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游聽到這,便大致知道了,中醫(yī)治病,不用儀器,全憑望、聞、問、切,然而更多的,需要的是經(jīng)驗所得,這也就是為什么中醫(yī)大夫給人的感覺都是胡子花白、年紀越長越吃香的原因,那就是大家都認為,年紀越大的中醫(yī),這經(jīng)驗也就越豐富,所以才值得信任。
而凌游學(xué)醫(yī)時間很早,幼年時,便跟在爺爺身邊,八歲就能坐堂給人看病,當時也有很多人都無法信任他,可爺爺當時卻是最信任自己孫子的,于是,便每周都拿出一天來,讓八歲的凌游親自坐堂,自己則是坐在一旁為其把關(guān)。
因為早年間,凌廣白的名氣只是在村里畢竟大,于是很多村中的父老鄉(xiāng)親比信自己爹娘還要信任凌廣白,當看到凌游坐診時,雖然有些覺得不靠譜,但看到凌廣白坐在一旁,心里也就有了底。
而凌游也就是從那時起,什么病都會接觸一二。
最早時,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的,每遇到凌游坐診時,都羞于啟齒自己的病情,可總有些沒有顧忌的,于是凌游也同樣在八九歲的年紀,就接觸起了女人的病,雖然那時,他并不是很懂,男女生理上的那些事,但依舊按方尋藥,診的很準。
于是當這老宋說到這里,凌游也就了然于胸了。
就聽凌游說道:“這應(yīng)該是血脈不通,赤白帶下的毛;這樣,既然今天咱們說到石榴了,我就給您開一個石榴的方子,但是啊,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得病的,生病就要去醫(yī)院,我給你一個方子,你回家讓你家我嫂子試一試,但是啊,無論是有效還是無效,你都要帶她去醫(yī)院好好檢查檢查!
老宋聞言點著頭答應(yīng)道:“好,這兩天得空了,我就帶她去醫(yī)院瞧瞧去,但是你還是給我一個方子,我先回去給試試。”
路遙聞言,便機靈的從公文包里拿出一個記事本,又拿出一支筆來:“凌鎮(zhèn)長,您說,我記。”
凌游點點頭:“石榴根一握。炙干,濃煎一大盞,服之!
路遙記好后,看向了凌游,二人對視片刻,就聽路遙問道:“沒了?”
凌游點點頭:“沒了!”
老宋這時問道:“凌鎮(zhèn)長,就這樣就行?”
凌游呵呵笑了幾聲:“大家是不是對中醫(yī)開的方子,在印象里,都是長長一大篇。科鋵嵅蝗,中醫(yī)講究的是對癥下藥,有些病,自然需要各類草藥相輔相成才能達到藥效,而有些病,可能只需要一味便可!
說著凌游示意路遙將手中寫好的藥方給老宋,然后說道:“這可不是我胡說的,這方子啊,是《斗門方》中記載的,我早年間,遇到此類病人,也經(jīng)常用,放心吧。”
老宋聽了這話,才安下了心,隨即又轉(zhuǎn)念一想,反正這石榴根吃了也不礙事,試一試也無妨,于是便連連向凌游道了幾聲謝后,將路遙遞給他的方子,便收到了自己的褲子口袋里,又拍了拍,以防串丟出去。
接下來的時間,凌游又和眾人走在果園里聊了很多,然后村委會便打來電話說,午飯已經(jīng)做好了,于是黃國濤便請凌游回去吃飯。
幾人又一路回到村委會,在村委會的會議室里,凌游將在村委會叫上了所有人一起過來吃了頓農(nóng)家飯后,凌游又和李想提出,想要帶些石榴回去,李想便讓樸玉去給凌游裝了一大筐回來,隨后,幾人便又回到了鎮(zhèn)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