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浩所憂之事,沒有在宗廟發(fā)生,沒有在承天門發(fā)生,這讓臧浩懸著的心,隨著一項項事宜推進,在緩緩的落下。
的確。
在過去的一次次博弈下,鳳鸞宮的那位被天子始終壓一頭,這在政治層面,讓天子獲取超然優(yōu)勢,此舉也使中樞格局在變,人心在變。
關鍵是沒人能挑出任何理來。
沒辦法,天子拿捏的尺度太精準了。
精準到作為皇太后的徐貞,沒有任何理由去反撲,但也恰是這樣,徐貞的怒始終是在積攢的。
萬一在這場大婚上,徐貞真做了什么,天子真不一定能做什么,無法,一個孝,就能把天子拿捏住。
孝,沾上政治考量,就會變得無比復雜。
這也是徐貞為數(shù)不多能夠拿出手的優(yōu)勢了。
所以臧浩才擔憂。
可臧浩卻忽略一點,孝既是徐貞的優(yōu)勢,但同時也是徐貞的軟肋,因為在徐貞的頭上,還有位太皇太后呢!
暗松口氣的何止是臧浩啊。
楚徽、劉諶、黃琨、張恢等一行人,隨著一道身影的出現(xiàn),那無不是放松下來,這場大婚簡直是太緊張了。
“呼~”
劉諶輕呼口氣,眼睛瞥了一圈,這緊繃的身體,才能稍稍放松些。
這段時日啊,對劉諶而言,那簡直不是人過的。
兵馬司的事,榷關總署的事,這都要緊鑼密鼓的籌備,這還不算完,天子大婚他領了差事,那就要兼顧好,斷不能有任何差池,關鍵是吧,還有個人,動不動就來找他,這叫劉諶都快麻了。
“姑父~”
一道很低的聲音,在劉諶耳畔響起,這叫劉諶立時緊張起來。
劉諶目不斜視,就好似沒聽到一般。
“稍后,侄兒可要敬您幾杯酒!
見劉諶不言,雙手放于身前的楚徽,挪動了幾步,保持淡笑的對劉諶道:“這次大婚要沒有姑父,侄兒還真怕辜負了皇兄所期啊!
“不敢,不敢。”
劉諶看了眼左右,腦袋微低,對楚徽道:“殿下聰慧過人,臣……”
“看,生分了不是!
楚徽出言打斷,“您要是這樣,待皇兄大婚結束,侄兒要勤去長公主府,多與您聯(lián)絡下感情才是!
別!
可千萬別!!
劉諶的雙眸微張,現(xiàn)在的他,只希望能離楚徽遠點,這樣他還能多活幾年。
這老狐貍,以后要多榨榨才行。
這心眼太多了。
不過這才好,有這老狐貍在,在一些事上,都不用皇兄勞心費神了。
反觀楚徽,嘴角是微微上翹。
他算是看明白了,國舅黃琨的能力恐難以支撐起應盡的職責,但這個人還必須要用,至少一段時期內(nèi)是這樣,不然自家皇兄有些想做的事,恐很難達到成效。
既然是這樣,就必須有人頂上才行。
有些事,他是能出面。
但有些事,他出面就不太合適。
若真到那一步,劉諶無疑是最佳人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隨著一道聲音響起,本思緒萬千的楚徽,此刻收斂心神,那雙靈動的眼眸看向前方,最重要的時刻終于來了。
今日的大婚,之所以會叫這般多人緊張,是因為冊后大典一并召開,在大婚召開之際,楚凌之所以去太社壇、太稷壇,而后去宗廟,再去承天門,其中有一部分就與冊后大典有關。
楚凌的大婚,是有不同的。
從繼位到現(xiàn)在,空缺的后宮才算補齊。
先前在楚凌身邊,是沒有一個女人的。
太祖就不說了,畢竟其是開國皇帝,像太宗、宣宗在繼位之初,本就是儲君,所以某些位置是提前就定下的,舉辦完登基大典后,再擇吉日進行冊后大典,這流程該怎樣走,是有定數(shù)的,按部就班的進行就行了。
也恰恰是這樣,為了避免出現(xiàn)差池,也為了叫大婚的政治意義能達到最大化,孫黎的態(tài)度很明確。
大婚與冊后同時進行。
別看孫黎沒有插手,但凌華宮這邊,是完全按孫黎意愿在辦的,畢竟對黃華而言,她希望自家兒子能夠坐穩(wěn)皇位。
在這件事上,二人是沒有任何沖突的。
“皇后之尊,與帝齊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母臨天下……”在道道注視下,禮部尚書郭淵手捧圣旨,語氣平緩的宣讀著詔書。
坐于龍椅上的楚凌,目不斜視的盯著前方,他知道,隨著這封冊后詔頒布,虞宮將在悄然間經(jīng)歷一場變動。
從最初的三后,到后來的四后,再到如今的五后,看起來虞宮內(nèi)尊貴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可如今的格局,可與御極之初完全不同了。
隨著這場大婚與冊后的召開,從大虞禮法宗規(guī)上來講,以他為尊的后宮,將正式出現(xiàn)在世人眼中。
這種含義是完全不同的。
“貴人徐氏秉淑媛之懿……”而隨著郭淵宣讀到此,此間的氣氛悄然發(fā)生改變,盡管有些人已然猜到皇后之位會是誰坐的,但心里猜的,跟舉辦冊后大典明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一剎,無數(shù)道目光聚焦一處。
即左相國徐黜。
只是在這道道目光下,有些卻流露出復雜神色。
無他。
因為在天子大婚前,徐黜做出休妻之舉,就注定天子冊后,會對皇后徐云造成一定的影響。
‘最重要的一環(huán),終于是成了!
而在此等氛圍下,孫黎看到不遠處,一隊人開始朝天子所在緩緩行進,她的內(nèi)心這才稍稍松快些。
皇后徐云,這是她很早就定下的。
只有徐氏女入主兩儀殿,以皇后之尊母儀天下,那么有些事即便出現(xiàn)了,也不會造成太大的震動。
不過定此事前,孫黎卻沒有考慮一件事,即對黃華加封尊號,因為她不清楚,做這件事后,是否會對她孫兒的大婚及冊后產(chǎn)生太大變數(shù),孫黎賭不起。
但楚凌的提前歸宮,使得一些孫黎想過,考慮過,但礙于大局卻沒能下決心做的事,給促成了。
而這產(chǎn)生的影響是極佳的。
隨著冊后大典的進行,在孫黎的眼里,大虞迎來了一個新的格局,即皇帝楚凌為尊,皇后徐云為貴,而在徐云之上,則有昭圣壽恭圣母皇太后黃華壓著,這就是非常完美的存在!
至于別的,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