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里捋著夏原吉的那一番話。
三人甚至有些不自覺地停下了腳步,驚嘆的目光里,滿懷著深刻的敬佩和欣賞:“陛下他……總是能這么出其不意啊!”
幾人皆是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對于詹徽、傅友文、袁泰……他們這些高高在上朝中大員來說,他們其實站得有些太高了。
眼里看到的永遠是宏觀角度。
看到的更多是宦海政治上的傾軋、立場、利益糾葛……
所以在此之前,他們只覺得朱允熥那葫蘆里,多少賣了點什么好藥,但還真的完全沒有往這方面去想,只一味地覺得想不通,覺得好像置身于一陣濃厚的迷霧之中。
更想不到可以有這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辦法。
不過經(jīng)過夏原吉這么一提醒。他們都是聰明人,當然知道夏原吉說的的確沒有毛病和漏洞。
“通了!許多事情一下子通了!”
“按照方才小夏大人的思路,無疑是對的,那么……陛下要做的,一方面是潛移默化地感化百姓和將士,而另外一方面,自然就是拖住那群莽夫!”
“是了!所以陛下會毫不猶豫地把穎國公調(diào)到沿海一帶去!穎國公固然有足夠的能力和聲望制衡他們,但他們?nèi)硕鄤荼,其實這法子只能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勉強法子!
“放棄這個法子,反利用穎國公的去留拖住他們……陛下還真是,每一步都算的這么精細!”
“還有今日也是如此!”
“陛下眼里為何沒有絲毫的在意和警惕?不是他對淮西勛貴太過遲鈍,而是……他早已有了萬全之策!”
說到這里,詹徽目光一亮,想起了和他同樣具有革命友誼的劉老頭:“還有劉學士!那日他一臉義憤,怒沖沖的就跑去乾清宮面見陛下意圖勸諫,卻被陛下直接禁足在了自己府宅……不是陛下惱了他怒了他,是做給淮西勛貴看的!”
“……”
許多事情雖如同絲線,剪不斷理還亂,可是當一個線頭被找了出來,許多其他的絲線便容易被這線頭輕而易舉地牽扯出來了,此刻便是如此。
一旦察覺到朱允熥對壞西撇貴采取的是「拖字訣」。
有些迷霧就被撥開了。
三人之中。
傅友文更是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瞬間覺得自己一顆一直懸著的心,都落到了實處,微低著頭,捋著胡子瞇著眼,心中暗道:「當初得了友德從陛下那里給我?guī)У脑,信了他、勸了友德下了注……看來,老夫果然賭對了!」
「陛下果然自有打算和安排!」
「呼……陛下誠不欺我!誠不欺我啊!」
想著這些,傅友文一顆心也愈發(fā)激動起來,胸口的起伏都不由劇烈了許多。
不過他和傅友德之間的默契、傅友德給他帶話的事兒,傅友文從來沒有往外說過,就是對詹徽也是嚴防死守,此刻便是心里再激動,面上還是在強作冷靜。
他深呼吸了一口氣,讓自己暫且不去想這份「勝利」。
而是抬起頭轉(zhuǎn)移注意力,看向跟在自己身側(cè)的夏原吉,笑著道:“旁人都道陛下如此偏寵于你,為你破例又為你罷朝,可實則,陛下乃是高瞻遠矚、慧眼識人!”
他賭對的,不僅是前番自家兄弟傅友德的風波,還有這個風口浪尖上的戶部右侍郎!投資也沒下錯!
他們這三個人都沒看到的。
夏原吉卻看透徹了!
所以傅友文說這話,既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情緒,同時也是發(fā)自真心實意。
“陛下身上還有多少本事和能力……還真是讓人琢磨不透啊!”傅友文心里有些駭然,嘆道。
而對于傅友文對夏原吉的這份評價,詹徽、袁泰二人也忍不住點點頭,深表認同:“傅大人這話,現(xiàn)在本官是認的!”
反倒是夏原吉被三個人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愣愣撓了撓頭,老老實實地道:“三位大人謬贊了,下官之前一直身在民間,看得多也見多的罷了。承蒙陛下厚愛,的確是占了天大的運氣和便宜了,本是無功無德,如此破例忝居高位,下官心中也不安!
這一番回答帶著真情實意的誠懇,又不卑不亢。
一時更是令人高看。
而夏原吉這話,卻好似是讓詹徽想到了什么,他看著夏原吉,下眼瞼微顫了一下,而后才面露欣喜之色,道:“小夏大人乃是置身民間,又善觀察思考,這才有了這一番咱們想不到的見解,猜到了陛下的心思,然……陛下呢?”
他問出這句,讓傅友文、袁泰、夏原吉三人都微微一愣。
旋即便立刻會意過來詹徽的意思。
面上齊齊露出驚嘆之色。
嘆道:“陛下他……上能籌謀算計、掌控人心,對下……也絕不乏體察!否則他何以能想得到如此潤物無聲的解法?”
幾人交換著心照不宣的眼神。
臉上的敬意愈發(fā)濃厚起來。
“前是深居東宮,后為一國之君……能看到這樣的層面并作出此等算計籌謀,難得,太難得了!這得是高瞻遠矚的大智慧、大眼界才行!”
至少他們這些可堪稱「皇帝智囊」的人物,面對那般死局,都只能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干著急、團團轉(zhuǎn)。
甚至乎……
陛下一張大網(wǎng)早已悄然鋪開,他們都兀自渾然不覺。
連看都看不透。
更何談布下這么一張大網(wǎng)呢?
