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個擺設(shè)。
“定文書記,是我,東杰……”
電話很快接通,吳東杰立馬換上一種恭謹?shù)恼Z氣,微微彎腰說道。
“哦,東杰啊,什么事啊?”
“有個情況,要向你匯報……”
隨即便將這幾天發(fā)生的事情,簡明扼要地給熊定文做了匯報。
“有這種事?”
“怎么搞的嘛?”
聽上去,熊定文有些生氣。
“那個南家兄弟,也太過分了吧,你在大義,就不好好管一管他們?鬧出這樣的事情來,讓我們市里怎么表態(tài)?”
“是的是的,我虛心接受定文書記的批評,回頭就好好教訓他們!
吳東杰嘴里說得謙恭,臉上的神情卻直接出賣了他。
老東西,南愛華南愛軍兄弟經(jīng)常往誰家里跑,當我不知道嗎?
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得了。
“關(guān)鍵是,這個姓衛(wèi)的太猖狂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完全不把集體領(lǐng)導放在眼里,獨斷專行,以權(quán)代法。這種毛病,可不能慣著!”
“要不然,以后大義的隊伍還怎么帶?”
你不就是讓我修理姓衛(wèi)的嗎?
現(xiàn)在他送上門來了,你看著辦!
你這次要是不有所表示,以后就別怪我不配合你。
“行,我知道了,等他來了再說吧!
花山縣國道線旁一處比較偏僻的地方,衛(wèi)江南和王淦終于見了面。
蕭易水和她的司機始終坐在車里沒有下來。
哪怕明知道衛(wèi)江南那邊只有他和唐嘉兩人,蕭易水還是嚴格遵循著“地下工作”的原則,非必要不在人前露臉。
正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
這么多年來,蕭易水早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格外謹慎的辦事風格。
無論是刑偵支隊偵查員還是地下世界“第一大嫂”,都要求她必須這樣做。
王淦大約三十五六歲,正是經(jīng)驗豐富,精力充沛的年紀,目光深邃,銳利如刀,一看就是那種勇往直前的性格。
“王主任,辛苦了!”
衛(wèi)江南和王淦客氣了一句。
看得出來,兩人不是頭一回見面。
在北都的時候,衛(wèi)江南就和王淦見過一次,還一起喝過酒。牽線搭橋的就是林志謙那位衙內(nèi)哥們,也算是衛(wèi)江南的哥們了。
為的就是堂衛(wèi)江南和王淦熟悉一下,以后可以直接溝通。
一般來說,衙內(nèi)是用不上王淦這種一線調(diào)查記者的,但衛(wèi)江南在基層當主官,卻剛好能用上。
王淦嘿嘿一笑,因為風吹日曬而顯得比較蒼老黝黑的臉上疊起很多皺褶,二話不說,就把一疊照片和一卷錄影帶交到他手里。
“衛(wèi)縣長,這是用一次性成像的相機拍的,像素差點,你先將就用一下。清晰的照片還得費點功夫才能洗得出來!
這人果然是個干實事的,連半句客套都沒有,直接上干貨。
王淦交給衛(wèi)江南的這疊照片,自然就是剛才楊湖碼頭發(fā)生的血腥一幕。
為什么王淦和蕭易水他們剛好能趕上呢?
倒也不是未卜先知。
衛(wèi)江南雖然是重生者,也不可能記得這種事情。況且如果他不來大義當這個縣長,這一幕是不是還會發(fā)生都不好說。
蕭易水和王淦就是一直跟著謝淮安。
謝淮安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在他的帶領(lǐng)下,民主路火鍋店的店主們不但集體去縣政府請愿,造成了很大的輿論聲勢。并且這幾天一直和其他火鍋店的店主自己開車去楊湖買魚,一買就是一兩千斤。
按照蕭易水的分析,南愛軍那廝脾氣暴躁,絕對不會就這么放過謝淮安的,一定會想辦法找他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