自一個人吃了一大片的桑葚,許是因為吃飽了開心,屁股一翹,咕嚕咕嚕又滾出來了幾個蛋。
最近它都是看心情下蛋,心情好就多下幾個,心情不好,可能一天都沒有。
院子里的小雞仔都讓著它,大公雞都圍著它。
譚大媽和譚老爹早就發(fā)現(xiàn)了,不過看在它是家里的大功臣,所以從來都不管它。
待到了傍晚的時候,家門口停了一輛馬車,譚三元緩緩從馬車上下來。
他這回從陸州府帶來了兩架已經(jīng)搭好的織布機(jī),一邊進(jìn)門一邊喚道:“爹,娘,織布機(jī)買了!
譚大媽和譚老爹正在屋子里喂蠶,聽到譚三元的聲音,連忙起身出門迎了上去,“三元,你這么快就買回來了?”
譚三元一邊招呼著小廝抬著織布機(jī),一邊朝譚大媽和譚老爹說道:“是啊,莫家的事情一處理完,我就回來了!
譚老爹大步上前,一邊幫忙抬著,一邊說道:“三元,這三個大家伙,怕是要不少銀子吧?”
“爹,你放心,沒有花費(fèi)多少銀子!弊T三元說著,朝院子里看了看,問道:“爹娘,這織布機(jī)要放在哪里呢?”
譚大媽有些懵,圍著屋子院子看了一圈之后,在院子的右邊占了一塊地,說道:“就放在這里,等過兩天,我和你爹把這里做個頂,擋風(fēng)雨!
譚三元聽罷,朝她所在的地方看了一眼說道:“也行,就先放在這里。”
譚老爹在一旁仔細(xì)瞧著擺放好的織布機(jī),略有所思道:“看來,我們的房子還是小了一些!
譚大媽遠(yuǎn)遠(yuǎn)地聽到了,走過來笑道:“不小了,等這里裝上的頂,也夠用了!
譚老爹搖了搖頭,“這只是織布的地方,春梅,你想想看,到時候還要染布的地方,這塊地,怎么能夠!
譚大媽聽著覺得有些道理,她朝前方看了看,說道:“可是我們屋前沒多遠(yuǎn)是個小池子,右邊住的陳家,左邊住的是許家,再要建,怕是沒地方建了!
譚老爹聽后臉上滿是失落,一邊朝屋里走,一邊說道:“要是實(shí)在不行的話,我們就在別的地方建宅子!
譚大媽點(diǎn)頭,“也就只能這樣了!
這時,路過的村民不小心聽到了他們的談話,扛著鋤頭,站在門口朝他們問道:“譚老爹,你們是又要建房子嗎?”
譚大媽聽罷抬頭應(yīng)道:“想建是想建,但是我們家里也就這么點(diǎn)地了!
村民連忙朝隔壁的陳大爺家指去說道:“譚嬸子,你去問問陳大爺看看,前幾天我還在聽說,他們一家人打算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