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與壞,并不在于答案本身正確與否,而是她在解答過程中展現(xiàn)出的思維性和邏輯能力。
“你是我的學生,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你的天賦和優(yōu)秀,你有這個實力,知道嗎?”
……
聊了沒一會兒,歐陽教授就被一個電話叫走。
蘇雨眠帶著那沓資料回家,想起老師的話不免有些出神。
一路走來,她并非一直都堅定信念,也曾害怕、猶疑,擔心自己做不好,把事情搞砸。
尤其當她知道,歐陽教授這些年一直專注于某個課題研究,卻遲遲沒出成果時,她的加入若不能帶來新的東西,那么將毫無意義……
打開論文,蘇雨眠發(fā)現(xiàn)這些資料的碼放順序居然是根據(jù)年月來排的。
越往下,年代越久遠。
有些,甚至能追溯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生物剛剛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的時候。
從前,她是以閱讀者的角度,像看書本一樣了解生物學的發(fā)展歷程,看得再多,終究只是個旁觀者。
如今,再從創(chuàng)作者和實踐者的角度去看,猶如踩著前人的腳步,一同參與其中。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蘇雨眠看得入了迷。
突然,手機響了,她接起電話放到耳邊。
“是邵雨薇的家屬嗎?我這邊是京都第一人民醫(yī)院,她出了車禍,你趕緊來一趟吧!
蘇雨眠手一抖,心跳差點暫停。
掛斷電話,她慌忙拿上包,又想到住院肯定要花錢,為了以防萬一,她拿出平時存錢的幾張卡,帶上手機,抓起外套就往外跑。
好在,運氣不錯,手機軟件還沒打開,就有一輛出租車開過來。
“師傅,麻煩去第一人民醫(yī)院。”
司機是個老大叔,看她的樣子,目光中流露一絲了然:“姑娘,坐好了!我的車又快又穩(wěn),絕對把你安全送到!
蘇雨眠動了動嘴角:“……謝謝!
一路上,她腦子里設(shè)想出無數(shù)種可怕的畫面,不知道該做什么,只能又一次打給邵雨薇。
不出意料,那邊已經(jīng)關(guān)機。
大叔開車的時候,喜歡打開廣播聽新聞,音樂前奏過去,女主持人的聲音響起:“現(xiàn)在是下午一點三十分,插播一則緊急新聞,城西路二十六號一輛大巴追尾貨車,發(fā)生連環(huán)車禍,目前已有十人受傷,一人死亡……”
蘇雨眠一聽,城西路不就在邵雨薇公司附近嗎?
心瞬間提到嗓子眼,幾乎快要哽咽出來。
大叔說到做到,正常情況下半個小時的車程,愣是被他縮短了一半。
蘇雨眠剛下車,還沒進醫(yī)院,就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聲。
“快!這是城西路車禍第二波傷員,趕緊送急救室——”
蘇雨眠看見車上被抬下來的傷患意識不清,滿身是血,不由后背發(fā)涼,加快腳步往里走。
找到前臺護士,報了邵雨薇的名字——
“是家屬嗎?”
“是,接到電話過來的!
“你……”護士頓了頓,目露遺憾,“去里面見見他吧。”
蘇雨眠一顆心瞬間沉到谷底。
她極力控制住顫抖的右手,深吸口氣,轉(zhuǎn)動門把,下一秒就看見病床上躺著一具被白布覆蓋的身體。
她腳下一軟,差點跌坐在地。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從身后響起——
“眠眠,你怎么來了?”
“!”蘇雨眠猛地回頭。
只見邵雨薇活蹦亂跳,好得不能再好了。
“嚇死我了你!那里面的是……”
“家屬,你怎么跑這兒來了?”剛才給她指路的護士路過,忍不住皺眉,“你朋友在隔壁!
蘇雨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