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作對是你們讀書人的干的事兒,和我這盜門傳人有什么關(guān)系?”顧芳瑜一臉理所當(dāng)然的說道。
她湊近了些,語氣變了變:“你……該不會是作不出來吧?多大點事啊,作不出來就作不出來唄,大方的說出來,沒有人會嘲笑你的!
“你啊,又不是我表哥那等天下第一的才子,傳世詩詞隨口就來,沒關(guān)系的。”
顧川沒有接話,只是目光看向那山峰,沉吟了片刻道:“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云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念完,他看向一旁的顧芳瑜,道:“如何?”
上一刻顧芳瑜還在那兒偷笑,驟然聽到這一首詩,頓時不嘻嘻了,臉拉了下來。
她哪聽得懂什么詩詞,又不是讀過多少書的人,以前看過的那些書都是和盜門傳承有關(guān)的。
至于什么詩詞經(jīng)意,那是一竅不通,這就是上天給開了一扇門,必然會給你關(guān)上一扇窗。
“你不會是亂念一通,故意唬我的吧?”顧芳瑜蹙眉道。
坐在另一側(cè)的夏長君卻是將那首詩聽的清清楚楚,現(xiàn)在已經(jīng)埋首念叨著。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云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好!”
他忽的目光一亮,驚呼一聲拍著大腿道:“好詩啊,古兄,你這首詩著實是太好了,將這云霧山寫的恰到好處!”
這云霧山,偏偏就是亂石嶙峋,到處是懸崖峭壁,可不就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且這云霧山常年云霧繚繞,若是人置身其中,如何能看得見這山脈的真正面目?
這可比古人所念的那一句“云霧山分金錦州,一脈東去望江南!笔裁吹,還要好的多了!
倘若傳出去,只怕今后無人再不識云霧山,此詩當(dāng)為傳世之作!
顧芳瑜見著他如此激動,心里有些打鼓,不確定的開口問:“真有這般好?”
“何止是好?簡直是太好了!”夏長君顯得有些激動,好似第一次認識顧川一樣,看著顧川道:“我只以為古兄博覽群書,肚子里墨水足,卻不曾想,也是張口便是千古名詩的大才子!”
“以古兄這般才學(xué),也當(dāng)是那才子榜上有名才是,那江湖風(fēng)云榜如今看來,也不全然攏盡天下英雄豪杰,還能漏了古兄這般天驕,真是不應(yīng)該!”
“名利皆糞土,為何要以此而牽累自己呢?”顧川淡笑著搖了搖頭,目視前方的高山云霧道:“我只向往逍遙自在,有無名利又如何?”
“嘁~自視清高。”顧芳瑜撇撇嘴,見不得他這么裝的樣子,扭過身子不看他。
顧川往后倚靠,姿態(tài)慵懶些:“你當(dāng)我是自視清高,為何不是本就清高?”
“你清高,你了不起啊,你在墓室里……”顧芳瑜脫口而出,話到了嘴邊又停了下來,只瞪眼看他。
顧川輕笑一聲,道:“在墓室里什么?說出來,大膽些。”
“說你個大頭鬼,休想占本姑娘便宜,臭書生!”顧芳瑜氣急敗壞,跳下馬車和步景交流感情去了,不再搭理他。
顧川樂的清閑,頭枕著手臂,悠哉悠哉的欣賞著沿途的風(fēng)景,口中吹著口哨,一曲旋律便從口中傳出,縈繞這山間。
“古兄這是在吹什么曲子,雖然與其他曲子風(fēng)格截然不同,聽著卻也別有一番趣味,不過卻只有曲沒有詞嗎?”
“小眾的曲子罷了,也是有詞的,不過不合適在這兒唱!
“哦?那此曲何名?”
“煙花易冷,夏兄要是喜歡的話,到時候我寫出來送給你,自己學(xué)著唱也可。”
“那就先謝過古兄了,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我這音律不全之人可學(xué)不了,等到了揚州,叫那青樓里的女子唱給我聽!
談笑聲漸漸遠去,馬車已經(jīng)進了云霧中,只傳出幾道笑聲來,又消弭在了山間。
天色漸晚,待他們快到了那山頂?shù)臅r候,太陽都要落山了,這山中時常有豺狼虎豹出沒,晚上尤其危險,自然是不能再繼續(xù)趕路。
不過夏長君在上山之前便已經(jīng)說過了,等到了山頂上,自然是有落腳的地方。
便于崇山峻嶺之巔,有道觀巍然屹立,名曰“凌霄觀”。
四周群峰環(huán)抱,云霧繚繞,如臨仙境,夕陽漸落,霞光萬道,觀宇熠熠生輝,恍若天宮遺落人間。
山風(fēng)輕拂,松濤陣陣,與遠處鳥鳴相和,奏出天籟仙音。
觀內(nèi)建筑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皆以青石為基,青磚砌墻,覆以青瓦,古樸典雅,盡顯道家清靜無為之風(fēng)。
“古兄,這凌霄觀也是奇了,能夠在這種地方建如此道觀,也不知道當(dāng)初那些工匠是如何將這些材料運上來的!
商隊停在了道觀前,望著前方的道觀,夏長君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
他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來了,這是第二次于此處落腳,來的時候也在這兒歇過一晚,但饒是如此,再看一次還是有些莫名的震撼。
道觀中,有道童迎出門來,將一行人接引了進去。
踏入觀中,可見前方正殿巍峨,雕梁畫棟,供奉三清神像,香火雖然不算鼎盛,卻也因為時常有旅人落腳,并沒有斷過。
兩側(cè)配殿、鐘樓、鼓樓,各司其職,布局嚴(yán)謹(jǐn),在此處還可見更高處的后山。
那是一座高峰,其上有園,植奇花異草,養(yǎng)仙鶴數(shù)只,悠然自得,更添幾分仙氣。
一條石板小路連通幾處建筑,沿途碑刻林立,記錄著歷代高人逸士事跡,令人心生敬仰。
眼中所見,云霧縹緲,顧川深吸了一口氣,好像比之他處,這里的空氣都更為清新,體內(nèi)的紫氣格外的活躍。
此時此刻,唯余心曠神怡,恍若隔世之感,難怪要在此處修建道觀,真乃修身養(yǎng)性、探尋大道絕佳境地。
“幾位居士,側(cè)殿已經(jīng)打掃出來,居士們可隨意挑選休息之地,除了后山不能去,其余無不可參觀之地!毙〉劳蜻^招呼之后,便轉(zhuǎn)身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