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元璋在這「區(qū)區(qū)」一個考題上被虐成了孫子,秒成了渣渣,可此刻,他的心里只有滿意和高興。
威風了一世的洪武大帝或許不允許旁的任何人壓過自己,比自己強,但自己的嫡親孫子例外:“孫子比爺爺強,好,這是好事!說明我大明朝國運昌隆,一代要比一代更強,有萬世永存之兆!哈哈哈哈哈哈!”
“之前啊……咱還真是瞎操心!反倒怪錯了這孩子!
“有孫如此,咱還操那心干啥!
一樁又一樁的喜事,已然漸漸讓朱元璋從開年以來的緊繃狀態(tài)下,漸漸放松了許多,也更放心了許多。
此時心情也格外舒暢。
他挑了挑眉,將這張「蘊藏玄妙治國之法」的坐標圖紙,以及相關的說明解釋,一并小心翼翼地收藏好,而后才將目光落在了一沓情報里剩下的最后兩頁上:【關于“劣幣驅(qū)逐良幣”的答案】。
看到這幾個字。
朱元璋目光一亮,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之前他自認為已經(jīng)了解了第一題答案,所以心里反而對這個事情格外好奇和留心。
也是因為這份好奇,朱元璋格外交代了蔣瓛要弄清楚,所以王景輝作為打入內(nèi)部的臥底,抓到機會就趕緊請教了夏原吉、郁新等四人,所幸這個問題的答案牽扯得并不那么復雜,倒是也讓王景輝順利學習并記錄下來,送到了朱元璋這里。
“關于這個問題的提出……”
“咱記得當時是因為傅友文這個戶部尚書,想趁著開乾元年在咱大孫那兒賣個乖,討個好,提出要設計制造代表新朝的「開乾通報」,在咱大孫那兒挨了好一頓掛落。”
“同時也順勢延伸出這么個題目……”
朱元璋瞇起眼睛想了想此事的前因后果,六部堂首之一的禮部尚書任亨泰算他的人,這些細節(jié)朱元璋自然遠比旁人清楚。
只是他至今還是沒明白,傅友文這老小子提出的建議合情合理、合乎時宜,到底哪兒不行了?
心里帶著巨大的好奇。
朱元璋也認真研究了起來。
嘴里呢喃出一個讓他覺得有些晦澀難懂的概念:“劣幣驅(qū)逐良幣,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或銀子(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
念完這話。
朱元璋又一次蹙起眉頭露出費解的表情,戰(zhàn)術后仰:“這又是啥哇?這些字兒咱是都認識,連在一起咋讀不明白了?”
“這小狼崽子就不能整點簡單點的玩意兒?”
當然,他雖然有些嫌棄這個概念的晦澀,卻沒有任何遲疑,硬著頭皮就這么往下看了下去。
【市面上存在兩種貨幣……劣幣……良幣……好東西留在手上,不好的東西趕緊花出去……】
【……】
王景輝帶著任務大儒內(nèi)部,問得自然清楚。
再加上這個概念乍一聽雖然很唬人,可其實里面講述和說明的道理只要用通俗易懂的話,進行一番簡明要厄的說明和解釋,便不難懂。
所以送出來的情報,也解釋得十分詳細明了。
隨著朱元璋往下看下去,他那原本緊蹙的眉頭,也隨著心頭的疑惑一個個被解除而漸漸平緩舒展開來。
一口氣將剩下的內(nèi)容都看到了底。
朱元璋這才露出一種恍然大悟、深以為然的表情,點了點頭道:“有道理!有道理!”
“當年咱鑄造「洪武通寶」的時候,大明國朝剛剛建立、窮得要命,用的都是些廢錢和舊銅鑄造……”
“要是現(xiàn)在發(fā)行一種設計精美、材料精致的貨幣,換了咱,咱也要留著好的,把壞的用出去!”
“人性如此,到時候朝廷一番好意,不僅落不到大明皇朝的黎民百姓身上,倒是給那些腰纏萬貫的無糧商賈、士紳鄉(xiāng)紳們平白作了嫁衣!這新幣……鑄不得!鑄不得!”
