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直在下雨,被雨水洗刷過的郊外空氣很清新,到處有一種朦朧的美感。
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過這種郊外風(fēng)光的阿玲興奮不已,
她歪頭看向車窗外,任風(fēng)吹動自己的秀發(fā),盡情感受這份自由和愜意。
不久,汽車到了青云山腳下。
青云山高大巍峨,青云寺建在山頂上,從下面望去,能看到山頂上紅墻黛瓦的寺院莊嚴(yán)肅穆,似乎還飄著香火氣息。
據(jù)說青云寺建設(shè)于唐代,后來經(jīng)過幾次修繕,每天來這里燒香拜佛的人絡(luò)繹不絕。
得知今天有海外回國的著名大師前來講佛,來的人就更多了。
上山的石階路蜿蜒曲折,從山腳爬到山頂需要二十來分鐘,還得是青壯年,如果是上了年紀(jì)的,起碼得爬半小時。
好在這兩年建了環(huán)山公路,汽車可以開到半山腰,再爬一段石階,就可以到寺院里了。
幾分鐘后,大G到了山腰,停車場里已經(jīng)停了不少車。
停好車后,大力背著周真蘭,阿玲拎著可以折疊的輪椅跟在后面。
以前每次來這里燒香拜佛,幾乎都是秋唯帶老媽來的,到了之后,再出錢請人背她上去。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以前周真蘭兩三個月才來一次,后來一個月來一次,最近這兩個月,已經(jīng)來了好幾次了。
最近這幾天,聽說有海外回國的佛學(xué)大師要來青云寺講佛,幾天前就叫秋唯無論如何也要送她上來聽大師講課。
周真蘭體重一百來斤,背在大力的背上跟玩似的,一點(diǎn)不帶喘。
“周姨,這大師叫什么名字?從哪里來的?”大力一邊爬石階一邊問道。
“好像叫凈音法師,從加國來的!
“靜音?就是沒聲音的意思嗎?”
周真蘭抬手捶了一下大力的肩膀,“亂講!干凈的凈,聲音的音,那不叫名字,叫法號!”
“凈音?我怎么覺得這名字有點(diǎn)耳熟呢?女的是吧?”
“是的,比丘尼!
“比丘尼?尼姑嗎?”
“對,俗稱尼姑,其實(shí)應(yīng)該叫比丘尼!
“哦,我覺得還是叫尼姑比較好聽!
“那樣不禮貌,記住,如果有機(jī)會跟她說話,我們就叫她凈音師太!
“師太?多大年紀(jì)?”
“不清楚,好像挺年輕的,二三十歲吧。”
“二三十歲就叫師太?不合適!
周真蘭又捶了大力一下,“你小子說話注點(diǎn)意,人家修行高,自然叫師太,這跟年紀(jì)沒關(guān)系!”
不一會兒,莊嚴(yán)肅穆的青云寺就出現(xiàn)在眼前了。
寺院門口有個寬闊的場地,由大青石板鋪砌而成,場地上種了幾棵大樹,非常茂盛。
寺院的大門高三米左右,兩扇紅色大木門敞開著,香客們陸續(xù)走進(jìn)寺院里,人挺多的,卻一點(diǎn)都不嘈雜。
大力很少來這種地方,這純屬陪公子讀書。
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想起了之前和大兵一起去穆尼島找阿玲的情景。
當(dāng)時還在想,要是阿玲出家了該怎么辦,那樣的話肯定是不能再跟她談戀愛了。
還好阿玲并沒有出家,不但沒有出家,還給自己生了對雙胞胎兒子。
對了,說來也巧,穆尼島上的那個美女住持也叫阿玲。
當(dāng)然了,關(guān)于美女住持叫阿玲的事,是她手下的尼姑們說的,人家可不會這么說。
她的法號好像叫......對,也叫什么音......
咦,加國來的女法師?法號凈音?不會就是她吧?
不會不會,哪會有這么巧的事。
阿玲把折疊輪椅展開放在地上,讓大力把老媽放在上面,由她推著老媽,三人一起進(jìn)入寺院。
寺院里非常寬闊,綠樹成蔭,也是青石板鋪砌而成的地面非常干凈,到處是香客和尼姑。
前院接近大殿的左邊,有好幾個香爐,香客們正在香爐前上香,上完香的人雙手合十,非常虔誠。
“大力,阿玲,我們先上香吧!敝苷嫣m看著那一排香爐說道。
進(jìn)院就上香,是對佛祖的尊重,三人去到香爐旁邊,每人從一位年輕小尼姑的手中拿了三炷香點(diǎn)上。
周真蘭是長者,理應(yīng)她先上香,阿玲推她到香爐前。
她兩手握住飄著裊裊青煙的香在胸前,閉上眼睛,慢慢彎腰鞠躬,
然后讓阿玲幫她把香插進(jìn)香爐里,再雙手合十,再次閉上眼睛,嘴唇翕動,默念著什么。
周真蘭上完了香,大力和阿玲也學(xué)著她的樣子,鞠躬作揖,再把手中正在燃燒的香插進(jìn)香爐里。
上香完畢,三人向左邊走去,旁邊是一個很大的功德箱,用透明的有機(jī)玻璃做成,差不多一人高,
里面已經(jīng)裝了大半箱鈔票,大多是十塊和二十的面值,也有一些五十和一百的大鈔。
周真蘭叫阿玲把包包遞給她,從包里掏出錢包,抽出一張百元鈔票,由于夠不著,就叫阿玲幫她投進(jìn)功德箱里。
在佛祖面前,大力和阿玲這對有錢的兩口子肯定也不會小氣。
大力先掏出錢包,抽出一張紅色大鈔塞了進(jìn)去。
本來他想多塞點(diǎn),錢包太鼓了揣起來不舒服。
可是看到大家最多也才給一百,那就給一百吧,以免人家說自己炫富。
待阿玲也塞了一百塊錢進(jìn)入功德箱,三人便跟著香客們走進(jìn)寺廟大殿。
跟很多寺廟一樣,大殿里供著幾尊高大佛像,氣氛莊嚴(yán),青煙裊裊。
大殿靠左的寬闊空地上,已經(jīng)整齊的擺放了一排排蒲團(tuán),像是在圍棋盤上整齊的擺上了棋子。
這些蒲團(tuán)的前方,有個像講臺一樣的紅色臺子,臺子前有個紅色講桌,桌上有話筒,那應(yīng)該就是大師講學(xué)的地方吧。
一些香客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盤坐在蒲團(tuán)上,很快那些蒲團(tuán)就坐滿了人。
而周真蘭因?yàn)橥炔环奖愕木壒,只能叫阿玲和大力推她到蒲團(tuán)的后面,跟一些站著的香客在一起,她坐在輪椅上,大力和阿玲站在她左右兩邊。
幾分鐘過后,一位四十來歲、長得蠻和善的女尼姑,在兩位年輕尼姑的陪伴下來到講臺上。
大力注視著她,心想這肯定不是穆尼島上的那位女住持,那位比這位年輕,也比這位漂亮。
接下來,只見女尼姑清了一下嗓子,對著話筒說道:
“歡迎各位大德前來,我是本院住持慈心......”
哦,原來不是她講學(xué)。
這是本院住持,是前來開場的,跟一些活動的主持人差不多吧。
一番開場白之后,住持說道:
“下面有請來自加國的凈音法師給大家講學(xué)!”
大家雙手合十,靜待大師出場。
隨即,一位身穿黃色海青服的美女尼姑邁著蓮步從里屋出來了,慢慢走向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