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營房管理極其嚴(yán)格,任何人進(jìn)出都需要查驗腰牌,夜間甚至需要簽字畫押,所以除非是軍務(wù)或者是不得已的外出,營內(nèi)軍官和士兵很少有人會在天黑之后走出軍營。
但車夫卻始終盯著軍營門口,仿佛是在等什么人?
春日京師的夜晚有點冷,他裹緊了身上披著一件破氈衣,輕輕跺了一下腳,臉上的焦慮藏不住,秀眉越皺越深--他已經(jīng)從下午盯到現(xiàn)在了,但卻始終沒有找到進(jìn)入京營營房的辦法,不論是四面的圍墻,還是軍營大門,都戒備森嚴(yán),沒有一點漏洞可以鉆。
但他卻必須進(jìn)營,因為他必須見一個人。
誰?
李巖。
李巖被朱家太子禁錮在京營營房中,除非是有特別的機(jī)會,李巖從軍營中走出來,否則,他就只能想辦法進(jìn)入。
對一般人來說,進(jìn)入戒備森嚴(yán)的京營營房,簡直不可想象,但對他來說,卻是可以嘗試的一件事。
原來,他不是他,而是她。
正是當(dāng)日行刺太子的女刺客李湘云。
頭上的破斗笠,臉上的疤痕和污黑,都是她掩飾自己真實容貌和身份的偽裝,而她原本也不必來京師冒險的,黎叔傷勢漸好之后,她帶著黎叔,直接返回南直隸,尋找獻(xiàn)營即可,但她卻忍不住,她非要再見李巖一面不可。
當(dāng)日黎叔被蒙古兵的毒箭所傷,李湘云不得不留在玉田救治所,照顧黎叔,這中間,因為擔(dān)心身份暴露,她處處小心,而李巖雖然早就認(rèn)出了她和黎叔,但并沒有舉發(fā)他們,反而悉心照料并為他們提供掩護(hù),后來戰(zhàn)事結(jié)束,京營從玉田撤離時,李巖不但為他們留下了藥,而且還留了二兩碎銀子,李湘云很是感激,江湖人之言,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此次離開京畿,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李巖,所以她必須當(dāng)面致謝。
同時她有很多的話想要問李巖。
在玉田救治所時,因為人員眾多,沒有私密,李湘云和李巖沒有交流的機(jī)會,很多的話,想問不能問、不敢問,這一次,她一定要問一個清楚。
李巖身為闖營大將,曾經(jīng)是闖帥最倚重的智囊,紅娘子也是闖營赫赫有名的女將,闖營在河南雖然敗了,但并沒有滅,李巖和紅娘子為什么不去投奔闖帥,反而心安理得的留在朱家太子的京營?是因為被管束沒有機(jī)會,還是已經(jīng)改變了想法,背叛了義軍,想要死心塌地的為朱家朝廷賣命了?
如果是,又為什么沒有舉發(fā)她和黎叔,要知道,他們兩人可是行刺朱家太子的要犯,李巖知情不報,一旦被發(fā)現(xiàn),怕也少不掉一個斬首的罪名。
這些個疑問困擾著李湘云,她非問一個清楚不可。
閻應(yīng)元率領(lǐng)的精武營,是正月初六從玉田撤退,返回京師的,從正月到三月,李湘云一直留在玉田,悉心照顧黎叔,到今日,黎叔傷勢漸好,可以行走了,于是李湘云便租了一輛馬車,往京師而來,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剛到京師城門口,就遇見了朱家太子的馬隊。
想到朱家太子,她心中就涌起無名的怒火,不完全因為朱家太子是罪惡的朱家朝廷的代表,更因為那晚行刺的失敗……
太可惡了!
不過她知道,想要像在開封那樣行刺朱家太子,已經(jīng)是不可能了,那前呼后擁的武襄左衛(wèi),道路兩邊的千百京兵,像是銅墻鐵壁,擋住了每一個當(dāng)街行刺的可能,而皇城深似海,雖然聽說朱家太子不住皇城,而是住在太子府,但太子府也是百畝以上的占地,也不是她這樣的刺客,一時所能掌握的。
只能等以后了,但是有機(jī)會,她是不會放過朱家太子的。
……
李湘云正在黑暗中恨的咬牙,咒罵朱家太子之時,對面的軍營大門忽然開了,一輛馬車從營中轔轔而出,李湘云眼露驚喜,這是她從下午盯到現(xiàn)在,第一輛從軍營里出來的馬車。就她本能的判斷,這輛馬車既然能出來,就一定還能進(jìn)去,而馬車的主人,對于李巖,應(yīng)該也會有一些了解,說不得能從馬車主人的口中,探聽到一些李巖的消息,于是,她裹緊了氈衣,輕步跟了上去。
此時宵禁時間剛過,街道上仍有一些晚歸的百姓在行走,跟蹤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燈籠光搖晃,借著掛在車轅上的一盞紙燈籠,李湘云看到,那是一輛載人的小馬車,車廂很是狹小,里面只能坐一個人,這樣的馬車,肯定不是達(dá)官顯貴,就算有點身份的官員都不會坐,想來車?yán)锏娜,位階不會太高。
李湘云順著街邊的黑暗處,輕步跟隨,原本想著,等馬車到了目的地,車主人下了馬車,她視情況再決定下一步,不想馬車卻始終沒有停,車輪轔轔壓過街道,從東街走北街,又到南街。
若是旁人,一時怕不能明白,但李湘云立刻警覺:馬車,這是在繞圈?