這個理論只是因為時代的不同而顯得新穎、奇特、刁鉆。
可實際上卻不難理解,顯然朱元璋也很快就想明白了,當下心中一驚,暗暗有些后怕,長舒一口氣道:“還好咱大孫聰明,腦瓜子轉(zhuǎn)得快,不然國朝本就不多的銀礦、銅礦……只怕是要雪上加霜!好成色的錢幣全得進倉庫里吃灰,大明更「窮」!”
他說的這個「窮」,不是指所謂的稅收錢糧多少,而是指的整個大明皇朝銅、銀等金屬的儲量。
想到這里。
朱元璋面上忍不住露出一絲愁苦之意。
搖了搖頭道,心中忍不住嘆道:「其實這個問題最大的癥結(jié)所在,還是我大明皇朝可用的銅礦、銀礦太少了,要是能有足夠多的銅礦、銀礦握在手里……也就不怕新的錢幣被人哄搶收藏了!
朱元璋好歹是當了那么多年的皇帝。
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況且他當年鑄幣的時候,本來就面臨了這樣的困難。
在完全明白了朱允熥的考慮和用意之后,立刻就一針見血地想到了這其中最根源性的問題。
“大孫啊……那這事兒可就真難辦嘍!”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復雜,解決辦法也不能說沒有,可是從現(xiàn)實的情況考慮的話,這解決辦法……有跟沒有也沒區(qū)別!
“銅礦、銀礦就那么多!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么大的銅銀缺口,你就是主意再多,謀算再厲害縝密……也難以憑空把這缺口填上!
這回朱元璋是完全看明白了,可他……還是愁。
其實,心里愁倒是都不算什么,從白手起家到現(xiàn)在,他遇到愁人的事兒可多得是,他也早就習慣了面臨這種顧首不顧尾的難題。
他現(xiàn)在更多的,是心疼:“大孫吶,這就是整個大明皇朝、整個天下之重!整個大明朝的難事兒,都得落到你一個人頭上來。厘之不清,數(shù)之不盡,補了一個窟窿可能還有一百個窟窿等著你補, 操心都操不完!
朱元璋太能體會這種無能為力、無奈的感覺了。
皇帝是天下權柄之大,也承天下責任之重。
所以他心疼朱允熥。
因為他知道,自己經(jīng)歷過的一切,自家大孫往后也是要同樣經(jīng)歷,要同樣的擔心、為難、操勞、焦頭爛額……
“只是……你既坐了那張椅子,就得扛這些事兒了!”
“皇爺爺能幫你拖一拖你四叔這個狼子野心的,乃至于到時候淮西勛貴要是實在收不住場,咱站出來再松松這把老骨頭,也不是什么事兒……可咱也就能幫你這么些了!
“像這樣的事兒……皇爺爺可幫不了你了!
想起去年見到時,自家大孫俊秀的臉上還帶著一絲未脫的稚氣,朱元璋一臉遺憾和無奈地嘆道。
長輩總是這樣,總希望能幫得多一些,再多一些。
碰上無能為力之處,便只能一邊可惜自己能力不夠,一邊心疼孩子要受苦。
朱元璋此刻也是如此。
這時候,門口傳來陸威那熟悉的腳步聲,想來是已經(jīng)把朱元璋交代的事情吩咐下去,去而復返。
朱元璋回過神來,目光急切地問道:“如何?事情都辦妥當了沒?一定要給咱把那死禿驢和老四盯緊了!
在他看來,這是他能幫得上的。這時候當然格外關切。
陸威立刻肅然抱拳:“回陛下的話,都已經(jīng)按照陛下的吩咐調(diào)配妥當,凡是能夠空出來的人手,都安排到燕王府周圍一帶和慶壽寺周圍一帶,日夜換班緊盯!
“如今咱開乾陛下功德無量,尋找并培育出此等祥瑞,燕王殿下必然也心知陛下您已經(jīng)不和他站在一條線上,此事便算攤了牌,便是被發(fā)現(xiàn)了也無甚所謂,人人都可以盯得更緊了!
