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芝和里。
今天碼頭上的活比較多,郭子恒一直忙到深夜十點才下班,不過下了班之后也沒有立刻回家。
而是拿著剛領到的薪水,先來了芝和里附近的一處難民營,這處難民營里收容了幾百個難民。
其中就有郭子恒的部下。
是的沒錯,郭子恒一直在拿他的薪水養(yǎng)活自己昔日的部下,因為這些部下已經(jīng)喪失勞動能力。
當然,并不是只有郭子恒一個外出掙錢,差不多一半一半,就是一半的坦克兵累死累活掙錢,養(yǎng)活另一半因為救治不及時喪失勞動能力的戰(zhàn)友。
說起這個,還真得感謝今年上半年的糧食以及日用品騙局。
這場騙局對于淞滬的有錢人來說是一場災難,但是對于郭子恒這樣的貧民或者難民營中的難民來說卻是天大福音。
因為騙局之后糧食日用品的價格被打落塵埃,糊口壓力一下變得比之前輕多了。
比如米價,騙局之前每擔大米漲到了二十元,可是現(xiàn)在上等的白米也只要五元。
普通糙米每擔更只要一元。
郭子恒在太古碼頭開鏟車,每月薪水三十元,之前只能買一擔半大米,只能勉強填飽三個人的肚子而已,現(xiàn)在他的薪水雖然降到了二十元,但是能夠買二十擔糙米,足夠養(yǎng)活四十人,壓力一下輕了。
所以,當郭子恒在芝和里巷口看到徐升平的時候就十分激動,當即便上前鞠躬。
“誒,兄弟你這是做什么?我可當不起你這么大的禮。”徐升平趕緊伸手把郭子恒扶起。
“不,徐經(jīng)理當?shù)闷!”郭子恒卻堅持鞠完躬才肯起身。
徐升平有些錯愕的問:“兄弟你認得我?”
“整個淞滬灘,誰還能不認識徐經(jīng)理您?您是萬家生佛!”郭子恒肅然道,“整個淞滬灘一百多萬平民還有兩百多萬難民都因為你才得以活命。”
“誒,別別別。”徐升平這下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忙道,“你說的是糧食日用品的事情吧?這我可不敢居功,你要謝,還是感謝我們參謀長吧!
“你們參謀長?”郭子恒聞言也是一愣,愕然道,“糧食還有日用品的價格不是被你們淞滬洋行打下來的嗎?”
“你說的沒錯,是我們淞滬洋行打下的,可我們淞滬洋行也只是奉命行事。”徐升平笑道。
這時,旁邊的宋滿已經(jīng)等得有些不耐煩:“我說徐經(jīng)理,你還有完沒完了?趕緊進去找人!
“噢,對對對,找人!毙焐揭慌念~頭笑著說,“一說話就把找人的事情給忘了。”
當下兩人進了芝和里。
郭子恒一邊跟著兩人,一邊又殷勤的說:“你們要找誰?我在這里住了有一年多了,整個里弄的鄰居我?guī)缀跞颊J識。”
“那就有勞了。”徐升平連忙抱拳說道,“我們找一個叫郭子恒的,據(jù)說以前干過坦克兵!
“?”郭子恒愣住。
“喂,你認識郭連長嗎?”宋滿也問道。
郭子恒不答反問道:“你們找他做什么?”
“你就說你認識不認識,哪那么多廢話!彼螡M不耐煩道,“認識就趕緊幫我們找人,不認識那就趕緊滾蛋,別耽誤事。”
“我就是郭子恒!惫雍銢]好氣的道。
“你就是郭連長?”宋滿聞言大喜過望,當即毫不見外的拉著郭子恒的手就要往外走,一邊又急吼吼的說道,“走走走,郭連長你趕緊跟我走!
“誒,誒誒誒誒。”郭子恒踉踉蹌蹌的跟著往外走,一邊又忙不迭的問道,“你們總得讓我知道去做什么吧?”
這要是換成昨天,郭子恒多半連理都懶得理會兩人。
正所謂一朝補蛇咬,十年怕井繩,已經(jīng)被三戰(zhàn)區(qū)長官部算計過一次,當過了一次替罪羊,他已經(jīng)不想再跟國軍有任何交集。
但是剛才跟徐升平的對話改變了他的看法,如果糧食和日用品的這個局真是活閻王做的,那他跟三戰(zhàn)區(qū)長官部可不太一樣。
一個能為平民百姓甚至難民設身處地著想的高級將領,應該不至于出賣部下,更加不可能拿無辜的部下充當失敗的替罪羊。
宋滿道:“郭連長,那我就跟你直說了吧,我們剛剛繳獲了三十輛鬼子坦克,打算利用這三十輛鬼子坦克組建一個坦克營,可問題是我們以前沒有開過坦克,更沒有人懂得指揮坦克部隊作戰(zhàn),所以就找到了你,希望你能擔任這個坦克營的營長,盡快的把這個坦克營給我拉起來!
“什么?坦克營長?”郭子恒再一次愣住,太突然了。
“怎么,你不愿意?”宋滿兩眼一瞪說道,“姓郭的,你不會是想當逃兵吧?”
“我沒有,我不是,你不要瞎說,誰說我要當逃兵了!惫雍氵B連搖頭又道,“可是,可是你總得讓我回家收拾一下吧!
“收拾個嘚!彼螡M道,“軍需倉庫什么都有,吃的穿的還有鋪蓋卷什么的都有,人去就行!
“我總得召集老部下吧?”郭子恒掙脫宋滿道,“我一個人可撐不起一個坦克營。”
“這個可以!彼螡M道,“你的老部下在哪呢?我們這就過去把他們都召集起來!
郭子恒說道:“他們都住在太古碼頭的宿舍區(qū)!
宋滿當即對徐升平說道:“徐經(jīng)理,再麻煩你派一輛卡車,一輛卡車可能坐不下,派兩輛吧!
徐升平當即吩咐隨行的一個副理回洋行去調(diào)車,他自己則親自開車送宋滿和郭子恒前往碼頭。
這時候已經(jīng)深夜十點多,可是法租界的街上還是燈火通明,行人如織,各種小商販的叫賣聲交織成一片,顯出一種崎形的繁榮。
每隔幾十米,就能看到兩個或者三個身穿黑衣、頭戴黑色寬檐帽的年輕人在巡邏。
這些都是斧頭幫的徒眾。
街上的行人還有小商販見了斧頭幫的徒眾也是一點不害怕,甚至還有主動邀請他們吃東西的,不過無一例外都遭到了嚴詞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