為什么?難道是發(fā)現(xiàn)了她的跟蹤?
李湘云更加小心。
終于,在繞了兩條街道,車夫確定后面沒有異常之后,他加快速度,將馬車趕入了偏街的一條小巷子,在巷子又一陣?yán)@,最后出現(xiàn)在另一條大街上,這一次沒有繞,直接進(jìn)到旁邊的胡同里,最后在一戶民宅門前停了下來。
車夫上前敲打門環(huán),很快,燈籠光亮起,一個商號伙計模樣的人走了出來,打開院門,放馬車進(jìn)入,然后提著燈籠,守在院門口,警惕的左右看。
但他卻不知道,李湘云早已經(jīng)輕巧的爬上了后墻,正借著黑暗的掩護(hù),屏氣凝息的望著院內(nèi)呢。
“先生總算是來了!
一個商人模樣的中年人站在院中,沖著馬車拱手。正屋的房檐下掛著燈籠,燈籠光正照著他的臉,他臉色笑瞇瞇,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商人。
車簾一挑,一個身著儒衫的老者走了下來,有氣無力的說道:“老夫的馬車呢?”
“早已經(jīng)給您預(yù)備好了!鄙倘诵χ蛴疫呉恢。
果然,一輛馬車正停在那里。
老者嘆口氣,在車夫的攙扶下,蹣跚地向馬車走去。
“慢著。”
商人卻笑瞇瞇地攔住了他。
老者的火氣登時就冒了上來,一跺腳,怒道:“老夫都照你的要求做了,你還要怎么地?”
商人卻不搭話,身子一低,靈巧的鉆到了老者來時馬車的車底下。很快就又鉆了出來,拍拍身上的灰,做一個請的手勢,朝老者笑道:“可以了,先生可以走了!
老者哼了一聲,在車夫的攙扶下上了馬車,臨鉆進(jìn)車廂前,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轉(zhuǎn)頭看商人。
商人笑:“放心,余某人說話絕對算數(shù),先生欠我商號的債務(wù),已經(jīng)一筆勾銷了。”
老者這才放心,嘆口氣,進(jìn)了車廂,車夫為他放下簾子,點起燈籠,趕著馬車從后門離開。
李湘云看的驚奇,心說這是干什么?換車?從老者不情愿的表情和商人鉆到車底來看,來時那輛馬車的車底,必然藏有玄機(jī)。
而馬車就從京營駛出來的,難道是和狗朝廷有關(guān)系?
此時,商人進(jìn)屋換了一身衣服,不再是商人模樣,而是變成了一個穿著粗布衣衫的車夫,而原本站在院門口的那個伙計,此時提著燈籠返了回來,商人叮囑他兩句,伙計連連點頭表示明白,然后目送“老板”趕著老者來時的那輛馬車,也從后門離開了。
事情越發(fā)詭異了,李湘云好奇心更大,越發(fā)想知道背后的原因了。
馬車時快時慢,甚至幾度停車,而且不走大街,走的都是偏僻小巷子。京師宵禁,只是不許百姓深夜在大街上行走,各坊之中的道路,是不管控的,夜晚有事,比如家人忽然生急病,可以在坊間找醫(yī)生,但不能邁出坊和坊分隔的街道,因此,馬車在坊間穿行是不受管控的。
和前次一樣,馬車又在繞,但比起前者,這個商人的手段高明多了,如果不是李湘云足夠警惕,且一早就看穿了對方的伎倆,說不定早就被發(fā)現(xiàn)了。
終于,馬車?yán)@夠了,車夫顯然是認(rèn)為,后方?jīng)]有人跟蹤,于是加快速度,直接將馬車趕到了目的地---乃是城中的一處米行。就直線距離來說,距離剛才那間民宅并不遠(yuǎn),不過就隔著一條街,但馬車卻足足走了半個時辰。
后門開啟,兩個伙計提著燈籠走了出來,將馬車引入米行的后院,隨后兩人沿著馬車的來路,很快速的搜了一圈,明顯就是預(yù)防可能的跟蹤者,確定后面無人之后,兩人才放心,返回米行,呀的一聲,關(guān)上了院門。
但兩人卻都沒有注意到,一個黑影在旁邊的黑暗中躲了很久,等院門關(guān)閉,院內(nèi)靜寂下來之后,那黑影悄悄爬上了米行后墻邊的一棵老樹,再悄無聲息的落在墻頭,輕輕躍下,掃一眼停在院中的馬車,貍貓一般的摸到了亮著燈光的堂屋窗欞下。
屋里兩個人正在小聲說話。
其中一人正是剛才那商人。
“拿到了!
