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省里大佬的決定,我劉謝軍根本反對不了,也不敢反對。但你們跟我打個招呼也好啊,我特么到底是有“多透明”?
公允地說,這事也難怪劉謝軍生氣。
體制內,這可不是小事。
要知道,有時候僅僅就因為一個排名,一個座次,都能惹出偌大的風波來。
連城玉來到公安處之后,位置倒是擺得很端正,對他這個一把手十分尊重,從不爭權奪利,一心撲在工作上。
但正是這個一心撲在工作上,時間長了,讓劉謝軍倍感壓力山大。
連城玉對工作的要求太細致了。
是的,就是細致,不是嚴格!
大多數(shù)人都分不清楚這中間的區(qū)別。
實際上,細致是細致,嚴格是嚴格,兩碼事。
怎么理解呢?
對工作要求細致就是,連城玉很清楚你在這個崗位上,應該做些什么不應該做些什么,你是否勝任,他一目了然。你干得好,他心里有數(shù),你干得不好,他心里同樣有數(shù)。
對工作要求嚴格則是,你達到了我的要求,給你獎勵;達不到要求,那就處分。
連城玉喜歡獎勵做得好的部下,對于做得不好的部下,并不輕易給處分,只是提出批評。只有屢教不改的時候,才會斷然處分。時間一長,大家對他都是既敬且畏。
爭相在他面前好好表現(xiàn),那些壞毛病,都不敢在他面前表露出來,對待工作更不敢敷衍塞責。
你干得好不好,人家連處清楚著呢。
你敷衍不了他!
漸漸的,劉謝軍發(fā)現(xiàn),處里的實權,已經(jīng)被連城玉一步一步抓在手里了。
他不動聲色的就拉起了自己的班子,把一幫能干事也想干事的人,聚集在了自己身邊。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處里一些老同志,跟隨劉謝軍時間比較長的親信,要是犯了錯,每次都需要劉謝軍親自出馬,去和連城玉商量,是否“給個機會”。
每次連城玉都是奉命唯謹,從不落劉謝軍的面子,不管在什么場合,都積極維護劉謝軍的威信。讓劉謝軍找不到一點發(fā)飆的理由。
問題這種事情次數(shù)多了,連劉謝軍都有點怵他。
求人也是比較難開口的嘞。
更何況還是一把手主動紆尊降貴去求二把手,這個口就更難開了。
但你不求還不行。
你不求,人家就要照章辦事了。
規(guī)整制度擺在那里,真要擺到臺面上,劉謝軍都沒辦法徇私的?偛荒馨巡肯碌腻e誤最終變成劉書記自己的錯誤吧?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省委政法委書記石如松親自到西州來檢查過兩次工作,每次都要對連城玉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給予表揚,同時夸獎西州地區(qū)公安處的工作大有改進。
等于是明著給連城玉撐腰。
話里話外,還透露出一個意思,那就是政法委書記和公安處長這兩個職務,要分開來,以后大概率不會再由一個人兼任。
這倒不是石如松故意“威脅”劉謝軍,全國各地,確實都是這么個趨勢。
如此一來,處里的很多人,就更加敬畏連城玉。
沒準哪天,劉謝軍就不再兼任公安處長了,公安處的一把手,就會變成連城玉。
劉謝軍眼看著自己手里的權力逐漸“縮水”,能不郁悶嗎?
劉謝軍還不能明著打壓連城玉。
表面上,連城玉對他極其尊重,在外人看來,公安處的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合作得非常之好,劉謝軍對公安處的掌控十分到位。