說到最后,傅友文腦海里浮現(xiàn)出那個時而看起來放蕩不羈、時而心黑得讓他們背后發(fā)寒的少年,總覺得自己已經(jīng)不知該如何用言語來形容了,沉吟了片刻,只憋出一句最樸實無華的話:“陛下……他可真厲害!”
其他幾人也都是無法保持冷靜地點頭同意。
尤其是袁泰,他了解的真相遠遠沒有詹徽、傅友文這兩個一開始就被朱允熥找上的人這么多,此時的震撼更是二人的十倍百倍——那個被自己天天參來參去、諫來諫去的陛下,暗地里卻是如此用心良苦?
繼剛剛才震撼過的紅薯過后。
袁泰又一次覺得自己的三觀有點崩塌了——合著跳梁小丑竟是我自己。?
想到這些。
袁泰的心里更是自責萬分,緊蹙起眉頭,長嘆了一口氣,整個人的腦袋都有些耷拉著:“我真該死啊!身為都察院左都御史,什么都看不清楚,想不真切,好事兒一件沒做,卻是一直在冤枉陛下的一番良苦用心!枉受先帝的信任吶!”
“該死!真該死!”一邊說著,袁泰更是直接掄起手,蒲扇大的巴掌就要往自己臉上招呼,一點都沒有要留力的意思。
他勸諫朱允熥的時候,是真心實意的。
此時的懊悔,也是一樣。
尤其是作為一個把「忠君」這兩個字都變成思想鋼印并徹底貫徹的人,這更讓他有些無法原諒自己。
也好在詹徽和傅友文立刻攔住了他:“誒誒誒!打住打。≡笕,你這是要做什么?”
即便兩個人拉,袁泰都還有些拉不住的樣子。
兀自在用力掙脫詹徽和傅友文:“我數(shù)次頂撞圣上,有罪呀!我袁泰有罪呀!”
詹徽提醒道:“有罪沒罪,回頭讓陛下給你定奪!陛下此計乃是以身入局,把自己的名聲都給糟蹋了,好歹現(xiàn)在是四下里都沒人,你這副樣子要是給旁人看到,讓旁人怎么想?”
“在陛下大計功成之前,你就是想扇自己、想請罪,也得憋著!否則若是讓其他人看出此間的端倪,豈非更是辜負了陛下的一番苦心了?”
袁泰不是聽不進去話的人,況且詹徽還是他的頂頭上司。
而詹徽這一番話說得的確有理有據(jù),所以袁泰這才停止了掙扎,滿臉都是懊悔,咬著牙道:“詹大人說得是!是下官沖動了!待陛下功成之時,下官再去給陛下負荊請罪!”
傅友文則是笑呵呵地道:“這才對了嘛!”
“陛下先有廉價布料和無煙煤助百姓過冬,現(xiàn)在更是弄出了紅薯這等祥瑞之物……天下歸心,這是遲早的事情不是?”
“另一方面就是拖住那群莽夫就行了。”
“如此潛移默化下去,五年……不!三年之后,百姓、軍中將士認的到底是誰,屆時自有分曉!”
說完,傅友文長舒了一口氣,大有種身上推開了塊大石頭、卸下了大包袱的感覺。
之前他、詹徽、和劉三吾……雖各自有不同的立場和追求,可壞西撇貴這事兒總是塊壓在他們身上的大石頭。
現(xiàn)如今。
他們知道淮西勛貴這伙人有了平和且有效的方法收拾。
那陛下這皇位、大明這天下,也就不存在什么不穩(wěn)定、動蕩大亂的威脅了。
而這樣穩(wěn)定、不動蕩的大明……有當今的開乾皇帝在!
當時山河無恙,一片大好哇!
“正是正是!陛下方才可也說過,今日這祥瑞,不僅地里的紅薯可以當種子,就連上面那一片片密密麻麻的莖葉,也一樣可以當種子用來擴大種植培育!紅薯的普及,也快!哪兒用的了五年,三年差不多就夠了!哈哈哈!”詹徽心里也是格外輕松,應聲附和著道。
幾人提前i這事兒,臉上都不由露出輕松愉悅的表情。
不過他們卻不知道。
自己這些話要是被朱允熥給聽到了,只怕朱允熥都忍不住要吐槽一句:真特么的晦氣!
特么的收拾一群莽夫還要花上五年、三年?
怎么想的?這不妥妥的浪費時間呢么!要真這么搞,大明球長還要不要當了?
他們提到的所謂的廉價布料、無煙煤、紅薯……等等等等,都只是朱允熥在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既定計劃,從多方面下手,以最快的速度把基礎(chǔ)打好,把大明的國力先提升起來罷了。
因此收獲的民心、軍心……算是個符合他需要的副產(chǎn)物。
但靠這個來解決問題……
太慢了。
從一開始就壓根兒沒在朱允熥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
真正的殺手锏,明明在被他們口誅筆伐的煉丹司呢!時間上,也快了,朱允熥才不會等什么五年三年那么久。
當然。
這是朱允熥的最高機密,詹徽、傅友文、袁泰、夏原吉四人這時候當然是啥都不知道,此刻覺得自己猜到了朱允熥的想法、布置和謀算,還兀自有些沾沾自喜呢!
“雖然你我今日僥幸猜測到了陛下的心思……但你我也應該切記,今日所說……絕不可說與第五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