“太好了!
“明天一早就送出城。”
“明白!
“只是……這銃真的不用火繩就能擊發(fā)嗎?”
“那是當(dāng)然,不然我大清勇士怎會敗!
聽到此,李湘云恍然,原來她今晚跟蹤的竟然是建虜?shù)募榧?xì)!
隨即眼中閃過怒意,怪不得馬車神神秘秘,走走停停,原來是在車底藏了一支從京營盜取的遂發(fā)鳥銃。
關(guān)于遂發(fā)槍,李湘云是有相當(dāng)了解的,開封之戰(zhàn)時,她親眼見到李自成和羅汝才的精銳部隊,在人數(shù)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被官軍鳥銃打的七零八落,玉田之戰(zhàn)時,正是因為有遂發(fā)鳥銃的相助,官軍才能在驚濤駭浪之中,頂住建虜大軍一輪又一輪的猛攻,李湘云心中甚至有一種想法,如果義軍也能有遂發(fā)鳥銃,開封之戰(zhàn)的結(jié)果,絕對不會是現(xiàn)在的樣子。
而建虜顯然也是同樣的想法,所以才會派人盜取遂發(fā)鳥銃。
如果是過去,如果沒有玉田之戰(zhàn)的經(jīng)歷,李湘云一定會悄悄退走,因為在她看來,建虜和朱家朝廷都不是好東西,兩邊狗咬狗才好呢,那樣義軍面對的壓力就會少一點,但薊州玉田之行,改變了她的想法,她忽然意識到,和朱家朝廷相比,留著辮子,一臉兇惡,見人就殺的建虜才是更大的敵虜,她以前聽哥哥(李定國)說過,建虜占據(jù)遼東,殺漢人,她還不覺得有什么,但這一次親眼目睹的慘況,卻是深深震撼了她,不管怎樣,都不能讓建虜拿到遂發(fā)鳥銃,不然所有人都要遭殃!
但怎么才能阻止呢?
向朱家朝廷報告,這樣的事,李湘云是絕對不會做的,她就是死,也不想和朝廷打交道,但如果不報告,又怎么阻止?
正猶豫之時,耳朵里忽然聽到輕響,轉(zhuǎn)頭一看,只見兩個黑影向他包抄過來,借著窗欞里透出來的燈光,她清楚看到,兩個黑影手中都握著雪亮的長刀。
正是剛才搜索來路的那兩個伙計。
說時遲那時快,見行跡已露,兩個伙計立刻箭步上前,揮起手中長刀,向李湘云狠狠砍去。
李湘云就地一滾,先閃去左邊這一刀,順手將藏在衣袖中的小刀滑了出來,握緊了,向上一迎,正擋住了右邊砍過來的那刀,“叮”的一聲刀鋒碰撞,迸濺出一片火花,李湘云只覺得虎口發(fā)麻,手中小刀差點脫手而出,心知對方刀長力沉,硬碰硬,自己絕非對手,于是連續(xù)滾地閃躲,以虛避實,兩個伙計連續(xù)揮刀,但都被她靈巧的閃開。
外面的動靜驚動了屋里,正在對談的兩人急忙沖了出來,一個正是李湘云跟蹤的商人,另一人年紀(jì)也在四十歲左右,留著絡(luò)腮胡須,右手里抱著一個條形的,四尺來長,用棉布包裹著的管狀物,想來就是他們從京營盜取到的遂發(fā)槍。
“殺了他!”
見到院中爭斗,絡(luò)腮胡立刻明白行跡敗露,于是毫不猶豫的下達(dá)死命令,然后轉(zhuǎn)身幾個箭步就到了院墻邊,一個墊步直沖,翻身越過了院墻,落到了外面的巷子里。
商人一愣,急忙也跟著絡(luò)腮胡跳往院外。
“啊~~”
商人跳出院外時,絡(luò)腮胡已經(jīng)在黑暗中奔出來了很遠(yuǎn),暗夜里,只能聽到他奔跑的腳步聲,卻看不到他的人,商人正想跟上,忽然就聽到了一聲凄厲的慘叫從前面?zhèn)鱽恚皇莿e人,正是絡(luò)腮胡,然后聲音驟然終止,天地之間再沒有任何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