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之中,一月成胞,二月成胎,胎胞形成,承載性命衍化。”
“性命二者中,以性攝命,故此之后,三月生靈,四月生魂,五月生魄!
隨著左若童的訴說,在二人面前的那抹靈光逐漸分化,好似一朵火焰,在冥冥的虛無中綻放著靈性的光彩。
這抹靈光雖然璀璨,但卻顯得過于虛無縹緲。
“至此,【性】的初步衍化已經(jīng)完成,接下來便是【命】之誕生!
左若童嚴(yán)肅的看著面前的這抹靈光,神色認(rèn)真、言語淡然,好似一位無情無欲的造物之主,正在完善自己的作品。
而他的作品,也伴隨著那敕令一般的言辭,緩緩演變。
“六月生機(jī)靈驗,七月體成身滿,此時【命】的初步衍化也已完成!
虛無中那抹虛幻的靈光閃爍,流光溢彩間,好似有一盞燈燭衍化而出。
這盞燈燭承負(fù)著那抹如同火焰般虛幻飄渺的靈光,一時間燈火相接,方才虛無縹緲的靈光也有了顯化的依憑,變得更加璀璨絢爛。
左若童那無喜無悲的聲音接著響起,訴說著自己身為造物主般的指令。
“八月魂魄運(yùn)轉(zhuǎn)、魂魄動而生神,九月神外動而生性,十月性化而生識!
燈燭和火焰的聯(lián)系隨著左若童的話語變得更加密切,靈光燃燭,燭燃靈光,二者的界限變得模糊。
恍惚之間,象征著性命的火焰和燈燭化為了一個整體,二者不可分割,互相依憑,成為了一架真正的燈盞。
呂謙靜默地看著左若童演法,對方借助道藏經(jīng)文中的“燈盞之說”,演示了性命分化的過程。
從古至今,因為性命二者的抽象屬性,關(guān)于性命的論斷紛繁復(fù)雜。
何為性、何為命,并沒有一個足夠具體的定義,但卻有不少抽象的比喻,“燈盞之說”便是如此。
完整的燈盞,不僅要有蠟燭,還要有火焰,二者齊聚,方能發(fā)出光亮,賦予燈盞真實(shí)的存在意義。
左若童看著面前的燈盞,燈盞的火焰跳動,璀璨的光影倒映在那雙淡白虛化的眸子中,但他的話語卻并未停息,接著訴說。
“十月之后,性命二者繼續(xù)衍化,亦不斷損耗,由稚子化為老叟!
話語間,燈盞內(nèi)騰燃的火焰迅速消耗著下方的蠟燭,而伴隨著蠟燭的減短,原本明亮的火焰也逐漸變得黯淡,仿佛從年輕人的朝氣磅礴,變成了老年者的遲暮乏力。
“此乃常理之中,人一生的變化,但對于我等修行者而言,性命既是存世的基礎(chǔ),也是可以摶煉的丹材!
“我三一門的【逆生三重】,雖然效用神妙,但卻走岔了路!
左若童抬眼看向?qū)γ娴膮沃t,笑著說道,“呂謙道友應(yīng)該也能察覺,我等錯在了什么地方。”
呂謙看著身前燃燒的燈盞,點(diǎn)了點(diǎn)頭回答道。
“逆生三重還是太過粗糙,重性而輕命,修性又修不完全,以至于性命失衡,最終逆返成就的乃是混雜的后天之氣,而無法煉養(yǎng)純粹的先天之炁!
“雖然壽可千百載,與世同休,但乃是鏡花水月,終究無法超脫,最后還是難逃道化,一身修為散做青煙!
三一門原先的逆生三重,乃是一條走錯了的歪路,不僅路途錯了,就連最后的結(jié)果也是有所謬誤。
根據(jù)《逆生三重》的表現(xiàn),左若童達(dá)到第三重后,分明已經(jīng)全身炁化、聚散自如,按理來說已經(jīng)達(dá)到了羽化的境界,但卻還是凡人之軀。
“哈哈哈,然也!”
面對呂謙的指正,左若童并沒有惱怒,反而朗聲笑道,“說到底,還是三一門底子薄了些,逆生一道又太過玄妙,以至于錯了百年!
說著,他看向面前的燈盞,沉聲繼續(xù)演法,無喜無悲的聲音講解著屬于逆生三重的奧秘。
“逆生三重效法全真的陽神之道,以身合神,卻不像陽神那般厚積薄發(fā)、循序漸進(jìn)。”
“逆生的炁化,乃是從一開始便著手逆煉四肢百骸,使其融于元神。”
“元神真靈不滅,自可斷肢重生、筋骨再續(xù)!
說到這里,左若童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搖頭否定道,“此舉追求速成,自然弊端重重!
“其一,命功欠缺,肉身中的后天駁雜之氣未消,混于元神真靈中,反而渾濁了元神的先天真性!
“其二,元神承接肉身,若無足夠的性功修為支撐,那逆返的肉身自然崩滅,消散無形,輕則殘疾、重則殞命!
呂謙點(diǎn)了點(diǎn)頭,對于左若童這番引經(jīng)據(jù)典的話語表示理解。
簡單來說,逆生三重想要效仿全真的陽神之道,走以身合神的路子,將肉身融于元神,以此還歸先天祖氣之態(tài)。
但三一門這條路子,走得太過心急,將人家的三步并做一步,步子跨的太大,造成的風(fēng)險太高、收益也大打折扣。
全真的陽神之道,以三昧真火洗練肉身元神,祛除其中的雜質(zhì)與后天濁氣,將肉身和元神全部洗練純粹之后,再合二為一。
可三一門直接就將沒有洗練純粹的肉身融入元神,其中的后天濁氣和污穢沒有清理干凈,反而容易臟污了元神的真性,想要求得先天的純凈之姿自然難上加難,路子只能越走越窄。
而且肉身融入元神,這一過程中,肉身好比是水,那元神就是盛放水的杯子。
這也就意味著水沒有經(jīng)過煉化壓縮,杯子也沒有經(jīng)過擴(kuò)展加固,就這么大大咧咧地將大量渾水注入小而薄弱的杯子。
不管是水溢出潑灑,還是杯子破裂,那都是涉及性命的大事。
三一門成立數(shù)百載,說長比不上那些玄門,說短卻超過不少門派勢力,底蘊(yùn)并不豐厚,也是就大盈仙人左若童的出現(xiàn),才將三一門推上了頂峰。
數(shù)百年來,也不是沒人嘗試改良逆生三重,但全都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成果,沒丟了傳承已經(jīng)是萬幸了。
念及至此,左若童看向呂謙,眼神中劃過一絲羨慕,因為那些真正的玄門,不管是氣運(yùn)鐘愛、還是機(jī)緣巧合,總會有精彩絕艷之輩接過道統(tǒng),并將其繼承發(fā)揚(yáng)。
就好比三一門效仿的全真道統(tǒng),千百年間也經(jīng)歷過劫難和低谷,但從未斷絕,反而被不斷更替的后來人帶上了頂峰。
————————————
作者回來了。
抱歉了各位,首先說說斷更原因,首先是一月份陪家人去外地復(fù)查,去了三趟;然后是作者自己,一直在感冒和不感冒的狀態(tài)之間徘徊,有兩次渾身酸疼無法動彈;最后是年關(guān),因為輪值的原因,作者家今年負(fù)責(zé)迎賓招待,很忙。
作者如今處理完了一些瑣事,這就恢復(fù)更新,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