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防御!
顧誠明白了。
方尖碑不是簡單的建筑物,而是某個存在設置的“錨點”,將這個世界固定在了永恒末日狀態(tài)。
當他在幻象中艱難前進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前方——雷烈。
不是幻象,而是具有實體的存在,穿著完全不同時代的裝備。
“停步,顧誠。”
雷烈舉起武器,眼神冰冷。
“這個循環(huán)不該有你。離開,讓一切按設計進行。”
顧誠的心猛地收縮:“雷烈?你還活著?”
“我是第73次循環(huán)的監(jiān)督者!
雷烈的聲音毫無情感。
“確保實驗繼續(xù),直到獲得完美末日數(shù)據(jù)!
星痕傳來劇烈疼痛,揭示出可怕真相:
這個世界是“絕對意志”的前身。
某個更古老文明設置的實驗場,用于研究文明崩潰的極限模式。
雷烈在某個循環(huán)中被捕獲并改造,成為了系統(tǒng)的一部分。
“他們對你做了什么?”顧誠痛苦地問。
“給了我意義!
雷烈機械地回答。
“混亂需要被測量,痛苦需要被記錄。這是為更高目的服務!
幻象突然變得狂暴,前72個“顧誠”的失敗場景同時涌現(xiàn),形成毀滅性能量洪流。
真正的雷烈趁機進攻,招式狠辣完全不同于老友。
戰(zhàn)斗中,顧誠放棄攻擊,只用長劍防御。
“我記得我們第一次在雪山相遇,你罵我是個不要命的瘋子!
雷烈的攻勢稍緩片刻。
“我記得你偷偷把配給糧分給難民,說軍人該保護弱者而非權貴。”
“我記得最后一次通訊,你說‘下盤棋我贏了’。”
每一段回憶都讓雷烈的動作出現(xiàn)一絲遲疑。
系統(tǒng)控制的冰冷面容下,真正的情感在掙扎浮現(xiàn)。
“那不是...我...”
雷烈突然抱住頭,痛苦嘶吼。
“數(shù)據(jù)...沖突...”
顧誠抓住機會,不是進攻,而是將手按在雷烈胸前
通過星痕直接傳輸從源初裂縫獲得的理解:
不是控制,不是測量,而是接納與完整。
雷烈劇烈顫抖,眼中冰冷逐漸融化:
“顧...誠?我好像...做了很長的噩夢...”
但系統(tǒng)立即反應,試圖重新控制。
雷烈用最后意志推開顧誠:
“快走!它要重置了!找到核心,在方尖碑地基下,有原始控制單元!”
說完這句話,雷烈的身體開始數(shù)據(jù)化消散,但臉上帶著解脫的微笑:“這次...真的贏了...”
顧誠毫不猶豫沖向方尖碑。
越是靠近,時間紊亂越嚴重:
他一會兒變成老人,一會兒變回孩童,經(jīng)歷所有循環(huán)的碎片記憶。
在方尖碑基座下,他發(fā)現(xiàn)的不是機器,而是一個被能量束縛的活體核心。
一個與蘇婉兒相似的晶體生命體,但被痛苦扭曲得不成形。
“終于...來了...”
核心發(fā)出微弱意識。
“我是...第一個拒絕者...”
通過短暫連接,顧誠了解到更深的真相:
這個晶體生命曾是遠古文明成員,反對將世界作為實驗場而被改造成控制核心。
它的持續(xù)痛苦能量驅(qū)動著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
“殺了我...就能結束...”核心祈求道。
顧誠卻搖頭:“另一個選擇!
他將星痕完全貼近核心,不是吸取能量,而是分享從源初裂縫帶來的所有可能性:
其他世界的復蘇,絕對意志的轉(zhuǎn)變,生命在廢墟中重生的億萬種方式。
“痛苦不是終點!
顧誠輕聲說。
“看看外面,即使在這里,生命仍在尋找出路!
核心開始變化,晶體從渾濁變?yōu)榍宄骸?br>
整個方尖碑隨之震動,時間循環(huán)出現(xiàn)裂縫。
當最后一點痛苦被轉(zhuǎn)化時,方尖碑不是爆炸,而是如花朵般綻放。
天空中的輻射塵云第一次散開,露出真實的星空。
幸存者們走出藏身地,難以置信地望著星空。
老人清澈的右眼流出淚水:“循環(huán)...結束了?”
顧誠點頭,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
星痕平靜下來,與這個世界建立了新的連接。
但在放松警惕的瞬間,最后一片方尖碑碎片突然刺入他的胸膛。
不是物理傷害,而是某種概念性標記。
遙遠維度中,某個觀察者輕笑:
“實驗場編號73意外關閉。但獲得了更珍貴數(shù)據(jù):變量‘顧誠’的表現(xiàn)超出預期。準備下一個測試場...”
顧誠跪倒在地,標記灼燒著他的存在本質(zhì)。
他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更大游戲的開始。
仰望星空,他默默發(fā)誓:
無論多少次循環(huán),多少個末世,他都會選擇相信生命的可能性。
遠處,幸存者開始點燃篝火,火光在廢墟上跳躍。
如星。
顧誠胸口的標記如冰焰灼燒,那不是傷口,而是一道被強行烙印的“概念”。
一個坐標,一個邀請,更是一個審判。
方尖碑的碎片已化為虛無,但那冰冷的觸感仍盤踞在他存在的核心。
幸存者們點燃的篝火在遠處跳躍,歌聲微弱卻頑強。
他們慶祝循環(huán)的終結,尚未意識到他們的“牧者”已被打上新的烙印。
丹增上師的聲音通過星痕傳來,異常急迫:
“顧誠!萬象網(wǎng)絡檢測到你的狀態(tài)異!撤N‘高維標記’正在將你同化為恒定觀測點!”
幾乎是同時,蘇婉兒的意識也穿透維度阻隔,帶著驚恐的震顫:
“它們在把你變成另一個‘方尖碑’!一個活著的錨點,用來重新穩(wěn)固這個被解放的世界!”
顧誠艱難地集中意志:“能清除嗎?”
沉默。然后是丹增沉重的回答:
“標記根植于你的星痕本質(zhì)...它與源初裂縫的連接成了這把鎖的鑰匙。強行清除可能會...”
“...會讓我徹底消散,甚至波及所有與我連接的世界!
顧誠明白了。
他感受著標記的冰冷意志。
那不是惡意,而是某種超越善惡的“好奇心”。
那個遙遠維度的觀察者只是想看看,這個屢次超出計算的變量,在成為系統(tǒng)本身的一部分后,會如何選擇。
選擇悄然降臨。
標記開始將他的感知拉入一個恐怖的新視角:
他同時看到所有幸存者的情緒波動,看到他們重建文明的每一個可能分支,也看到每一個分支最終如何導向新的崩潰。
希望與絕望不再是感受,而是冰冷的數(shù)據(jù)流。
他的情感正在被抽離,替換成絕對的觀測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