“一旦燕王殿下那邊有任何動靜,陛下第一時間便會知曉。”
“請陛下放心。”
陸威一五一十把自己的工作匯報給朱元璋。
雖然他對朱元璋這個毫無厘頭的命令搞得有些懵,可他跟在朱元璋身邊這么長時間,當然知道觀察形勢,也知道朱元璋既然吩咐得這么著急,那肯定是格外看重,所以事情也辦得一絲不茍。
聽到陸威這話。
朱元璋頓時長舒了一口氣,同時臉上也總算露出了些許輕松:自己這個做皇爺爺?shù)模瑤筒涣颂,但總算有個事兒幫上了忙,心里當然會釋然一些。
與此同時,他也對陸威的工作表示肯定:“好,你機靈,此事辦得也好!
陸威謙虛道:“微臣只是做好分內(nèi)工作!
說完,他注意到朱元璋手里這時候居然還捏著幾張之前的情報,面上露出驚訝、意外乃至有些惶恐的神色:“陛下您這是……這么長的時間里,您一直都在看蔣指揮使送來的情報?”
“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未時尾(下午兩點多接近三點)了,陛下您都未曾用膳?”陸威一邊說著,面上露出些許慌張。
特么的把皇帝給餓著了,多大的罪過。
他只能立刻跪地抱拳請罪:“陛下恕罪!是微臣疏忽了!”
但他也有些無奈——他原本以為,朱元璋這邊也就看個情報的功夫不會讓人來伺候,把情報這種機密的事兒看完了,這宅子里隨便招了誰來伺候,都不會怠慢了朱元璋,可他哪兒想得到,面前這位祖宗看個情報從上午看到下午,飯點都過去這么久了,還在看。
這情報就算再厚再多。
也不至于此吧?
陸威人都有些傻逼了。
被陸威這么一提,朱元璋這才想起來自己今天還有一頓午膳沒吃,主要也是他研究那顯得晦澀的全新的經(jīng)濟學概念,嘆為觀止、太過入迷,壓根兒都把這事兒給忘了。
而且本來就是他急著把陸威支出去干活兒的。
所以朱元璋也只是淡笑著擺了擺手:“是咱自己給忘了,本也不關你的事兒,不必自責。況且只一頓飯的事兒,有什么打緊的,想起來了,補上就是了,你起來吧!
現(xiàn)在情報也總算都看完了,所以朱元璋一邊說,一邊將手里的情報拾掇好收進自己袖兜里,臉上是不以為意的神情。
陸威長舒了一口氣,道:“謝陛下恕罪!”
“微臣這就安排人給您傳膳。”
這時候。
朱元璋看了看天色,似是突然想起來什么一般,道:“不著急,咱也是一個不留神才發(fā)現(xiàn)這時辰都過到下午了,不過既然咱收到情報都已經(jīng)這么長時間了……這北平城里,可有何動靜?”
陸威立刻應聲道:“原本也正要和陛下您說呢!
“北平城里的翠茗樓消息向來靈通,號外期刊這種事兒,報道的又是此等祥瑞,他們在應天府留守關注的人自然也不落下風。報紙和消息一個多時辰之前就已經(jīng)被送了過來。”
“他們靠這手段謀生掙錢呢,自是忙著在北平城里廣而告之,今日下午,北平城可熱鬧著呢,百姓都感念開乾陛下的恩德!
陸威如實把北平城里的情況告訴了朱元璋。
聽到他最后一句話,朱元璋心里立刻就美了,之前的許多無奈與愁苦都暫且一掃而光,嘴角的笑意更是止都止不住。
也立刻來了興致:“既然沒吃午膳,就不在這里吃了!咱出去吃!正好也去湊湊這個熱鬧!哈哈哈哈哈!”
他問起北平城的情況,想要聽的本來就是這個。
祥瑞、糧食、畝產(chǎn)、緩解饑荒……他太了解這會造成怎樣的震撼與轟動——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他的好大孫!
朱元璋愿意錯過這個熱鬧就怪了。
哪個當爺爺?shù)牟粯芬饪慈巳硕及炎约掖髮O夸出花兒來?
陸威遲疑了片刻,本想勸一勸他,畢竟熱鬧也代表了混亂,可他也知道朱元璋的心思,隨后還是應聲道:“是,陛下。”
朱元璋神清氣爽地站起身來。
本想立刻出發(fā)。
卻又先回頭跑廚房里走了一趟,再看了一眼自己的寶貝紅薯和紅薯藤,這才背著手大搖大擺地帶著朱元璋出了院子:“走!看看熱鬧去!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