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允熥這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原本興致勃勃,幾乎下一刻就要和朱允熥預定未來的北伐打仗計劃的淮西勛貴們,也只能暫且壓下心中的激動。
疑惑道:“陛下,祥瑞現(xiàn)世乃是天大的喜事,怎么陛下看起來好像還有所遲疑的樣子?”
聽到淮西勛貴的話。
朱允熥收回自己的思緒,面上再次露出笑意,道:“非也非也,朕方才其實并非在遲疑,而是你們提到「大軍糧草」之事,讓朕突然想起來一事!
接著立刻有人好奇問道: “敢問陛下所思何事?”
朱允熥頓了頓。
而后才緩緩開口問道:“眾愛卿以為,我大明皇朝獲得紅薯,最大的好處是什么?”
聽到朱允熥這個問題。
這下輪到朝臣和武勛們露出面面相覷的不解了。
能吃、能當糧食填肚子,畝產高……這些莫大好處都是大家親眼所見,親自嘗試過了的。
可謂是眾所周知的。
陛下這算什么問題?這不是在明知故問呢嘛!
是以,眾人心里雖然都有了答案,但一時之間竟然不約而同地陷入了沉默,人群之中只有一陣輕微的嘈雜和騷動,卻無人開口回答朱允熥的問題。
三兩個呼吸的時間過后。
這才有人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回陛下的話,這紅薯吃了當飽,畝產高,一年之內能夠種出來的糧食就多,百姓能吃飽,大明能變得富庶安樂!
而公侯武勛們的關注點,當然還是處在干仗上面。
也接著有人站出來回答道:“回陛下的話,最大的好處方才不是已經說過了嘛!打仗不怕缺糧草呀!”
對于這兩個常規(guī)得不能再常規(guī)的回答。
大部分人眼里雖是認可的。
可還是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不是他們有更好的答案,而是他們覺得……
朱允熥這個皇帝作為苦尋此物十年,又一直背負罵名忍辱負重半年培植這片紅薯地的人,這些基礎的答案和好處,必然早就了然于心。
「對于這些,陛下心知肚明,卻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只能說明陛下心中所想,并不止于此!
考慮到這些。
原本面露疑惑、不解、迷惘之色的眾人,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紛紛變得明亮了起來。
抬頭看著朱允熥。
臉上轉而露出激動、期待之意:
「連百姓吃飽,國家富庶、打仗缺糧草……這樣天大的好處都算不得這祥瑞最大的好處,那便意味著……」
「還有比這些更大的好處!」
「陛下尋找此物、培育此物,乃是天底下最熟知此物之人,陛下所說的話,必然不會有假了!」
之前他們不相信朱允熥,無非是被他那「玩物喪志」、「任性紈绔」的固有印象遮蔽,也因從來沒有見過紅薯這樣的好東西,可現(xiàn)在卻不一樣了,他們相信大明這位尋來祥瑞的開乾皇帝,心里當然一下子格外激動起來。
當然,他們心里更多的是好奇。
“想來,陛下心里有更妙的想法,還請陛下為我等直言解惑!”眾人思來想去,打破了腦袋也想不到這葫蘆里面到底還能藏什么靈丹妙藥,忍不住催促朱允熥道。
“是啊!陛下您快說說看!還能有比這些好處更好的好處?”公侯武勛們更是簡單直白地道。
朱允熥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
這才隨手從地上撿了一個紅薯,道:“這紅薯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明的饑荒,這的確沒毛病,不過你們今天都是第一次吃,并不知道,紅薯身上并非全無缺點!
“紅薯雖然可作糧食飽腹,卻終究不能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糧食,要是這東西吃多了,容易燒心、腹脹、愛打屁……其實并沒有傳統(tǒng)的糧食那樣吃了舒服。”
“所以最合適的用法,其實是和稻米、小麥……這些傳統(tǒng)主食混合食用為佳!
“這是其作為糧食的限制之一!
說完,朱允熥看了眾人一眼,F(xiàn)在眾人只看到了紅薯的好處,許多事情容易太過于想當然,這些缺陷朱允熥還是要和他們先講明白的。 省得到時候提前宣傳得天好地好的,實際到手種植起來,又是另一番光景。
不提前說明,沒準還要惹來怨懟。
聽到朱允熥這話,無論是朝臣還是武勛們,臉上都不由露出一絲訕訕之意。
“如此算下來……這紅薯的作用,的確是要打上不小的折扣,可惜……可惜了……”文臣們有些失落地嘆息道。
不過接受了這個事兒之后。
眾人也并不太過失落:“即便如此,相比于這祥瑞出現(xiàn)之前的糧食產量情況,依舊能有巨大的進步,對于飯都吃不上的人,土都得吃,哪兒還管什么燒心、腹脹的!
“雖有缺點,但……瑕不掩瑜!”
主要是之前的饑荒傾倒太甚了,一年之中,總得有人缺糧餓死的,就算這紅薯效果要對半劈……
那也救了大命了。
與此同時,公侯武勛們也同樣有些失落:“這樣的話,軍中糧草豈不是也得打折扣?無妨無妨……行軍打仗,很多時候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
他們這些打仗的,也是吃了太多糧草不足的苦了。縱然紅薯有這些缺點,依舊好使!
在眾人消化著紅薯的缺點之際。
禮科給事中幽幽站了出來,格格不入地諫議道:“啟稟陛下,微臣以為,陛下乃一國之君,說話用詞,當文雅些!
朱允熥想起來自己剛才說了個「放屁」,臉上都露出無奈的表情,這群人都是刻板認死理的犟種……這時候還在堅守他們那所謂的職責呢。
但他朱允熥是聽勸的人么?是把這些傳統(tǒng)禮法放在眼里i的人么? 當下不以為意地挑了挑眉:“哦,你的意思是說朕不能說「放屁」是吧?朕拒絕你的建議。吃了紅薯會放屁這是事實,你們剛才吃的多的,回頭過會兒就得放屁信不信?只要是個人都得放屁,這有什么好說的?”
一身反骨的朱允熥,惡趣味地重復了好幾次「不雅之詞」。
那給事中還想再說點什么。
卻是立刻就被旁邊幾人給齊齊出手按住,連嘴巴都給捂上了,一臉緊張地壓著聲音對這給事中道:“ 特么的陛下祥瑞都搞出來了,這點芝麻大小的事兒,諫什么諫?”
“況且你諫了陛下也不會聽你!”
“別回頭在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惹了陛下。陛下一個不爽快,直接拂袖而去,你就高興了!”
他們還等著聽聽這祥瑞,到底還能給大明皇朝帶來什么更大的好處呢!
朱允熥倒是注意到鬧出這個小插曲的給事中被人給按住了。
不過他們低聲耳語了些什么。
朱允熥就不知道了,也懶得探究,隨后便回歸正題,把手里的紅薯放了下去,轉而從地上拾起一根被眾人摒棄在一旁的紅薯藤:“方才說的是紅薯的局限性,而今番出現(xiàn)的這祥瑞,最大的好處,不在紅薯上,而在這紅薯藤上!”
“紅薯藤?”
眾人臉上再次露出疑惑不解之色:“紅薯藤也能用來吃么?可一些藤蔓莖葉,再怎么也比不上香甜飽腹的紅薯吧?”
別說之前對此一無所知的朝臣和武勛們。
就是站在朱允熥身邊,一手把這片紅薯藤培育長大的馬三寶,這時候都有些不知所謂。
這所謂更大的好處……連他都不知道!
朱允熥云淡風輕地笑了笑:“不對,但接近了!不是吃紅薯藤,而是讓大明的百姓、大明的將士兒郎們,都吃上肉!”
“吃……吃上肉??”
朱允熥這話聽起來就更莫名其妙了——紅薯藤,一堆讓人不太有食欲的管子葉子;紅薯,好吃是好吃,但跟吃肉壓根兒就搭不上一點邊好的吧?
是以,所有人臉上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顯然很想吐槽但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吐槽起了,無語得很。
對于眾人這幾乎寫在了臉上的質疑。
朱允熥心里當然也知道他們怎么想的,淡定地解釋道:“紅薯藤和紅薯不是肉,可是這紅薯藤一長起來就茂密無邊,好似無窮無盡一般……用來喂了給豬吃,豬長大了,可不就是肉了?”
這一點,其實他也是剛剛看到淮西勛貴摩拳擦掌,想要帶著大明雄兵北伐征討蠻夷的時候,才想起來的。
在了這個時代。
連基本的口糧都是大問題,就更別提肉類這種蛋白質了。
日子稍稍過得去的人家,也是過年了才吃上一小頓肉,大部分人更是連葷腥都沾不上。
至于軍中士兵,肉類這種東西也不常能吃得到。
這便自然而然會導致軍中的大部分士兵,其實遠遠沒有達到他們所能達到的身體、力量極限。
要是能將豬肉這種東西變成大明將士、百姓的常規(guī)食譜……
整個大明皇朝的是士兵……乃至是尋常百姓,甚至素質都不可同日而語。
蒙古韃子為何在身高、體魄、力量、耐力……等等各方面都遠超中原將士、人人皆可為兵?除了他們游牧民族的屬性,其實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常常宰牛殺羊為食,常年的高蛋白質補充,身體素質自然而然地就要高。
這一點……
大明從前難以比得上,往后可就能把這個短板補足了。
淮西勛貴想到的是糧草的補給供應。
而朱允熥突然想起來的對紅薯的開發(fā)利用……則是讓整個大明皇朝的將士兒郎、百姓子民……其身體素質和戰(zhàn)斗力,都能慢慢往上翻番!
「朕依稀記得,前世曾聽老一輩人嘮過,他們說起建國后人口大爆發(fā), 且雜交水稻并未被開發(fā)出來之前那段時日的艱苦日子,紅薯便是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地里可以不結紅薯,但要是面兒上的紅薯藤長得不好,不夠把家里的豬喂大喂肥了,那才是真正的天塌了。」
「此事乃是老一輩人從那個人口眾多卻糧食匱乏的年代走過來的經驗之談,必不會錯!」
「從此以后,朕的兵,不說全部超過那群蒙古韃子,卻也都能發(fā)展成無比精銳之師!而大明雄兵百萬……」
「呵呵!日后開啟征伐,便是巨大的把握了!」
朱允熥把這個答案道出來的同時,心里也在暗暗估摸盤算著, 一時之間,藏在寬袖中的雙手都不由緊緊握拳。
心中一陣澎湃起來……
而與此同時,當無比好奇且疑惑的眾人得到了朱允熥這個答案,當即便是目光發(fā)亮: 「把紅薯藤喂給豬吃,讓豬長肉……這聽起來似乎……可行!」
按照這個邏輯往下捋,好像的確是無可辯駁的。
唯一值得質疑的是:“只是陛下……養(yǎng)大一只豬,需要消耗的飼料可并不少,這紅薯藤……當真夠么?”
聽到這話,朱允熥不以為意地輕嗤一笑。
現(xiàn)在紅薯已然公之于眾。
朱允熥自然也不需要再藏著掖著,于是直接回答道:“紅薯藤這玩意兒……竄得比誰都快,摘了還長,再摘還能繼續(xù)長,源源不絕——正是因此,才適合拿來養(yǎng)豬!
聽到朱允熥肯定的回答。
眾人心中自然再無疑議,而是長舒了一口氣,目光發(fā)亮,臉上紛紛露出狂喜之色:“到時候百姓都拿出些田畝來種這紅薯,還能順便養(yǎng)上一頭豬吃……大明必然日益國富民強!陛下誠不欺我!陛下誠不欺我呀!”
說完,眾人面上便紛紛露出崇敬的神情,肅然且認真地看向朱允熥,誠懇地嘆道:“陛下果然高瞻遠矚,為我大明皇朝、為我大明百姓……思慮深遠!陛下……萬歲!”
另外一邊的公侯武勛們。
更是目光火熱得不行:“這么說來……我大明的將士們,可以完全放開手腳地去訓練。恳秦i真能這么著養(yǎng),肉能這么著供應……大明各大衛(wèi)所,處處皆可出精銳。
他們是真的服了朱允熥了。
搗鼓出紅薯這么個祥瑞也就算了,更是根據這東西的特性,將其利用到了極致,每一步都規(guī)劃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